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各行各业对电能需求量的增加,因此电力企业要想赢得广阔的市场前景,就必须要始终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防范电力企业中潜在的经济隐患,充分发挥出电力工程建设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基础保障作用,进而促使电力企业充分发挥出可观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济问题;管理策略
1加强电力工程建设中经济问题管理的必要性
面对当前市场化的全新趋势,许多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遭遇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困难等潜在风险,极大的挫伤了电力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密切交流沟通以探索新型的电力建设经济管理模式,以此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电力企业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它需要以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作为基础,同时辅助以必要的经济管理风险分析,旨在确保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电力企业资金的使用与资源配置,还更加注重完善经济管理模式,它直接决定着项目工程能否顺利的开展和运行。
2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急剧加剧。从一定程度上讲,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生存以及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电力发展较快,一些电力企业竞争也十分激烈。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促进自身竞争优势的提升,就应对企业进行全面化管理。相对而言,加强企业管理,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控制,还应对企业电力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主要从造价以及施工费用等为主要出发点,从而进行全过程管理。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具备自身的优势,同时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就整体而言,对电力企业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不仅能确保企业电力工程建设的成本有效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还能使企业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对于电力企业工程建设而言,存在着一些因素,对电力工程具有严重影响。对于电力工程中的经济管理来讲,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建设以及电工工程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电力工程成本不断增加。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对电力工程成本进行针对性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电力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应将经济全过程管理运用其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将电力企业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还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促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获得全方位发展。
3当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经济问题
3.1随意变更工程,忽视造价监管
所谓的随意变更工程直观表现为审计人员过度盲目随意的擅自改动电力安装图纸,审批部门在电力安装工程中没有严格仔细的予以校验及批准,针对设计变更缺乏谨慎的心态且忽视了前期的项目审查,很容易造成额外的工程建设资金浪费,更甚至许多企业面对紧迫的工期会遗漏施工图中的核心要素。而所谓的忽视造价监管是指作为项目施工方、项目设计方以及建设单位无法致力于紧密配合,相互间缺乏灵活的交流沟通,导致企业倾向于分离资金运用与成本审批,同时造成整个工程难以融入复杂程度或造价较高的结算项目,因而增加了造价总额。
3.2电力工程成本预算制度不完善
总的来说,许多工作人员缺乏客观精准、参考价值高的文件,这就导致了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不够详细真实,难以实现对工程建设成本及建设过程中经济活动的动态监管,同时缺乏对电力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等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与市场调查,更甚至对某些潜在的隐蔽工程或细节没有进行成本预算。另外,没有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也是一大缺陷,电力企业缺乏对工程建设进行经济管理风险预控,预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为悬殊,并且制定出的经济管理计划不具有可操作性。
3.3相关人员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
首先,许多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的经济人员自身并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经常对待工作玩忽职守且不够认真负责,难以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其次,许多电力企业并没有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全能型造价控制人员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负责人员,严重欠缺造价监管、现场控制等多层次的业务能力;再者,许多电力企业的领导者缺乏竞争意识且管理观念落后,直观表现为经济管理控制力度不足引起的经济管理效率低下且浪费了过多的资金成本损耗,极大的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促进电力工程建设中经济问题解决的有效管理对策
4.1强化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
应该注重严格监督电力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并且秉持好“因地制宜”的实际原则去核算工程量的造价,因为往往电力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水平高低直接关乎着建设方与投资方的综合经济利益,同时电力企业还可以指定有效的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在材料流入施工前要严格检验其是否具备完善的资质证件与等级标准证明,坚决避免出现任何形式偷工减料的不良现象。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制定长远的经济管理计划,注重明确规定成本投入的资金范围,并且树立有积极意义的目标,可以将工程的质量要求写入施工合同并确定相关负责人,确保施工的每个环节步骤有据可查。
4.2创建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
一方面,为了充分确保资金投入都能得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可以将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与运营维护成本分开管理,注重加快管理制度完善更新的速度,避免工作开展形式秩序的混乱,明确电力企业发展阶段的真实需求,及时应对防范核算体系的分险致因,将预算结果控制在实际资金使用范围内。另一方面,相关的电力企业领导者应该多鼓励组织开展一些关于工程建设经济管理方面的多元化知识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起工作人员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从宏观上把控好影响电力工程成本控制的因素,并且辅助以必要的工作流程调查。
4.3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意识
一是致力于实现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高效完成,从根本上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积极辅助领导干部带头人主动完成经济管理的任务,提高经济管理效率进度的同时缩减资金成本的损耗;二是逐步在新制定的电力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体系中引入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杜绝频繁变更设计方案的不良现象,许多电力企业也要密切关注竣工结算,对其保持足够的审慎与耐心;三是结合不同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能,分阶段细化经济管理的方式并弱化其中存在的风险,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经济管理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从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
4.4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成本预算体系制度
成本一直是一个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企业的基石,是发展的源头。重视企业的成本就是重视企业的发展,而成本的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本预算决定了竞标的价格、工程的造价,就是决定了一个项目的归属,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决定了企业的收益。电力工程项目从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结尾阶段,环环相扣,错综复杂,这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在这样庞大的工程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那样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只是白白的浪费公司的资产,还没有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收益。所以,从公司节约成本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也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当然,预算制度的制定和体系的形成完善也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合法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4.5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的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企业不断前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标志。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就要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入进去科学的元素,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企业内部的培训活动,给员工普及企业创新的理念,提高全员的意识,转变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让每一个人都有成本意识,把生产质量始终放在第一位,如果自身的质量意识不够深厚,那就很难保证不会在未来的生产中出现问题。所以,员工必须要有成本意识,时刻做到以公司的利益为重。
结束语
本文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经济问题和管理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加强电力工程建设中经济问题管理的必要性,其次详细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经济隐患,接着笔者在进行了全面客观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电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茂英.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的几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36.
[2]张继辉,黄韵.实施电力工程经济的全过程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7(12):120-121.
[3]韩锋.浅析电力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9):116-117.
[4]张浩明,杨彬,陈冉.电力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及对策初探[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6):65-66+69.
论文作者:谢云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预算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