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智能电能表是应用广泛的电力计费设备,具有节能环保、运行效率高、经济实惠等多种特征。但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烧表故障、显示屏故障、电池故障以及超差故障等等,直接影响工作人员正常抄表,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提出解决对策和管理策略,从而保证其安全运行。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异常原因;检测方法;注意事项
引言
作为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基本构成,智能电能表除了能够直接记录终端用电信息外,同时还可作为电网调度运行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媒介。智能电网系统构建中,它担任极为关键的角色。企业应将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维护和科学管理工作视为眼前的工作要点,突出智能电能表本身的优越性,推广和普及智能电能表,推动电力行业的和谐运转。
1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特点
1.1智能电能表原理
电子式智能电能表,参照和结合了电子式电能表的相关原理。作为近年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其核心部件为电子元器件。基本原理:采集电压以及电流在不同时段的数据,借助集成电路来搜集电压,并对不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将它们更改为合适的脉冲输出。利用单片机进行集中处理,将脉冲转变成用电量后再予以输出。
1.2智能电能表特点
1.2.1功耗
智能电能表搭载了优质的电子元件,表的功耗基本上都在0.6w~0.7w。有些集中式电能表,其到户功率并不是很大。一个感应式电能表,它的功耗已经低到1.7w。
1.2.2精度
显示误差上,2.0级电子式电能基本上是5%~400%,误差结果不超过±2%。现行选择的均为1.0级,其误差相对更小。
1.2.3过载、工频范围
过载倍数上,本文提及的智能电能表可以达到6~8倍,它的量程明显够宽。如果一只表倍率达到8~10倍,用户也会更为喜欢,有些还将接近20倍。考虑到它的工作频率非常宽,达到40HZ~1000HZ。针对那些感应式电能表,过载倍数同样接近于4倍,频率则基本上只有45~55HZ。
1.2.4功能
智能电能表选取了电子技术,根据通信协议能够和计算机之间完成联网。利用编程软件,控制应用硬件。故而,智能电表的体积并不是很大,允许远程控制(抄表也可以是断送电)、对恶性负载进行辨识、预先付费,也可以反窃电。同时,用户也可以修改软件参数,适应基本的控制需求。上述功能,从前的感应式电能表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2智能电能表电量异常的原因分析
2.1烧表故障
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电能表烧表的情况出现,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需要更换电能表,并且每年烧表的情况出现的几率都很大,这样的故障出现的原因基本都是因为仅一个供电源,因为其外界的影响而造成电源不稳定,导致其超负荷,造成电源继电器过流,而将电表烧毁。
2.2电池故障
电能表常用的供电系统为锂电池,因此锂电池的质量会对电能表的运行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对电能表实际的统计是,其故障率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电池内部的电路打火造成电路短路,对电池的使用状况有影响。能够使用万用表对电池的两端情况进行检测,如果其阈值不在正确的区间内,就有可能是因为锂电池出现故障而造成的,其电压会因为存放的时间增长而变大,会导致测量电量时会有很大的差距。
2.3显示屏
在统计智能表故障的情况时,智能表的显示屏出现故障是十分普遍的情况,这样的故障主要在显示屏的显示中有异常情况,会有数字不全等问题出现,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电能表的电源中电量不足的情况而造成的,就需要对电能表的电池进行检测,若电压没有异常的情况就要检查其内部的零件,主要对电能表内的污垢进行清理,在安装智能表时,需要在弱光的环境中,不然也会导致电能表的显示屏被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背光故障
在电能表中出现背光故障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颜色有差异、显示屏不正常的亮度等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需要对电路进行检查,对电路内的虚焊问题进行检查,查看元件是否有丢失,若电表长期处于超负荷的情况也会有背光故障出现,因此要定期处理电能表的散热工作。
2.5超差检测
电表中常规的故障检查既超差检测,电表被分为计量精确度与多功能口两种故障。计量精度又能够被划分为:日计时超差、计量精度超差、最大需量超差等等。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电表运转的环境导致电阻老化、电阻误差超差等。
2.6死机
电能表在通电之后没有任何的反应,是因为其大都使用电源降压的方式方法进行供电。检查变压器绕组是否有短路的现象出现,检查电流端口,检查电压是否有断裂的情况出现,电路不工作也会造成死机的情况出现;其中电表运行的情况有热敏电阻而产生电压,造成元件老化,对电路干扰。
3智能电能表检测注意事项
3.1加强智能电能表的质量监管力度
首先技术人员应定期检查智能电能表,并针对性的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标明检查重点内容。并根据统一的监督方案做好智能电能表的抽样与试验。期间应及时反馈不满足抽检要求的结果,且由计量中心及时处理,并密切跟踪检定合格且安装运行的电能表情况。其次应做好电能表故障问题的处理工作,及时查明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当无法有效处理时则应返厂维修。最后应认真评估检定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磁场强度等,以便有效满足工作需求。
3.2加强智能电能表双向通讯测试
智能电表与电网之间输送信息的关键在于智能电表的远程通讯功能,智能电网变电站会发生调控信息,需要接受电表用电信号。由此,智能电表可以双向通讯,在应用时必须做好相关的测试工作,且期间也应充分重视通讯模块外的性能测试工作。
3.3加强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
检定智能电表的关键因素便是软件,在检定过程中,软件故障问题会直接影响实际的工作进度。对此,在智能电能表检测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关数据的保存工作。一旦软件出现报错问题应做好相关文件的修复工作,且下载密钥安装程序时不能随便切换串口,以免通讯失败。
3.4做好时钟故障的处理工作
智能电表最大的故障因素便是时钟故障,其主要因为时钟本身的芯片不可靠或者独立芯片出现了偏差。对此,技术人员应采用高可靠的外部电源,在稳定电压的基础上确保供电的持续性,以免发生电源钝化问题。同时,还应避免高温对时钟供电的影响,并采用独立时钟芯片,且还应设置中央芯片与时钟芯片的距离。除此之外,在设计软件时应避免电压不稳问题,连续读取两遍时钟数值,并通过对比确定数据的准确性。
3.5继电器故障及处理
保持继电器安装于智能电表内,运行时输入电流不得超过60A,当继电器出现问题时,一是检定期间无法正常加载电流,密钥状态下不能更好做好继电器识别工作。二是技术人员没有按照既定标准做好安装工作,以致继电器运行期间很容易断开。同时非触点的包裹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老化问题,远程时容易发热,以致烧坏继电器。三是技术人员在维修时没有参照标准流程,也没有认真选择继电器型号。对于上述问题,工作人员应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有效控制继电器的流经电流,通过限流措施保护继电器。二是选择小体质、低功耗且大电流的固态继电器,全面加强检查工作。且技术人员还应重视环式检查工作,做好事前控制。
结束语
我国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化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全面的推广智能电表,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检测期间存在的故障问题,并有效防范,在提升智能电表运行水准的基础上保证智能电网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韦盛.智能电能表检测中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05):147.
[2]来克坡.对智能交流电能表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的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7(12):65-66+86.
[3]谷世栋,许文忠,郭庆俊.智能电能表的现场故障判断方法探究[J].通讯世界,2017(19):149.
[4]吴国营,吴松锋.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常见的几种故障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7):79-80.
论文作者:牛丽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电能表论文; 智能论文; 电表论文; 故障论文; 情况论文; 继电器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