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联系*_城乡差异论文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联系*_城乡差异论文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区际联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城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问题的提出

赫持纳指出:地理学关注的现象间的联系,一是同一地方的,一是一方之间的。(注:Hartshore R.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of geogrphy,1959)前者指基于一特定区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后者指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德迥(DeJong)

称前者为水平联系(horizontal unity),即横向区际联系,而对区内联系称为垂直联系(vertical unity),即纵向联系。区际联系指区域的横向联系。区际联系是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注:李春芬:《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地理学报》,1995,Vol,50,No,6)

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即人地关系系统的问题。而人口、资源、 环境与发展在空间上是相互交织的,各地区彼此融洽在一起,形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由于区域的开放性,在区域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因此区际间的差异及不平衡或区际状态与区际人口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有很大关系,调节区际间的“流”,使区际间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组合,成为建立持续发展区际关系的关键。

城乡是两个重要的地域单元,城乡关系的协调是区域关系协调的基础。本世纪以来,城市化开始形成席卷全球的世界潮流。在城市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对立、工农分化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二元结构。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近些年来,虽然城乡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的城镇化,城乡关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伴随工业化,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城乡矛盾极为突出:城乡工业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资金短缺矛盾;城乡工业间在要素和市场两方面低水平过渡竞争的矛盾等等,严重阻碍城乡区际系统运作的效率、效益,亟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区际关系。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区际传递

城乡区际传递是城乡间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流动的主要渠道,是城乡联系的基本形式,是城乡区域要素相互影响、波及而使城乡区域结构变化的过程。城乡区际传递通过要素的传递发生,相互融合为城乡的结构,既与传递双方的区域利益相联系,又与传递双方的共同发展相关联。对城乡区际传递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控制是实现城乡区际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传递目标——对等的传递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做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的高度综合、协调统一。在区际关系上,持续发展倡导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不同区域发展的相对接近,避免区域间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和区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将缩小南北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城乡差距、一个国家内部发达区与落后区的差距作为长期奋斗的目标。应该指出,持续发展的这种长期目标,绝对不意味着区域的均衡发展,区域最终目标是均衡,是公平,但不是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公平。尽管如此,在采取区域非均衡增长时,仍需有一定的“度”。具体在城乡区际关系上,城乡区际传递目标应以对等发展为前提。

对等的城乡传递目标,首先强调城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发展单元,城市与乡村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城市发展不可能完全消灭乡村,即城乡是不可替代的两种地域单元。因此,就要研究两种结构单元在区域传递中的权重,城市在多大规模、什么性质、职能对乡村的发展最为有效,乡村在区域中占多大比重对城市的发展最为有效。其次,绝不能以发展工业牺牲农业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工农业关系,这是城乡对等发展的重要标志。另外,在发展政策方面,既不能实现以城市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偏向”(urban bias)的发展政策(Lipton,1977),也不能完全采取以农村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方案,应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相结合,通过城乡间的规模等级实现利益的转换。 (Rondinelli,1985)。

(二)传递条件——区域开放

从系统论来看,只有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经常性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使系统内部产生非线性协调放大现象,整个系统才获得成长的契机与动力。城市和乡村都是开放系统,互为环境。只有在城市与乡村开放情况下,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文化及生态要素才能在城乡间流动,区域传递才能发生,城乡有序化结构才能形成。而且,这种有序化结构的进化要求城乡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随城乡开放程度加大,城乡联系也会逐渐递进。

(三)传递机制——区域市场化

区域开放是城乡联系的必要条件,市场机制是区域城乡要素对流的充分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城乡传递有重要作用,但政府的作用只具有组织功能意义而不具有动力功能意义,具有动力功能意义的是市场机制。一方面,市场机制如同一个看得见的尺度,在城乡间将比较利益规则显形化;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又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沿着显形化的比较利益规则牵动要素的城乡流动。建立城乡一体的区域市场机制,通过要素的市场价格引导要素自流流转,从而使城乡产业形成最优配置。城乡联系的层次与区域市场化程度关系极为密切。当区域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城乡联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以拓展。

(四)传递保护——区际“熵”减规则

城乡两个区域单元之间不能使“熵”流在城乡间传递或扩大,要从系统整体协调区域关系,建立减“熵”机制。城乡“熵”减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然“熵”减: 城乡不能造成相互之间严重污染和环境质量恶化及灾害转嫁或转移;(2 )社会“熵”减:城乡区域作用与城乡社会消费、文化消费、观念更新相协调,不产生政治、文化、伦理、传统习惯大动荡;(3)经济“熵”减:乡村应控制化肥和杀虫剂作用,保存物种资源,生产“绿色产品”,城市生产要与经济支撑力、资源和环境的支撑力相协调。

