基于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探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评价论文,承载力论文,经济区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并已作为我国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政府决策思维的重要支柱。但是,可持续发展毕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尚有不同的看法,尤其在哲学基础上还存在着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争论[1]。 一些人片面地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几句口号理解为可持续发展,加上某些环保界人士为突出环境保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而推波助澜,因而导致许多人误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保护环境、限制发展、控制发展速度,甚至把环保与发展对立起来。其实这些口号只不过是在特定条件下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而已,并不是可持续发展固有的内涵。那么,应该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具体区域的发展是不是可持续发展呢?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诊断的基础。没有定量的比较,对认识和评价各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世界的持续发展是无法进行的;对于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区域来说,没有一套有效的指标,对其实施的效果也缺乏客观的量度。因此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现状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由于可持续发展是新的认识论和发展观,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通用于发展基础和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以说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均处在程度相近、特色各异的起跑线上。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而该系统的和谐稳定是靠一定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容量来支持的。区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福利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和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为代价来实现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对区域资源与环境进行有理性、有节制和有远见的管理,使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恶化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系统和谐稳定,防止系统的崩溃和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2]。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内容就是要将资源基础、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定量地表达出来,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然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至今尚处于起始阶段[2~4]。虽然国内外学者和有关机构已经相继提出了许多指标和相应模型[5 ~10] ,可谓百花齐放,但就像我们所想象的一样,到目前为止, 对这一领域里探索较多的仍然主要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现有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大多是在过去的社会发展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难免局限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由于社会现象的偶然性、随机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目前还没有达到自然科学那么严密和精确的程度[11]。根据社会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目前还只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定性描述,要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因此目前已有的评价模式大多在逻辑上还不够严密,有些指标还缺乏精确的量度,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较多困难,因而还难以得到公认和推广应用,如:
(1)持续收入指标[5]
SI=GNP-DK-DN-R-A-N。
GNP为国民收入;DK:固定资产等生产资料的消耗;DN :环境资源的减少或损失部分;R:修复环境损失的开支;A:防止环境损失的开支;N:过量开采资源的价值;均用货币计。
(2)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6]
HDI=知识(成人识字和平均上学年限)+寿命(出生后预期寿命)+收入(按实际购买力折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指标体系[7]
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于1992 年提出了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于1994年提出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 制度等方面的PSR指标矩阵;世界银行(World Bank)于1995 年推出的衡量各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富水平也是基于PSR指标体系。
(4)PRED(人口、资源、 环境、 发展)系统持续发展指标体系[8]
(5)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型[9]
SD=f(X,Y,Z,T,L).
X=f(x[,1],x[,2],x[,3],…,x[,n]), 为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变量,X≥0;Y=f(y[,1],y[,2],y[,3],…,y[,n]), 为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变量,Y≥0;Z=f(z[,1],z[,2],z[,3],…,z[,n]), 为生态子系统的发展变量,Z≥0;
T:时间变量;L:地区变量;X[2]+Y[2]≤minZ[2];SD: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目标;
(6)年度持续发展指标(注:赵景柱.自然资源利用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1)
A(t)= ∏ f[,i] [X[,i](t)]ρ[,i](t)。
t表示年度,f[,i]关于指标x[,i]的某种度量,为指标x[,i]权重;A(t[,2])〉A(t[,1]),处于持续发展轨道。
(7)当代发展指标(注:赵景柱.自然资源利用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1)
1 29
G(t)=─ ∑ A(t-1)。
30 i=1
G(t)≥G(t-30)处于持续发展轨道。
(8)多层次多目标指标体系(中国国家统计局,1995)
(9)多目标指标体系(英国环保局,1996)
(10)PREE(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10]
a,b 分别为自然资源型和技术型发展模式所占的比例,a+b=1;K为系数;G和G[,0]分别为当年和参考年国内生产总值;N和N[,0] 分别为当年和参考年区域总人口;M[,i]和M[,i0]分别为第i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当年开采量和储存量;m[,j]和m[,j0]分别为j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当年和参考年消耗量;和分别为第k 种污染物在水或大气中的当年浓度和允许排放浓度;为第k种污染的权重系数[∑λ[,k]=1]。
k
这些模型中,有的只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指标(如GNP )上作出一些修补而已,增加的资源环境损失等参数在现行统计资料中没有反映,且难以计价,因而计算起来较为困难;有的量纲不统一,区域对比困难;有的虽然较好地考虑了资源和环境损失,但计算时必须预先设定发展模式并确定自然资源型和技术型发展模式所占的比例;有的模型则过分复杂,一般人难以理解,对其合理性难以评价;大多数模式引入了许多现行统计资料中没有的参数和新的变量,获取这些参数和变量很困难,可操作性不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不但应该可以评价一个区域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而且应该可以评价其过去的状况。如果评价模式中的数据都要靠实测的话,不但费事费力,而且无法对过去的状况作出评价,因而失去了纵向对比的基础,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的某些措施产生的效力也就无法评估。
2 现行评价思路的局限性和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的新思路
