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渐进、重点突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全面、渐进、重点突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整体渐进,重点突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民族地区论文,重点论文,战略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虽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但其进程却客观上受到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制约。解决这一矛盾,至关重要的是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转变战略。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整体渐进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所决定的。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从西部民族地区看,全面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并不充分,存在着较多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首先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一般来讲,在生产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和层次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的工业化初期,主要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消费层次日趋多样化、经济总量达到较大规模时,主要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关键在于一定的发展阶段是否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提出了内在的要求。就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总体上仍然处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客观上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1.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一定的外延扩张打基础。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45 万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为1.89万亿元,占全国的54.87%, 西部民族地区仅为0.65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8.93%,表明经济总量还较小。 国民生产总值(GNP)中,西部民族地区一、 二、 三次产业构成为27.12∶39.22∶33.6,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分别高出7.22%和11.57%,表明农牧业在西部民族地区仍是首要产业。 虽然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结构呈明显重型化特征,但重工业中资源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整体上西部民族地区大体仍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根据马克思的原理,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外延扩张的总量规模,就谈不上立足现有基础搞内涵扩大生产。正因如此,一般国家都经历过一个通过粗放经营打基础的历史阶段。对于西部民族地区,为了奠定工业化基础,集中一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争取国家的必要支持,铺一些新摊子,上一些新项目,仍然既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

2.较低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还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保留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产出的角度,实际上就是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能否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取决于市场需求的状况。一般来讲,在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对产品一定数量的要求和满足,数量型增长方式由于适应这一特定的市场需求而同样可以给厂商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只有当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人们才会对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提出较高的要求,选择质量型增长方式能使厂商获取更大的市场利益时,才会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总体上看,西部民族地区还处于低收入发展阶段。据统计,1993年,全国人均GDP为2926元,西部民族地区仅为1917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09元;1994年城镇人均生活费收入全国平均3179.15 元,西部民族地区仅为2850.3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8.77元。 两项指标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更大。我国目前尚有6500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民族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占人口的较大比重,决定了以生存资料、日用消费品为主的需求层次和较低的需求水平,决定了以追求数量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3.西部民族地区各类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决定了技术知识密集、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经济的主体。

从投入的角度,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资源的组合和利用方式。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取决于各类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只有用数量相对充裕、价格相对低廉的资源,替代数量稀缺、价格昂贵的资源,选择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才可能获取较高的产出效益。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共同特点就是有的是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充裕的一般劳动力,缺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西部民族地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草场面积占90%以上,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农牧林资源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科技较为落后,人才较为贫乏。1994年,西部民族地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数均仅占全国的26%,大学学校数仅占全国的24%。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生产要素的组合上,要求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工业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然而,从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出发,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农畜产品、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加工型工业更能在市场竞争中扬长避短,获取竞争比较优势。从全国经济发展趋势看,随着加工工业地区布局的调整,沿海以及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当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缓解劳动力数量增加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保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讲,离开自身的优势去贪大求洋,是极端不可取的。

二、经济体制的制约。

经济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另一个重要变量。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着不同的增长机制,不同的增长机制决定着不同的增长方式。实践证明,只要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既无有效激励又无硬的预算约束的增长机制得不到彻底转换,投资饥渴、片面追求数量扩张和增长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就不可能退居主导地位。从全国情况看,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过渡时期,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还缺乏真正的微观基础和制度保障。就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关键部门的改革更为滞后,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更多,较短的时期全面建立起新体制的困难更大。主观上,思想不够解放,仍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障碍。西部民族地区从总体上仍然表现出制度创新的动力不足,敢闯敢冒的精神不足,在思想解放程度和观念转变方面仍与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客观上,地方财力不足,国有经济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也现实上增大了改革的难度。地方财力不足,导致改革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债务负担、人员包袱、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重大措施的能力不足。比重过大的国有经济和基础工业,恰恰又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策略安排上相对滞后的领域、难度最大的领域。所有这些因素,都不能不延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总之,在西部民族地区特定的发展阶段和体制背景下,全面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或成熟,甚至在一定时期、某种程度、某些方面还存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这种情况从根本上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定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历史过程。因此,从整体上坚持渐进性的转变战略,才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切不可揠苗助长,重犯超越阶段的错误。

重点突破

从整体上坚持渐进性的转变战略,并不是说西部民族地区由于条件较差,因而不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西部民族地区不仅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规模小,而且经济的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如果在沿海等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西部民族地区按兵不动,消极观望,只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加被动,拉大已经拉大的发展差距。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虽然总体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也绝非“一穷二白”,在某些领域、局部行业和地区也初步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因此,在强调“整体渐进”的同时,必须同时有针对性地在一些根本性的措施上重点突破,积极主动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一、在国有企业改革上突破

