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线损计算及降损探讨论文_高筱丽

配电网线损计算及降损探讨论文_高筱丽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孟津县供电公司 河南洛阳 471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步伐也开始逐渐加快,电力行业的改革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对于电力基础设施的管理也开始提上电力企业的工作日程。线损管理作为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电力供应企业在对配电网进行线损管理时,一味注重技术而忽视了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得线损管理工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需要及时对线损管理进行改进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线损管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发展现状;建议

随着经济逐渐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同时也成为社会发展主要能源之一。而配电网在运行时,电力的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有效降低电力损耗是促进企业经济进步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对于配电网进行线损计算已成为我国电力公司重要研究的课题,只有对计算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确保电力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1配电网线损发展现状

在我国配电网的线损率是对电能损耗衡量标准,其主要是实际线损耗量占据总输送电量的比重。现阶段,我国线损率要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多出大约2%-3%,同时离我国所规定12%还有很大的距离,而在我国部分区域的质量还是比较差,线损率更是超过了30%。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有了更高的需要和依赖,而配电网的负荷也随之在增加,特别是城市供电量不断增多,可以看出纵贯式线路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尽管相关部门不断进行整改工作,但还存在线路复杂多变的情况,更是加大了整改的工作难度,同时还需要大批物力及人力的加入。因此,我国还有许多区域正在使用旧设备及配电线路,这些传统方式的电能损耗非常严重,从而导致线路率超过其他发达国家,这就是一些区域为什么供电质量不过关的原因所在。所以,我国在节能方面还是存在很大潜力的,而无论是电力公司或者电力部门都应该为此做出重要贡献,从根本上进行改善,把线损计算的方法进行提高,并不断完善技术上的缺陷,有效的增强供电质量,同时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持续发展。

2线损的构成

线损包括固定损耗、可变损耗和其他损耗。固定损耗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耗,主要与外加电压高低有密切关系。固定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及调相机、调压器、消弧线圈、互感器、电抗器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介质损耗;电缆和电容器的介质损耗;电能表电压线圈损耗;电晕损耗等。

可变损耗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耗越大。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铜损,输、配电线路的铜损,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损耗,接户线铜损。

其他损耗是指由于管理工作不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以及其他不明因素在供用电过程中的跑、冒、漏等造成的损耗,也称为管理线损或不明损耗。主要包括计量装置本身的综合误差、计量装置故障、营业工作中的漏抄、漏计、错算及倍率差错等;客户的违章用电、窃电;供售电量抄表时间不同期,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计算的方法不一致,以及理论计算的误差等。

供电企业线损种类分为统计线损、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统计线损是根据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出来的,即供电量和售电量二者的差值。理论线损是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负荷情况计算得出的理想值。

3配电网线在计算上的不足之处

3.1均方根电流计算方法

在线损计算中这一方法属于基础方法,其操作简单,同时还容易进行计算机的编程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不足是在计算线损时,需要对每个节点产生的负荷进行信息收集,但是节点的数目繁多,而且负荷不断发生着变化,严重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而在运行中,这种计算要求在24小时进行全部负荷的电流测量工作,如果计算时间超过了24小时,计算结果可能就会出现严重误差。

3.2平均电流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又名形状系数方法,它主要是运用平均电流和均方根法之间相等关系来进行计算,它比较容易计算出精确参数,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如果平均电流计算的结果比较小,就很难用配电变压器来进行实测,导致形状系数不是很准确,从而出现误差的情况。

3.3等值电阻计算方法

其主要是利用均方根电流计算方法演变得出,原理是假设线路出口地方设置一等值电阻,利用电流损耗等于各分段电流损耗之和进行计算。这一计算方法减少了数据采集工作,只要把等值电阻计算出来就可以,但却需要在计算之前把需要的条件进行确定,如果没有确保设定条件就可能直接影响计算精度,所以这种方法需要在达到规定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才能继续进行。

3.4最大电流计算方法

它又叫作损失因素方法,其主要运用最大电流和方根电流之间相等计算得出。最大电流计算方法只需要把最大电流和电能损耗等进行计算就可以知道,比较容易进行编程计算。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确定损失的因素、负荷的曲线不同、影响因素不同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计算的准确性,主要应用在要求不是很高的计算,不适合应用在线损计算、降损措施。

3.5基于区间算法。这一方法把负荷曲线的形状系数范围进行具体论证及分析,为形状系数范围提供有效方法,这一方法的计算可以表现出损耗的区间范围,同时为用户的使用提供大量数据。然而,现阶段这一方法尚未成熟,还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4针对计算方法提出的建议

利用配电网的理论以及线损耗计算方法是为了更加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实际线损电量,而根据上述几种计算方法可以分析具体存在的不足,所以每个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各电力企业及部门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只有减少线路的损耗,才能降低线损带来的质量问题。因此,人们对于计算方法应不断进行完善,并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整改。因我国在自动化技术上的不够完善,导致数据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所以研究出一个新的计算方法为曲线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把所有影响因素树立在数学模型上,并具体绘制出线损曲线,所以这种称作曲线基,依据曲线基可以直接的发现具体影响因素。曲线基法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直接表现出线损和不平衡度之间关系,同时还可以根据结果看出是否超标以及其他信息。若是不平衡度快超标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对其采取具体措施,从而看出曲线基法具有可行性、实用性的特点。但是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这一方法还存在缺点,对于精确度不是很高,所以我国应不断的完善计算方法,才能确保供电质量,有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5 结语

配电网线路的线损异常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危害也是有所差别的。因此,在对配电网进行线损管理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来说,线损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经验积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尽最大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降损措施,减少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带动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忠.对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节能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22-27.

[2] 霍健铭.论配电网线损的危害及降损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260.

论文作者:高筱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线损计算及降损探讨论文_高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