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现状。建筑种类不断增多,为提高建筑企业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我国众多人口的住房问题,高层、超高层建筑随之出现,因此建筑企业单位对自身施工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属于软土,因此软土地基处理成为了目前建筑地基施工前重要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导言
本文以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房建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我国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软土地基的特点与缺陷分析
2.1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2.1.1高压缩性特点
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压缩系数,这主要是由它自身较大的孔隙比所决定的。由于软土地基的这一特点,导致它在受到较大垂直压力影响时,会出现变形,进而就导致了建筑沉降,造成了安全隐患问题。
2.1.2低透水性特点
分析软土地基的土质可以发现,它自身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含水程度趋近饱和,这就直接影响到了软土地基的透水效果。因此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方面,很多处理技术都是基于排水而建立的。
2.1.3触变性特点
所谓的触变性,是指软土在外力的作用和影响下,原有的形态会出现变化,呈现出稀释流动状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触变性特点是软土地基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
2.1.4不均匀性特点
软土地基主要由高分散土、细微土颗粒等元素构成,因此它在土质的整体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在受到外力影响或作用时,土质就会出现变化,在影响地基结构强度的同时,也给建筑安全埋下隐患。
2.2软土地基的缺陷分析
2.2.1易发生沉降变形
当软土地基上部承受较大的外力或荷载时,会导致严重的沉降变形,出现不规则沉降、地面开裂等问题。如果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则建筑的安全、稳定、正常使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2.2强度、稳定系数较低
软土地基自身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特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或处理不够妥当,那么基于此而建立起来的建筑就会地基不稳,出现建筑下降或倒塌等安全隐患。
3房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3.1深层石灰搅拌桩
深层石灰搅拌桩实际上就是指在软土地基中将石灰和地基土进行强制搅拌,在二者融合后的反应中达到使用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而让地基土更加坚固,能进一步增强地基土的强度。
3.1.1材料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对石灰有更高的要求,在具体规定中可以了解到,施工时所用到的石灰必须是细磨的,这样才能够让石灰在搅拌过程中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另外所使用的石灰必须不能掺杂任何物质,石灰中所含有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其程度一定要达到标准要求,石灰储存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同时要注意石灰的液性也必须达标。
3.1.2施工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要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勘察,如果施工现场的表层硬壳比较薄弱,那么一定要在正式施工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可以为后续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利保障。在钻孔开始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整个工程的实际状况合理配置钻机、钻头等相关机械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基土等进行测试,从而得出准确的物理力学指标,这样可以把地基土中的最佳含灰量作为设计掺灰量的标准。
3.1.3施工重点
在施工搅拌过程中通常会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桩体对位-下钻-钻进-提升-结束提升。在选定桩与桩的间距时要按照结构要求的承载力加以判断,从而得出加固范围内搅拌桩的数量及搅拌桩所占的面积。需要注意的是,搅拌桩的排列大多都是三角形或者四方形,其中桩径要保持在0.5米-1.5米之间,桩距约为1米。另外,空压机的压力不能太高,其风量也不能太大。
3.2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
3.2.1试桩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这种施工技术,那么首先要进行试桩。其试桩的目的是可以确定搅拌的次数、泵送的时间、桩的承载力等许多种施工参数,所得出的这些施工参数都可以对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准确地确定好这些参数,才能使后一阶段的施工更加顺利。
3.2.2施工准备
在具体施工前无论在何种施工场地,都必须要先做好三通和一平,掌握地下管线的相关位置并确定好架空电线的位置和高度;要知道怎样放线,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准确确定每一个搅拌桩的位置;搅拌桩的位置要在相隔一定距离后运用板条加以定位。如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要改动原来的设计位置时,必须要在设计师和监理师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予以执行,否则不允许擅自更改。做好与施工准备有关的工作内容,具体包括供水供电线路、施工设备放置位置等等,施工时所用到的材料要提前进场,针对一些特殊材料一定要有相关的出厂合格证,而水泥这种施工材料必须经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3.2.3施工重点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的施工重点主要包含四个内容:第一,工艺流程。放样桩位-定位钻机并检查钻机-循环钻进直到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喷射水泥浆至基准面0.5米以上-重复搅拌并喷射水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结束成桩。第二,堵塞检验。在运用该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前,要使用清水将管道冲洗干净,并查看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发生,确保并无这种现状后待水全部排净再开始进行钻进施工。第三,质量检查。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已完全成型的搅拌桩质量进行检查,比如检查搅拌桩的水泥用量、水泥浆的罐数等等。第四,配合比配置。在对水泥配置过程中,要先计算施工参数,然后再按照材料标准加以配置。
3.3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换填
3.3.1材料要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这两种材料在选择时都是有很多讲究的,要尽量选择质地比较坚硬的颗粒,尽可能地避免与风沙料或者与其它物质混合在一起,这种粒料通常所指的都是中砂、粗砂等,不过此粒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针对中砂、粗砂严重缺乏的区域,也可以使用细砂代替,但是必须要在细砂中掺杂一些碎石,该碎石的数量要根据具体规定加以完成,同时所使用的碎石不能含有任何杂质。
3.3.2施工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基槽进行检验,清理基槽表面的浮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稳定基槽边坡,同时要填实基槽四周的孔洞、沟井等等。若所开挖的基槽地面高度比地下水位低,那么要及时采取排水等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基槽内没有任何积水。另外,对于人工级配的砂、石等材料,一定要搅拌均匀,才能进行铺填捣实。
3.3.3施工要点
在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砂垫层与砂石垫层其表面一定要处在同一高度。第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把工程的接头处做成一个斜坡,并在小层上铺填一层碎石。第三,运用有效方式,让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便利。
4结束语
总之,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是对于软土处理得当科学,那么将会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保证人们的生活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但由于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准备不充分、安全作业水平较低以及忽略硬壳等问题,使处理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因此,必须采取一定处理措施,通过有效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施工技术整体水平,为建筑地基夯实基础的同时为完善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斌.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6,08:90-91.
[2]冯振伟.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65.
[3]胡潇爽.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9:226.
论文作者:常少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石灰论文; 建筑论文; 都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