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荒原》中死亡情结的精神论文_杨苗

浅谈《荒原》中死亡情结的精神论文_杨苗

摘要:艾略特所作的《荒原》被誉为是二十世纪英诗歌的里程碑,全诗弥漫着死亡气息,写出了荒原人对死亡有别样情结,展现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但《荒原》中的死亡情结也蕴藏了强大的生之希望。本文深读诗歌,从死亡情结的体现、死亡情结的成因等方面对诗歌中死亡情结的精神展开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荒原》;死亡情结;体现;形成原因

1艾略特的《荒原》

《荒原》创作于1922年,创作背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的人们在经历了战争的摧残后不仅物质世界一片荒芜,精神世界更是倍加凄凉与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扼杀了人们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只知追逐情欲,并慢慢溺亡在情欲的海里【1】。

在诗歌第一章《死者葬仪》中,艾略特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作者描写了一个没有生气、生机的荒芜之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死亡与生命之间的界限被虚化,活着的人虽有呼吸,但却感受不到生之喜悦,心中充满的是幻灭与绝望,眼睛看到的是无边际的情欲。第二章《对弈》中,通过对相关典故的引用,突出表现了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强调了诗歌主体。在诗人看来,当前的英国社会与欲望纵横的古代社会无差异,现代人也在重复着古代人的罪恶,他们丧失人性、忽视伦理道德而只追求欲望。第三章《火的布道》,突出表现了活跃在伦敦这片荒原上的罪恶、肮脏与庸俗。明亮月光下干着卖淫行径的母女、黄昏浓雾中为金钱奔走的商人,精神空虚在苟合中打发光阴的青年男女。这些都使得人世间仿若地狱,看不到人性之光、生命之光。第四章《水中的死亡》,诗人借海写情欲。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第五章《雷霆的话》艾略特在这一章中重新展现了欧洲这一荒原,并借助《圣经》的典故表达了自身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看法,同时诗人也向人们指出了生存之道: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会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2】。

2《荒原》中死亡情结的精神

艾略特认为,荒原并不只是战争的产物,而是一直潜存在人类历史中的元素,

因此诗人通过文字描绘出了一幅幅具有死亡意义的画面。通过贯穿于全诗的对死亡的描述,以及弥漫于诗歌中浓厚的死亡气息,可以看到荒原人对死亡的执着【3】。那么,荒原人为何如此执着死亡,《荒原》中为何有如此浓烈的死亡情结?这需要从战争、爱情以及宗教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死亡情结的展现

女相士用太洛纸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在一般的意象中,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美好的,是能带给人希望的。但在《荒原》中,水不仅象征了生命,也象征了苦难,象征了死亡。诗歌中“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水里”等语句都加重了水的“负面阴影”,让人觉的恐惧与沉重。诗人在诗歌中写道,耶稣死后,荒原没有水,荒原成为了人间地狱。为获得生存之希望,荒原人一再祈求雨水的降临。但无论怎样虔诚,无论天空中的乌云有多厚重,雨水始终未如愿降临。这显然加剧了荒原人的焦虑感,让他们的心灵世界以及整个英国社会更加不稳定,荒原人仿佛活在了死亡的阴影中。但《荒原》中的死亡并非是单面性的,它的死亡中蕴藏了重生的可能性,且诗人一再描绘荒原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教导人们安于现状或憧憬死亡,而是在提醒人们认清现实, 找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在并努力解决问题,最终重获希望,得到重生。如《荒原》中如此写道:“恒和水位下降了,那些疲软的叶子/在等着雨来,而乌黑的浓云/在远处集合在喜马山上。刷地来了一道闪电。然后是一阵湿风带来了雨。”荒原人曾虔诚求雨而不得雨,但现在,湿风带来了雨,这暗示着生的希望依旧存在【4】。在《荒原》中,“火”也具有了和“水”一样的力量,即毁灭一切,包括人们的罪恶。也通过这种死亡而得以复活,这种不仅是期待身体的复活,也是一种精神的复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死亡情结形成的原因