三 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流”的调控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传递规律及要求,城乡的区际传递是一种在城乡开放条件下,通过一体化的城乡区域市场运做,实现城乡间的对等的传递,同时要遵循城乡区际传递的“熵”减规律。上述城乡区际传递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城乡区际间的人口流、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来实现的。因此要建立可持续的城乡关系,其实质在于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调整城乡间的“流”,主要包括对“流”载体的调控、“流向”调控、“流量”调控和“流”过程调控等几个方面。

(一)“流”的载体调控

“流”是依附于载体上的,而且载体是“流”产生的地方。城市与乡村是“流”的主要载体,也是“流”交汇以及转化的场所。因此,要使“流”在地域上有序流动,作为“流”的载体保持有序性是非常重要的。“流”的载体的有序性就意味着要建立等级规模明显,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大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及农村要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恶性膨胀,产生了众多的“城市病”,中等城市发展缓慢,小城市及小城镇数量少,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脱节,形成城市系统的多重堡垒,影响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对流与合作。在空间上,突出体现出非持续发展。特别是没有注意到小城镇的建设,成为我国农村变化的重要的制约因子。近些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但在布局上四面开花,形成村村“点灯”,户户“冒烟”,对小城镇建设推动作用不大,因此要对乡村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乡镇企业集中开发区,并作为发展小城镇重要的产业支柱。通过对“流”载体的有序化,可以诱导“流”产生有序的流向。

(二)“流向”调控

就是对城乡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技术流等作合理的“流向”。合理“流向”的标准是取得城乡系统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最高效益。作为整体规划的城乡系统,是在市场驱动下进行的,通过全面的衡量社会、经济、生态全方位比较利益,来确定城乡“流”的流向。

按照增长极理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一个增长极,城市发展过程中或者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对乡村的影响表现为正的效应和负的效应共存。正的扩展效应表现在:(1 )广大农村落后地域农业部门中潜在的、隐蔽性失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并就业,一部分资金以汇款形式扩散到乡村;(2)城市发展对农副产品的高要求, 形成对乡村发展的需求刺激,引起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3)城市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 造成对乡村相关部门的生产刺激,引起相关厂家建立和扩大生产规模;(4)城市的扩展及收入的增长对若干消费品需求增加, 从而形成乡村生产这种消费品及建立服务设施;(5 )城市经营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再投资,形成对周围的投资扩展,同时,城市化对乡村也产生负面影响:(1)乡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有一技之长者向城市聚集, 使乡村人口技术构成更趋于恶化;(2)乡村的一部分积累资金抽出, 在城市投资,进一步压抑乡村经济发展;(3 )乡村处于“胚胎期”的工业及有关产业,处于与城市竞争的不利地位;(4 )城市发展大量占用乡村资源,从而产生对乡村原有工业部门的不利影响。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城市投资回报率高,形成乡村要素的向心流动,从而影响乡村发展,但当城市的不经济性增加时,城市要素又自然向乡村流动。城乡要素的这种流动在资本主义世界是极为普遍的,但是并未形成城乡系统整体的最优效益。

持续发展要求把城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行统一规则、统一开发,建立跨城乡的产业系统,从而协调城乡“流”的流向,实现整体最优。跨城乡产业系统主要包括:(1 )建立协同发展的城乡基础产业系统,实现城乡交通、邮电、通讯的高效率;(2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3)建立城乡互通的工业系统, 在乡村积极设立城市工厂的分车间或零部件,在乡村农业资源加工上,城乡应积极合作;(4)建立城乡旅游产业系统。 一方面创造条件让农民进城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三)“流量”调控

随着城乡的全面开放与发展的融合,城乡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必然“流量”加大。“流”量调控就要尽量采取多种措施,增大城乡间的“流量”。城乡间“流量”的增大与城乡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一致的,因此发展城乡生产力是关键。另外,疏通城乡“流”的流通渠道,也有利促进城乡交流,增大城乡区际“流”量。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积极发展小集镇贸易,使其成为城乡经济的纽带;(2)增加城乡流通渠道,形成城乡流通网络;(3 )加强城乡信息产业的建设;(4)在实行开放市场的同时,对城乡市场进行正确的预测, 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

(四)“流程”控制

“流程”控制就是要缩短城乡“流程”,减小城乡交流的“路径”,提高城乡交流的效率。主要包括:

(1 )生产“路径”缩短:统筹考虑城乡系统在产业配置上尽可能选择最佳区位,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对过去设在城市的粮油加工、制糖工业等,按照接近市场、利用当地原料可以放到乡村去,这样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也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流通“路径”缩短:通过城乡多层次、技术交流和合作, 做到产、供、销直接相连,推广产销直流,减少中间流转环节,加速产品商品化,商品资金化的速度。

(3)体制“路径”缩短:我国以市代县的体制, 有利于缩短城乡间的体制距离,能够体现以城市为依托,以乡村为基础,以行政手段把管辖的城市与乡村统一在一起,形成纵横交错,脉络相通的经济体制网络,对加强城乡经济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高教厅社科资助项目“持续发展的区际整合”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1997年12月21日收到。

标签:;  ;  ;  ;  ;  ;  ;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建立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联系*_城乡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