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谢远明

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谢远明

身份证号码:44162119820119****

摘要:水利建设部门要提高认识,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学习水利设施建设新技术、安全建设知识、岗位职责等,还要普及国家在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提升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在培训工作开展之余,还要进行人才激励工作的开展,表彰那些在水利设施建设领域有着积极贡献的人才,不只有物质奖励还要有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这些举措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让人才为水利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

引言

我国水土流失严峻现实,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其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充分考虑及应用各种生态学原理,能够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不仅科学而且周全,能够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进行,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水土流失困境。

1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发挥的作用

就目前的经验来看,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相对最为高效的方法即为做好生态修复,确保水土的稳固性,不仅切实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生态修复的同时还能够聚合资源,在保证效益的同时为提升水电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经济成本。

(1)减少灾害的产生生态修复作业,是保证水利工程不影响自然生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完成生态修复作业后,能够恢复在工程前当地植物的土壤固定能力,一旦土壤得到了固定就能充分保证蓄水能力,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只有保证土壤的水分,才能保持正常的自然水循环,提升治理成效。

(2)促进相关行业利益和效率的综合性提高所谓水利水电工程,是将自然界中原本的水循环系统加以人工后天的改造,然而受限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施工技术以及方法仍然不够完善,所以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或多或少的水土流失的负面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由于水土流失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引发山体滑坡等,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开展一定的生态修复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落实了我国可持续户发展的重要要求与目标。

2生态修复对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必要性

生态修复就是要纠正人们以往生态重建的思路,在修复和治理环境的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通过有效的干预,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加速地表植被的恢复,降低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生态环境的负荷不断增大。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而且近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仅依靠人为干预的方法已经很难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是完全通过生态重建来治理环境,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工作都是在小范围开展的。其次,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政策来修复生态环境,就目前的结果来看,该措施被有效实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宣传,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然环境的复杂程度和自我修复功能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目前,我国所开展的生态系统重建工作主要是在西北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种植人工防护林和草场,虽然在防风沙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所种苗木单一,导致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一,对恶劣天气的抵抗能力较弱,重建的生态系统很容易发生病虫害。最后,随着退耕还林、禁止放牧政策的实施以及森林保护区的建立,我国各地的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改善。

3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水环境指的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湖泊、江河等水体和其湿地组成的河湖生态系统。水环境中的水域空间是水生生物群落和一些两栖生物群落的重要生存环境。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有所改变,对水资源的利用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对整个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水生态修复技术是生态工程技术的一种,利用恢复生态学和水生生态学来对受损的水生态环境进行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恢复。目前,水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是采用生物生态方法来处理和修复受损水生态环境;二是利用生态水利技术来达到治理受损水生态环境的目标。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水资源较为依赖,国内的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有报道表明,全国超过60%的河流、湖泊及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江河湖泊数量众多,生态类型丰富多样,所以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部在2008年开展了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总结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水生态环境受损问题,到2019年底,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显著提高,到2020年底达到90%以上。

4生态修复的类型

(1)微生物修复的作用主要是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等。在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杂物,会造成很多污染物的其他机制形成,所以在微生物的修复中主要是吸收所污染的杂物,对其进行代谢、降解等,将污染杂质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实践得出的结论证明微生物的效果极为成功,作为生态的调节剂不仅在生态环境的平衡状态中改善机制,最重要的是使动物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产生其他疾病,对于致病的微生物也能达到一定的抑制效果。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改善水质,保证水的清澈程度,减少氨氮,增加溶氧,有效的抑制繁殖的有害微生物。光合细菌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应用,主要以光为能源利用自然的有机生物进行繁殖,而光和细菌也是能用来改善水质的微生物。池塘中养殖的水体使用光和细菌可以改善池塘的水质,还能使其增加优质的有益菌种,从而使病原微生物无处繁殖,大大改善了池塘的水质。

(2)植物修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光和吸收,在修复的过程中利用植物系统进行死后、降解水中的营养物质,聚集水中过量的氮、悬浮颗粒及其他的污染物,让其达到净化的效果。现在很多的污水处理上有利用各种水上植物进行处理,像水葫芦、水芹菜等,水葫芦能增加池中的溶氧,使其水质得到改善,还有长在陆地上的植物进行水体培育的方式进行处理。植物品种的不同使所需要的养分也有不同的需求,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就要根据池塘的水体污染选择可以修复的植物,使水体保持干净。

结束语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水土资源的流失情况已经上升到了生态安全层面,已经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还导致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步伐”被拖慢。

参考文献:

[1]杨远洋.浅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有效运用[J].民营科技,2018(11):99.

[2]王行斌.水库建设过程中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分析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2):143-144.

[3]董磊,汤显强.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派员参加2016年全国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先进技术(设备)推介会[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03):2.

[4]谭经平.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技风,2016(22):121.

[5]郑晖.浅谈城市生态受损河道景观修复技术——以阿尔山阿尔善河河道景观改造为例[J].林产工业,2015,42(09):60-61.

论文作者:谢远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  ;  ;  ;  ;  ;  ;  ;  

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论文_谢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