2.2.1战争之火中的人性

无疑,战争是导致荒原人人性丧失、精神幻灭的重要因素。对于统治者而言,战争是扩大领地、巩固权势、满足欲望的重要工具;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战争就是死神之手,战争让生命逝去,让生活改变,让人变得萎缩恐惧同时罪恶肮脏。《荒原》中“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的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等这类诗句生动形象描述了战争带给整个社会以及人们的迫害,是战争让欧洲大地成为一片荒原。战争摧毁了人们的家园,让他们无依无靠,这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灵魂大单薄程度,人们畏惧在战争中生甚至于在战争中死。因此在由战争制造的巨大绝望中,荒原人生不如死。

2.2.2情欲之海中的爱情

在《荒原》中,没有爱情,只有情欲。青年人之间的结合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为了满足情欲。荒原人的爱情早已在情欲的冲击下慢慢消失,人们之间已经不存在道义上的忠诚的,只有肉体上的相互依恋与索取。但荒原人失去的仅仅是爱情吗?不,还有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当享受不到爱情的甜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时,希望将成为荒原人摆脱痛苦获得重生的唯一途径。在《荒原》中,情欲是使人们堕落、肮脏、变的罪恶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生活中,爱情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爱情付出也享受着爱情的滋润。但当爱情被情欲所溟灭,当肉体上的满足再也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当他们开始厌烦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除了死亡又还有何种选择?对于荒原人而言,释放情欲成了爱情丧失后唯一能得到一时满足的途径,因而他们放纵情欲,习惯着缺乏爱的性生活。在《荒原》中,人们看似荒淫无度,丧失了伦理道德,但在他们纵情享受的背后其实掩藏着精神的空虚与心灵上的孤寂。他们的心灵以及精神世界荒芜贫瘠不生一草一木,因而他们才会依恋这种无聊麻木的生活,才会对死亡如此执着【5】。

2.2.3宗教信仰的丧失

基督教教导人们认罪悔改、包容、饶恕、感恩并心怀敬仰;基督教号召民主、自由、道德与仁义。基督教给了人们精神上的支撑与心理上的依赖,信仰基督教的人相信上帝会庇佑他,当他处于危机之中时,会得到上帝的拯救;当他迷失方向时,会得到上帝的指导。但现实却让他们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上帝没有从战争的炮火中救下自己的亲人朋友,上帝目睹了道德的败落却没有采取措施。因此,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荒原人的宗教信仰淡化了甚至消失了,而在丢下了宗教信仰后,人性丑恶的一面便被肆无忌惮的放大,欧洲社会更成为一片充斥着荒芜、凄凉的荒原,成为布满着肮脏、罪恶的炼狱。可以说精神支撑的丧失更让荒原人相信死亡并执着于死亡【6】。

结语

综上所述,《荒原》中的死亡情结具体表现为:战争加剧了人们的苦难,让人们丧失信仰,对现实生活失望头顶继而追求不合理的享受并时刻感受到死亡的驱使,让人们觉得死亡是获得重生的唯一路径。但这种死亡情结不是长久性的,它只是在人们被战争击倒,被现实蒙蔽双眼时出现,当人们认清现实、直面苦难并且努力消除苦难时,死亡的阴影将会消退,荒原人将获得真正的重生。

参考文献

[1]敖伟.艾略特《荒原》中的死亡意蕴[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4):99.

[2]宋絮. 《荒原》中死亡情结的精神分析解读[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3]郭红,宋絮.T.S.艾略特《荒原》里的死亡情结[J].林区教学,2014(02):32-33.

[4]王颖.浅析《荒原》中死亡意识的映射[J].出版广角,2013(12):90-91.

[5]汤燕伟.死亡与复活——解读艾略特的《荒原》[J].黑河学刊,2013(02):31.

[6]胡长虹.解读《荒原》中的死亡情结和心灵的救赎[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5):129.

作者简介:杨苗(1981),女,傣族,英文文学硕士,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云南民族文化和华文教育。

论文作者:杨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浅谈《荒原》中死亡情结的精神论文_杨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