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社会福利中心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择本地区福利院孤残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护理控制模式护理,儿童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比较多,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护理干预;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49-02
福利院孤残儿童是我国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障碍,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更加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持久性与复杂性[1]。福利院孤残儿童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同正常人相比,福利院孤残儿童生理的发展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就可能给他们带来与普通儿童相比更为严重的障碍[2]。特别是福利院中的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更加容易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倾向、自律道德差、扭曲心理严重等[3]。仅仅靠福利院难以解决孤残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全部问题,慈善机构、社会义工、政府、广大的普通家庭都是解决儿童问题不可缺少的元素[4-5]。本文探讨了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择本地区福利院孤残儿童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孤残儿童的诊断标准,在福利院居住时间≥3年;年龄6~8岁;福利院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异常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岁,平均年龄7.53±0.42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1.44±3.19kg/m2;平均居住时间为4.21±1.24年。
1.2 护理方法
在护理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护理控制模式护理,在专业小组中,主管护师任组长,护师以上职称为成员,至少配合1名专业心理护理师。具体措施如下:(1)营造温馨、舒适的透析环境,进行人性化管理,给儿童舒适、宁静的感觉;创设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在不同楼层、不同室区设计不同的主题,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卡通绘画装饰墙壁,增强儿童的主体意识和对“家”的认同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豪感。(2)请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专家会诊,并制订治疗方案,安抚儿童情绪,以利于患儿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3)增加儿童的社会化训练:社会化训练是指通过对儿童在劳动、合作能力、观念、礼貌等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引导儿童学习被广泛认可的沟通方法;比如福利院为每位儿童提供自己的柜子,让儿童通过认识自己的物品来发展自我概念,学会自我认识与自我尊重。(4)努力形成依恋关系:家庭环境是福利院所提供不了的,但是可以建立类家庭环境,当儿童进入家庭后,他们拥有了非竞争状态的环境,性格慢慢的转向了开朗,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能增加他们的社会行为和独立能力,能得到一般家庭里儿童能得到的生活。儿童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所有儿童在护理前后进行心理健康各因子的评分测定,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维度,都为0~10分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选择SPSS 19.00软件进行是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或者例数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评定,护理后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见表。
3.讨论
福利院孤残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虽然有工作人员进行照顾和关怀,但他们缺乏普通家庭的组成结构,为此身心都有一定的障碍。并且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较易发生行为异常及神经功能性疾病,使得对外界因素影响的控制能力弱,导致孤残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特殊心理[6-7]。
现代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的感知发展、情绪的发展、注意和认知的发展以及交往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心理理论的缺乏可能是福利院孤残儿童社会交往和情绪情感方面不足的原因之一[8]。并且儿童福利院缺少实现社会化所必须的场合和舞台,影响了儿童可能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儿童自身受生理、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人格特质所限,减少了儿童参与社会化的过程与质量,从而扮演不成社会所期待的角色[9-10]。在护理干预中,福利院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培训专业人员模拟亲子的启蒙教育,对培养孤残儿童良好的情商,有针对性开展小班化结构教育等让儿童在类似父母的怀抱中享受亲情,从而增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也需要教给福利院儿童基本社会交往技能,丰富儿童的文体生活,融洽伙伴感情,培养其活泼健康的心理品质。本研究显示护理后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评分分别为4.82±1.49分、2.44±1.45分、2.84±2.00分、4.03±1.09分、4.75±1.02分、3.68±1.64分、4.14±1.33分、4.02±1.54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也表明护理干预在改善孤残儿童身体症状,提高意志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也可使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克服自身缺陷,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交流而学会与他人沟通,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
总之,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比较多,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儿童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尹维.新疆乌鲁木齐孤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57-158.
[2]范篆玲,姜怡邓,杨晓玲.784例孤残儿童残疾特点及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0):4-6.
[3]邵飞,吴小燕,张纵,等.关于福利院在孤残患儿治疗与监护中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06):1009-1010.
[4]袁仿来,叶志宏,任园嫚,等.75例孤残儿童手术干预前、后体格发育主要衡量指标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13(07):8-10,51.
[5]马燕,高雪莲,米娜瓦尔?艾拜,等.2006年—2014年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HIV及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2(27):235-235.
[6] Terry D, Ervin K, Soutter E, et al.Do Not "Let Them Eat Cake":Correlation of Food-Consumption Patterns among Rural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from Welfare and Non-Welfare Households[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6,14(1):128-132.
[7]董莉.换位思考在孤残儿童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44(21):100-101.
[8]袁仿来,刘彩燕,唐凯,等.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婴幼儿沐浴护理方法及体会[J].医学信息,2014,14(29):24-25.
[9]汪耀黎,陈长梅,徐秀玉,夏芹.自制约束带在孤残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15(18):88-89.
[10] Nagasaka H,Komatsu H,Inui A,et al.Circulating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metabolite levels in citrin-deficient children with metabolic adaptation,with and without sodium pyruvate treatment[J].Mol Genet Metab,2016,12(24):809-814.
论文作者:胡希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儿童论文; 孤残论文; 福利院论文; 倾向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