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论文_龚德浩

龚德浩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不同方式的治疗,对其1个月后皮肤红斑大小、瘙痒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死亡以及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依匹斯汀;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80-02

荨麻疹通常是指由外界某些因素导致患者的皮肤、黏膜以及血管发生短暂性炎性充血或组织的一类皮肤疾病之一。患者发病时会产生不定时的面部以及四肢的斑块,发作次数为每日一次或多次。临床上根据荨麻疹的发作情况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两种,其中慢性荨麻疹为疾病每周发作至少两次以上或者发作时间超过6周[1]。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对其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困扰。目前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来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其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但是单独使用抗组织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多种免疫调节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显著[2]。此次研究我们选取了100例门诊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旨在确定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到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为(41.1±6.2)岁;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为(40.1±5.8)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病情在6个月以上,出现反复发作且来院前1个月内未进行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排除糖尿病、肝肾疾病、肺结核以及肿瘤等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此次研究根据分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依匹斯汀胶囊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20130054,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mg,2次/d;实验组:所有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20103804,新疆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片,3次/d。所有患者均在饭后口服药物治疗,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根据其皮肤红斑大小、瘙痒程度进行评分。其中瘙痒评分:无(0分),发作频率1~2次/d(1分),发作次数3~5次/d(2分),发作次数>5次/d(3分;红斑评分:无(0分);出现少量红斑(1分),出现中等量红斑(2分),出现大量红斑(3分);风团评分:无风团出现(0分),出现少量风团且直径<0.5cm(1分),出现中等量风团且直径<1cm(2分),出现大量风团且直径≥1cm(3分)。以总积分下降作为判定疗效的依据,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总体疗效评价:将疗效指数分为4级进行评定:疗效指数超过90%为痊愈;疗效指数在60%到90%之间为显著进步;疗效指数在20%到60%之间为进步;疗效指数低于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们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死亡以及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为患者体内分泌大量炎症递质组胺,此外乙酰胆碱、5-羟色胺(5-HT)、白三烯(LTs)等炎症递质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物质刺激嗜碱性粒细胞反过来又增加炎症介质的释放。而依匹斯汀作为抗组胺类药药,可以选择性的抑制H1受体,同时可以显著的抑制LTs诱导的粒细胞趋化、抑制炎症细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分,最终抑制变态反应。而复方甘草酸苷作为和糖皮质激素的分子结构上相似且由甘氨酸、甘草酸苷以及蛋氨酸组成的复合制剂,不仅可以抑制T细胞的过度激化,调节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保持Th1/Th2平衡,还可以阻止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发挥抗炎抗过敏[3]。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死亡以及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翟虹[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芳,曾庆海.探讨长期护理干预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2):387-388.

[2]宋攀,曹伟,刘瓦利.刘瓦利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2014(7):91-92.

[3]吴潞明,张超,邹勇莉.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4):222-222.

[4]翟虹.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3):130-132.

论文作者:龚德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论文_龚德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