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宣言论文,现实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150年以来,没有哪一本书传播得如此广泛、如此深入人心,没有哪一本书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巨大的深刻的影响。然而,这150年来,世界发生了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想象不到的巨变。一方面,社会主义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了现实,其中一些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又回到了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今非昔比,社会相对繁荣稳定,远看不出灭亡的迹象。这种变化似乎表明,发表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初的《共产党宣言》离我们已很遥远,它作为一部“革命性”著作,随着东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沉寂已成了一部“历史文件”。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从而认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尖锐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承认,这个《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但他们认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对于《宣言》的基本原理,恩格斯曾多次作了明确的解释,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第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第二,“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只有“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才能解放自己。这三个基本原理(恩格斯也称为基本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和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今天,150年过去了,情况比1872年有了更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可以说,《宣言》阐述的基本原理总的来说还是完全正确的,无论是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趋势,抑或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贯穿于《宣言》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此前创立的唯物史观。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宠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形态便相应地发生更替。《宣言》考察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资本主义是“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当封建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蒸汽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力时,资产阶级就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起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新建立起来的这个社会,仍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只不过以新的剥削、压迫代替了旧的剥削、压迫,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无克服的、决定其它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当说,蒸汽技术革命造就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及其市场关系,还是处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阶段或说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主要表现在既定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基础上量的扩张,它进一步巩固而不是削弱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宣言》中也明确指出,正是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资产阶级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才夺得了独占地位。因此,《宣言》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断言“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水平估计过高,而对其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又估计不足,是应该做某些修改的。事实上,资本主义建立伊始,其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经济运行机制和国家的经济职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在此之间,追寻着自由竞争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依照传统的惯例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生产,是市场的盲目性、信息的滞后性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产生。经济危机也是调节平衡市场关系的主要方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生产力已空前膨胀。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局部质变,为适应这种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增强,干预手段日益完善。如同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空前高涨使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一样,新科技革命以及由此促进的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这种革命性的生产力面前所进行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向社会主义迈出的坚实步伐。还是列宁说的好: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宣言》所揭示的规律,对于我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坚持《宣言》的基本原理同样意义重大。《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未来社会主义提出的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替代者,理所当然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如果不把发展生产力置于优先地位,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发挥,就不能排除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苏东剧变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宣言》这一思想的深刻体现。从另一方面看,资本主义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战胜了封建的生产方式之后取得的,资产阶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引起了社会的变更,因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而且它代替封建社会,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私有制社会的性质,这就使它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无论是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压力还是生产关系和外部环境的挑战都比较小。与此相比,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封建色彩浓厚的国家,首先通过社会革命、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然后通过政权的力量剥夺剥削者、人为地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后建立起来的,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方面不仅没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势,反而处于劣势。在它建立的新的生产关系中,既要考虑到它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它与生产力现状的适应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比较薄弱环节取得突破的,是资本主义汪洋大海中的孤岛,在很长时间里面临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优势搞和平演变的压力。因此,从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来说,从生产关系的改革与调整来说,以及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说,现实社会主义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克服这些困难,迎接这些挑战,归根结底还是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强大到足以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才能巩固和发展,才能彻底战胜资本主义。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之际,我国的社会主义却
在蓬勃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宣言》基本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
《宣言》根据当时对历史的认识,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奴隶社会的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封建社会的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着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从封建社会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最终必将促使资本主义的灭亡、共产主义的胜利。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当代,由于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尤其是由于无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作了某些调整,无产阶级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一方面说明了阶级斗争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上起了巨大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只要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还存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还存在,这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就不会消失。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要求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其物质生活的绝对水平,而在于他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68页)。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经济状况的改善并没有改变其雇用劳动者的地位及由此决定的分配方式,相反,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的价值在不断下降,相对剩余价值在不断增加,致使穷富差距不断扩大,财富分配更加不公。一句话,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依然存在。就资产阶级方面来说,它随时都准备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来应付可能面临的危机。这种根本对立的阶级关系决定无产阶级反地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再度爆发。1995年12月法国爆发的大规模反对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和群众运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宣言》根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如果社会发展是线性的,这种理论预测无疑正确。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以一种历史发展的特殊形式出现。因而,如何正确地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前苏联和我国都犯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我国甚至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确地总结了经验教训,指出,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阶级矛盾虽然由于国际国内的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不是靠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而是要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靠长期说服教育工作和示范工作。这就比较正确地认识了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问题,从而为最终真正彻底地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宣言》发表之际,正是以蒸汽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在主要国家完成之时,产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各阶级分化重组,形成了异常简单的二元阶级结构,“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宣言》从这两大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出发,分析指出,无产阶级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依附于资本、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阶级。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必须消灭现存的占有方式;也是由于这种关系,无产阶级具有其它阶级不具有的特性:它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有前途的阶级;他们处在社会的最下层,受剥削压迫最深,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他们象士兵一样被集中在工厂里,是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这种地位和由此决定的阶级特性不仅赋予他们解放的内在要求,而且赋予了他们推翻资本主义压迫的力量,使他们能够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可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归根结底来自于他们在社会生产中被雇佣的阶级地位。
诚然,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又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结构都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使原来相对简单的阶级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是出现了一个占社会成员总数15%-20%的所谓“中间阶级”;二是无产阶级内部出现了多层次化,无产阶级的主体由大规模集中的产业工作、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相对分散的、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和脑力劳动者,即便是产业工人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也日益加剧,垄断资产阶级和广大中小资产阶级的矛盾突出,整个资产阶级正逐渐由投资经营管理为一体的阶级转为以控股为主的食利者阶级,社会生产的权力逐渐向“中间阶级”转移。由于这些变化,无产阶级先前具有的阶级特性变得模糊起来,阶级意识逐渐淡化,革命的对象也似乎正在消失。在这种情况,无产阶级还能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吗?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尽管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对所谓“中间阶级”的分析也会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是受雇佣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内部虽然出现了不同的层次,但作为一个整体,无产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宣言》发表时,无产阶级在整个社会中还只占小部分,随着大机器工业的推广,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据统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雇佣工人占有独立收入的居民比例由1950年的68%上升到1978年的86%,80年代后这一比例还在上升。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必然增强无产阶级的力量。
其次,无产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宣言》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是与大机器工业相联系的,是最有前途的、掌握未来的阶级。当代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它的这一特性,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生产技术含量的提高,无产阶级的整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无产阶级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经销人员等所谓的白领工人在整个阶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是无产阶级的主体。他们掌握着专门的科技文化知识,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及社会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无产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运用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再次,无产阶级仍然是最革命的阶级。如上所述,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性是由无产阶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这种地位,他们仍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仍然是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是天然的革命派。
最后,当代无产阶级虽然相对分散,但由于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快捷方便,“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团结,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可以相信,在当代,达到这种团结所需要的时间肯定更短。所以,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促使了无产阶级的分散化,另一方面又能使无产阶级利用它克服以上不利因素而达到革命的团结。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终结,无产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不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解放的力量,不能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它只能表明,无产阶级要维护其整体利益,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采取新的战略、新的策略和新的举措。
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还没有最后完成。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完成解放世界,消灭阶级的事业是现代各国无产阶级共同的历史使命。已经获得了解放的无产阶级,对外必须坚持国际主义原则,支持其它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直至整个人类都获得解放;对内必须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的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困现象,实现现代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从而消灭“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可见,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彻底完成还任重道远,还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但是,只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就能克服任何困难,胜利地达到理想的彼岸。
标签:共产党宣言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宣言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