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晶
(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患者的护理重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眼内压力平均值为(15.0±4.8)mmHg,随访2个月,未见1例复发患者,患者眼内压力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需重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为手术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干预护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控制眼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43-02
青光眼是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致病原因为患者眼内压升高超过眼球所能承受的程度而导致[1]。会对患者的视觉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优势而被普及应用,为了确保良好的眼压控制,术后需要重视进行临床护理。为了确保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眼压检查,本组患者平均眼压为(34.3±9.1)mmHg,平均年龄为(55.4±8.5)岁(45岁~76岁),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眼内压监测:第一、术后当日,护士需要遵照医嘱进行患者眼内压力测量,严格依据医生制定的监测时间,监测方法进行巡视和测量,针对部分术后由于纱布包裹而无法进行测量的患者,可以综合患者主诉与观察患者症状的方式以了解患者眼内压力,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询问患者,明确患者的疼痛部位,区分是切口疼痛还是手术位置疼痛;第二,术后次日,护士需采用接触式眼压计进行患者眼内压力测量,并仔细查看术眼,检查患者的视觉功能,当患者出现眼球张力过大、眼角膜发生水肿等眼内压力增高变现时,需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从而有利于医生进行尽早有效的处理;②护士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家庭和社会因素、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护士要有一定的判别能力,对患者术后的症状进行观察,结合与患者沟通进行判别,从而避免造成病情延误;③用药降压护理,术后予以患者口服乙酰唑胺片,每日3次,每次1片,持续用药3 天,并采用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眼球旁注射,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当患者用药后出现头疼、眼球痛等症状时,立即静脉注射甘露醇进行处理;④局部按摩,术后1d~3d,可对患者进行眼球按摩护理指导,告知患者眼球向下注视,护士用拇指在滤泡旁轻轻压迫眼球,同时点按太阳穴、丝竹空穴、承泣等穴位,压2s,间隔2s,每次5min,每日4次,并依据患者眼压下降情况调整按摩的次数和时间,按摩之后叮嘱患者闭目休息;⑤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眼部自我护理的知识,告知患者眼压升高的表现以及危害,叮嘱患者及时来院复查。
2.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眼内压力平均值为(15.0±4.8)mmHg,随访2个月,未见1例复发患者,患者眼内压力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
3.讨论
根据资料,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内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等,青光眼的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如果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视觉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同时会对患者家属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而近年来,据流行病学相关报道,我国的青光眼发病率呈现进一步上升趋势,引起了医生和社会大众的广泛重视。
当前临床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为小梁切除术,疗效显著,在进行手术后,患者术眼常常会出现高眼压现象,严重者将会导致二次手术,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可见,术后需指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确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基础上,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等方面,制定符合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士需要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帮助患者掌握眼部自我护理的知识,术后护理干预的重点为眼内压力的测量,护士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测量,并观察患者的症状,针对出现眼内压增高现象的患者,需要及时的向医生进行报告,以便医生及时的进行处理。护士需要对患者术眼进行局部按摩,通过对眼球壁施加压力,促进滤过泡形成,并促使更多房水经巩膜切口流入结膜内,抑制纤维增殖和瘢痕形成,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17例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34.3±9.1)mmHg,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眼内压力平均值为(15.0±4.8)mmHg,研究进一步进行随访,2月内未见1例复发患者,患者眼内压力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可见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需重视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为手术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候玉香,李继兰.舒适护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105-107.
[2]文春艳,曾志励.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焦虑与抑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3):1241-1242.
论文作者:孔祥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患者论文; 青光眼论文; 术后论文; 小梁论文; 眼压论文; 眼内论文; 压力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