1)现行的评价思路大多可归纳为目标差距评价, 即评价区域的发展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多远,其参考点是某种理想的目标,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定义尚处在争议和探索的时候,对这种理想目标的认识是各有看法的,其参考点具有一定的飘浮不定性,因而据此提出明确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人类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标是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虽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尚有争议,但在目前,方向是可以明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评价一个具体的区域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朝着或者背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方向走了多远。我们把这种思路称为实现程度评价。这种评价的参考点是自然生态系统,是客观的、现实的,因而评价是可行的、易操作的。
2)现有的评价模式大多不实用,如英国环保局(1996 )提出的多目标指标体系包括120多条指标;中国国家统计局(1995 )提出的多层次多目标指标体系多达1500项指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PSR 指标体系也包括140多项指标, 其中很多参数在现行的统计资料中找不到,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立足现有统计参数和对其进行分析和提取,在试验区检验基础上适当增加少量样本点的调查和监测数据,因而是简便易行的。
3 )前人在解释可持续发展概念时已经常提到一个牧场发展兴衰的故事,说明牧草资源对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只是对资源的理解限于狭义的自然资源,未能从资源承载力角度来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尚未解决如何对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作用和关系进行定量表述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把资源概念广义化,把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作用量化为三类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
4)前人的评价指标由于量纲不统一, 无论是货币评价模式还是非货币评价模式,都缺乏共同的量纲(即使是同一种货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购买力也是不同的),具体指标的区际对比困难。我们把各类资源的作用都量化为人口承载能力,其评价指标的量纲是一致的,因而是可以对比的。
我们认为,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区域资源(指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角度推导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易于理解;利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有的统计资料,挖掘出反映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参数,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力图操作方便易行,便于检验和推广应用;对少量尚无统计数据的重要环境参数选点进行调查和监测,并在专家咨询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评价模式;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重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监测和评估。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初步模式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就是要将区域的资源基础、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一个公式表达出来。区域的发展是指区域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就是指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延续。它是在一定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条件承载(或支撑)下才得以实现的,一个区域的资源承载力可用以下概念公式[12]表达:
Q=f(x,y,z)(1)
Q-资源承载力(区域资源可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x-资源的自然特性,即数量、质量、开发利用条件;y-社会经济发展水平;z-区域社会经济管理水平。
但是,如何将该公式量化的问题尚缺乏深入的探讨。笔者提出区域资源对人口消费压力的承载能力公式:
n
Q=∑(资源量×可利用率×单位资源量的产值)[,i] /人均消费值
i=1(2)
即区域资源承载能力(Q)与该区域资源的数量、 资源的质量及其配置关系(即资源可利用率)、资源利用效率(单位资源产值)三者都成正比,与区域消费水平(即人均消费值)成反比,而且还随资源种类(n)的增加而增大。一个地区的资源应包括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传统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体力和智力)资源、科学技术、通讯与传播、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福利事业等等;经济资源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与邮电业、建筑与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市政建设等等。这些资源有些是可再生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显然需要依靠其可再生资源来支撑,不可再生资源实际上是消耗品,只是这种消耗品在消耗的过程中可以转化成为经济资源如燃料、建材、机器以及财富等等或其它资源,只有当其转化成为可再生资源后才能支持该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考虑,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的大农业)资源,其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主要反映在区域农业产出能力上;可再生的社会资源则主要是人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资源,它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则反映在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上,如果分配方式基本上可以反映贡献大小的话,则一个地区的工资总额总体上可以反映这个地区人才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可再生的经济资源主要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长期积累的财富)和吸引投资的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景观资源,社会资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它们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转化成为经济资源后就变成了可再生资源,可把它们当作可再生的经济资源考虑。一个地区经济资源的实际产出能力主要反映在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这样把一个区域的资源划分成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三大类,则
Q(t)=Q[,N](t)+Q[,E](t)+Q[,s](t)
(3)
Q[,N](t)≈APV(t)/C[,A](t) (3-1)
Q[,E](t)≈TAL(t)×((t)/C[,N](t)
(3-2)
Q[,S](t)≈TW(t)/C(t) (3-3)
当人均消费低于温饱水平时,令C(t)=C[,N](t)=C[,A](t)=温饱水平最低消费值。
Q(t)为t年度某区域全部资源的总人口承载能力(人);Q[,N](t)为t年度某区域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人);Q[,E](t)为t 年度某区域经济资源的承载能力(人);Q[,S](t)为t 年度某区域社会资源的承载能力(人)。APV(t)为t年度某区域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总产值;C(t)为t年度某区域人均消费值;C[,A](t)为t年度某区域农业人口的平均消费值;C[,N](t)为t 年度某区域非农业人口的平均消费值;TAI(t)为t 年度某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P(t)为t年度的某区域的平均经济效率, 用当年单位投资创造的产值表示;TW(t)为t年度某区域职工工资总额。
一个具体的区域能不能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其社会经济发展能不能持续,可以从其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上得到反映:如果其人口承载能力〈现有人口数量,则该区域的平均生活水平将下降,长此下去其生存问题将受到威胁,便谈不上发展;如果其人口承载能力=现有人口数量,则该区域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其社会发展才可以延续,但只能保持目前的状况,生活水平无法提高;如果其人口承载能力〉现有人口数量,则该区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生活水平可望提高,人口数量也可适当增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社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据此,可以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K(t),对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分级和评价(表1)。
K(t)=2Q(t)/[P(t)+P(t-1)] (4)
Q(t)为t年度某区域全部资源总人口承载能力;P(t)为t年度某区域年末人口总数。
表1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级
K<0.5
0.5≤K<1
K=1
社会即将崩溃发展不可持续
临界状态
政府不断更替,要维持社会的延人口数量不能增
人们生活在朝不保夕 续,只有降低生活水
长,生活水平不能提
的动乱环境里,区域
平、限制或减少人口 高,只有通过改善消
人类文明面临毁灭数量费结构勉强维持社会
延续
1<K≤2K>2