选择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首要突破口,主要基于这样几点考虑:(1 )国有企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同时它又是市场化进程最为滞后的领域。如果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就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和牢固的微观基础。(2)国有企业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撑点, 国有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具有战略性意义。(3)西部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 人才等要素存量和规模经济等方面较区域内其它类型企业拥有相对优势,集约化生产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见,如果国有企业在“转机建制”方面有较大进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首先在国有经济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带动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能否有真正的突破,关键仍取决于在思想认识上有没有真正的突破。为此,西部民族地区一定要始终从本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出发,坚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去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在具体的思路和步骤上,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牢牢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把企业改革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国有企业在目前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主要在于机制的弱势,机制上的弱势则根源于产权的不明晰。国有企业缺乏独立的产权,就不可能有竞争的压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就不会形成既有内在激励又有硬预算约束的增长机制。所以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实质和核心只有一个,即产权制度的改革。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除了少数特殊性的大型国有企业,在界定国家终极产权与法人产权基础上,仍需保证国家的控股地位外,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要大胆放开放活,在改革上一步到位,果断退出国有领域,实现所有制的根本变革,以实现与现实生产力状况的相适应。具体可以采取兼并、破产、收购、拍卖、出售等不同的办法,因地制宜。

——强化企业管理这个基础,把企业改革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都要落实到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的具体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科学的管理,再好的改革措施也会流于形式。为此,要把企业改革措施与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企业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结合起来。

——抓好各项配套改革,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力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目前这两方面的改革不配套,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最大的外部障碍。

二、在结构调整上突破。

在资源投入量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经济结构,即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的产业、企业、产品之间的配置,将会导致极不相同的经济增长效果。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西部民族地区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又是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在结构调整上突破,是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步骤和措施。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整体工业化水平较低,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制约因素。因此,西部民族地区一定要把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有重点地推进产业高级化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任务。从西部民族地区现有经济实力看,尚不具备推进工业内部各行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时机,集中有限财力选择少数具有主导战略性的行业进行重点扶持,率先转变增长方式,是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唯一选择。选择的依据主要应该是:在全国具有垄断资源优势或比较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关联程度高。根据西部民族地区较普遍地存在的“重重轻轻”、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的工业结构现状,地方投资与中央投资应该进行必要的合理错位,在继续争取国家向区域内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增加投资的同时,地方投资的重点逐步转向资源加工项目,大力支持地方主导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由此集中力量通过主导产业的关联波及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以优势企业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西部民族地区始终面临这样一种矛盾的现实:一方面是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和生产能力利用的严重不足。据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内蒙古所统计的147种主要工业品, 生产能力利用率半数以上达不到60%。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把地区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放在支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形成经济规模上,放在以优势企业为中心组织专业化分工协作上,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联合生产、联合投资、兼并、破产等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培育一批现代企业集团,重新配置和组合生产要素,盘活资产存量。这样,不仅会对于大企业本身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提高地区整体成龙配套地进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能力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步。

三、在发展科技教育上突破。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经济增长从物质资本依托型向人力资本依托型的转变。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深层原因正是科教落后导致的人力资本量的匮乏和比较低的利用率。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只有真正重视科技和教育,在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上有所突破,才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西部民族地区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确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重点。在科技方面,应把重点放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实用性、开发性为主的应用性研究工作上,开拓既符合民族地区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又能便捷迅速地提高经济增长科技贡献率的发展道路。在教育方面,应把重点放到发展初、中等教育和农村教育上,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以更大的财力去发展职业培训等非正规教育。这不仅因为它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有利于全体居民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从基础上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努力增加对科教的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在财力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稳步提高科教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增设私立学校、提倡社团赞助以及与企业合作办学等多形式、多渠道筹措教育投资;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开发基金、增加金融部门科技贷款额度和实施优惠利率多种措施筹措科技投资。

——加大科教体制改革力度。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优化科研组织机构,合理分流人才。进一步开拓技术市场、人才市场,逐步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经科教紧密结合的机制。

——完善政策,稳定人才队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在人才流动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才外流加剧,使本来严重的人才不足问题“雪上加霜”。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必须在政策上为各类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改善专业人员生活待遇,使他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四、在外引内联上突破。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的稀缺,依靠自身的力量确实难度极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得更宽一些,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在更广阔的空间实行生产要素的重组、转换和替代,则完全可能大大缓解各方面的瓶颈制约,尽可能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关键是西部民族地区一定要解放思想,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思想,确立开放式的转变战略,切实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西部民族地区要确立“以资源引技术,以产权引资金,以市场引项目,以存量引增量”的新思路,积极主动地开放市场,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同时,把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与培育地区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结合起来,借助外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及其方式的转变。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力和基础设施项目的优先安排,逐步改善民族地区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给予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制定比沿海其它省区更加优惠的政策,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的软环境。

——巩固和发展国内横向经济联合。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讲,引进国内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强同国内省区之间的经济联合,加强定向合作,实行对口支援,实现优势互补,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总之,西部民族地区只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在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和外引内联等方面重点突破,加大工作力度,完全可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

标签:;  ;  ;  ;  ;  

全面、渐进、重点突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