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对患者气喘、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道刺激的改善作用论文_唐慧

四川省成都市西藏自治区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不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雾化吸入对患者气喘、血氧饱和度、呼吸道刺激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的64例支气管哮喘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2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不如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FVC、FEVl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运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更显著,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氧驱动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护理

现阶段我国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重要威胁[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通常采取雾化吸入来给药,该方式具有起效快、剂量小及副作用小等特点,为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还需采取科学的护理辅助干预,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1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该组有18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研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研究均无合并药物过敏史者,无入组前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茶碱类药物者,无合并肝肾脑等功能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

在雾化吸入治疗前应对患者患者采取消炎平喘、止咳祛痰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选取百瑞压缩泵雾化器(制造公司:德国百瑞公司),观察组选择广东富利凯药物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1次15~20min,2次/d,一个疗程为7d,共2个疗程。

1.3 护理方法

为了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加强干预力度,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实施环境与体位护理、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如下:

1.3.1 心理护理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实施雾化吸入治疗,首先应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充分缓解,减轻其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有效缓解患者哮喘症状。

1.3.2 环境与体位护理

对于患者而言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对病情的恢复、治疗效果的提升均有好处,据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环境及体位护理干预,确保病房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当患者哮喘病发作时可指导患者呈半卧位,确保患者呼吸肌的有效活动,降低哮喘发作频率。

1.3.3 治疗中护理

在为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中,还应进行护理辅助干预,协助患者拍背,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肺部哮鸣音变化密切关注,对于难以吸入的哮喘患者可采用间歇吸入法,依据患者病情对氧流量合理调整,

一般氧流量为2~4 L/min,每15~30 min检查1次,避免氧中毒[2]。

1.3.4 饮食护理

对于哮喘疾病患者而言,合理的饮食的确保其治疗效果的关键,患者应避免摄取刺激性食物,过甜过咸的食物,如若患者为过敏体质则需增加维生素C、E及微量元素硒,避免食用异性蛋白类食物[3]。

1.3.5 健康宣教

为提高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应对患者加以健康宣教力度,帮助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认识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

通过不同雾化吸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

2.2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FVC、FEVl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x±s,L)

3 讨论

在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是首选方法,以氧气为驱动力,在高速氧流量负压下使药物滴液转化为微小颗粒,因颗粒细小,使水蒸气吸入氧浓度的影响较小,降低对呼吸道的阻力,使患者呼吸道刺激作用得到有效改善。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坚持降低气道高反应行原则,解除气道痉挛。在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对患者心理加以重视,加强环境护理干预,为其营造患者病房环境,对患者病情加以重视,使患者哮喘症状得以缓解,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

通过数据研究发现,通过不同雾化吸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炎哮喘疾病中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与氧驱动治疗均可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但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配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1]蒋华英.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12(03):91-92.

[2]莫华龙.多种雾化吸入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1,17(13):3-4.

[3]龚鼎策,吕炜炜,钟利央.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4,20(19):28-29.

[4]范晓霞.对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1):359-360.

作者简介:唐慧 出生年月日:1988.08.14性别:女 籍贯:四川眉山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驻成都办事处医院科室及职称:呼吸科,护师 学历:本科 整个工作研究方向或从事的工作:护理

论文作者:唐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不同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对患者气喘、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道刺激的改善作用论文_唐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