勉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要提高生活水平 人口数量可以适
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 度增加,人们生活水
长,政府必须注重节 平可以有较大幅度提
约,提倡适度消费
高,丰衣足食、国泰
民安
4 科技进步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这一评价模式,我们可知,为了维持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区域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承载能力的增长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人口增长速度。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提高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区域的全部资源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要提高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时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资源量,为了掠夺自然资源结果导致了人类的自相残杀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不稳定,这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衷相违,这一途径现在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其二是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增强资源的功能,每个区域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质背景不同,其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功能不同,其可利用程度相差甚大,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提高其资源的可利用程度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开垦荒地,开发利用沙漠、海涂、荒岛等潜在资源及地下的矿产资源等等,但在早期的粗放式开发过程中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反而降低了整个国土资源的质量,甚至破坏了自然资源。看来要提高资源可利用程度也必须在充分认识自然,在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其目的。这就使人们对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规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科学就是这样产生的。只有依靠自然科学的进步,在资源开发中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达到提高区域资源可利用程度的目的;其三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显然有待于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于管理科学的进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于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此外各类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这也有赖于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第四个途径是降低人均消费水平,这似乎与人类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初衷相悖,但是在目前人类的消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环境质量低劣造成的,这一部分消费所占的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减少这一部分消费,后者也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效率的提高,在不降低甚至适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消费水平也是可能的,这又有赖于科学对人类消费功能的深入认识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第五个途径是增加资源种类,即通过资源基础的变换如将不可再生资源转变为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及引进外资等途径开辟和创造新型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尚大有潜力可挖。但新型资源的开辟和创造都必须依赖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看来最终只有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区域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区域社会的发展才可以持续。科技进步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际上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地区,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目前广州和深圳面临的可能是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开辟市场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问题,而惠州和肇庆等地面临的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5 珠江三角洲各城市可持续发展初步评价
根据上述评价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各市1996年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各类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如表2。从区域各类资源承载能力现状看, 1996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发展均未脱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强而弱的顺序依次为:广州、惠州、肇庆、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前5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后4市处于勉强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广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东莞最差。从地理分布看,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都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周边,而核心地区(东莞、中山和佛山)和西南部(江门)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明显表现为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弱,这说明表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区域自然资源的质量,大大降低了这些地区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而影响到了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的,必须逐步转移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勉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注重节约,提倡适度消费。从各类资源的承载能力看,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支撑能力较强,而社会资源的支撑能力较弱。这反映了广东省总体上人才相对较为缺乏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的状况。人才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和经济结构问是将是制约全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表2 珠江三角洲各城市1996年可持续发展指数
地区 Q[,N] Q[,N]Q[,S] Q[,S]Q[,E]
(万人)
农业人口 (万人)
非农人口 (万人)
广州市 420.4107
1.663341.8460
0.848 1012.6067
惠州市 270.7593
1.548 78.5497
0.922
293.6027
肇庆市 557.8083
2.060 82.2338
0.906
233.4101
深圳市
47.5120
1.941175.8181
0.526
581.6968
珠海市
41.3317
1.991 50.5297
0.603
143.0488
佛山市 236.4628
1.364 69.5834
0.488
306.3938
中山市
74.1072
0.823 33.3918
0.906
118.4201
江门市 335.9105
1.409 90.1547
0.663
232.0259
东莞市
59.5418
0.546 21.0685
0.58389.9375
珠三角 598.5146
0.692818.9846
0.627 2510.1838
地区 Q[,E]K(1996)排序
总人口
广州市1.5546
2.7248
1
惠州市1.1380
2.4920
2
肇庆市0.6506
2.4347
3
深圳市1.6535
2.2883
4
珠海市1.3624
2.2373
5
佛山市0.9771
1.9530
6
中山市0.9395
1.7923
7
江门市0.6219
1.7639
8
东莞市0.6226
1.1807
9
珠三角1.1653
1.8234
计算的原始数据引自文献[13]来稿时间:1997年3月。
国家科委(97)软科学指导性计划项目与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阶段成果。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承载力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