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后几年就业形势将比较严峻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达317万人,比1992 年增加了45%。与此同时,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使大批人员下岗、转岗,国家机关又面临着调整、裁员;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原先的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甚至一些专业供过于求的情况。所以,今年和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1998年,我国有101 万本专科毕业生、5万名毕业研究生需要就业,但从目前了解到的就业信息来看, 需求并没有增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所以迫切需要各级就业管理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稳妥地加快就业体制的改革步伐。
另外,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用人单位也应有一些前瞻性,在目前就业情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可以多引进一些人才,做一定储备。从长远来看,对单位发展有利,尤其是以往吸引人才有困难的单位,更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进一些高质量的毕业生。
就业情况是衡量高校办学的重要标志
毕业生就业难,除了经济环境等外部原因,还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供给结构有不合理的地方,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解决这一矛盾,除了须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外,根本途径是引进市场机制。即要下大力气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利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把市场的供求信息及时反馈到学校内部,用于指导学校的招生和培养,优化内部结构,培养社会所急需的毕业生。对于长期缺乏社会需求的学校或专业,要及时予以调整。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要求学校培养“产”“销”对路的“产品”。设置什么专业、各专业招收多少人,要受到就业市场的制约和检验。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严峻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专业结构不合理有一定关系。一些省市、学校片面追求规模发展,选了一些学校容易办的所谓“热门”专业招生,造成财会、管理、文秘等专业培养的人才超过或远远超过社会的需求,致使这类人才大量沉积,但学校却毫无压力,甚至还在扩大招生规模。在就业工作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我们将制定评估指标来衡量一个学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各个时间段就业的比例,以推动学校逐渐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目前,教育部正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减少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向,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含义
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多数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的具体含义就是各级政府、高校推荐,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不是说国家、各级政府不管毕业生了,而是管理的方法变了,从过去的行政指令分配,变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信息服务、推荐就业的办法。作为学校,应着重加强在就业过程中的服务,如了解各种就业需求,并积极向社会提供毕业生的信息等。
自主择业作为改革的目标,是与原有的国家包分配的就业制度相对应的。改革的进程中,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而定,尤其是劳动力这一市场要素发育程度,人事、户籍、保险制度的现状,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的形成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程度等内、外部因素,因此,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水到渠成。
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并轨招生了就必然应自主择业。欧洲一些国家(德、法等)的招生都是“单轨”,是免费的,而就业则是自由就业的。并轨招生解决的更多的是教育内部的矛盾,如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等等。而就业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是以招生并轨为前提的。
尽快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网络
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信息服务。教育部去年就委托清华大学研制从招生到学籍学历管理直至与毕业生就业相衔接的信息网络,争取尽快拿出高水平的管理软件。这是解决毕业生就业市场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今后,大量的基础性的信息交流等将在网上运行,尽量减少大型的洽谈会,提高工作效益。将有形的招聘会和无形的信息市场结合起来。
怎样看待毕业生待业或隐性待业的现象
近两年,对一时选择不到就业单位的学生,许多地方采取了“县市包生源”的办法安排。即经过中央、省、地市各级政府举办的双向选择活动以后,还没有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回原籍所在县、市,参加再次分配。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几年来在县、市一级沉积了一些毕业生,他们仍处于待业或隐性待业状态(有岗位,没有工作)。这种情况,如果年复一年不断沉积,就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也不利于人才的使用,所以在加快就业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激活这批沉积的人才。在县与县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创造条件,提供信息,继续提供就业机会。
拓宽就业渠道
过去高校毕业生主要在国有企业、政府各部门就业,如今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要求对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拓宽毕业生到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的渠道,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输送人才。
今后每年100万毕业生完全靠公有制单位安排恐怕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这么大个国家, 100万毕业生数量也不算大,关键是有些岗位需要大学生,而大学生却不愿去,大家都想去的地方需要量却很小。长此下去,就业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当然,在现阶段还要考虑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对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学生,按照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将毕业生档案和人事关系挂靠在有人事代理权的部门。对此,许多省市、部门已经探索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有关措施,使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加畅通和宽阔。
国家对就业实行宏观调控
根据就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行政性措施将会逐渐减少,但国家的利益还要保证。现阶段国家还要通过政策法规、计划指导、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宏观调控;同时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国家实行定向培养,在招生时设立与就业挂钩的专项奖学金或定向奖学金,以满足其对毕业生的需求。当然,许多问题不是仅靠教育部门就能解决的,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统筹考虑,建立强有力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