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在路上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袁正刚
数字建筑理念是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于2017年在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正式提出的。2018年1月,广联达率先发布《数字建筑白皮书》,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基于数字建筑理念,广联达做了很多深度的实践,与众多合作伙伴、客户一起打磨产品和项目。在信息社会,不管是大型服务器,还是一台最普通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最核心的就是芯片。这些芯片在处理什么?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处理两个数字0和1。芯片处理,网络传输都是0和1,它可以精确地表达任何一个数字和文字。然而,这样的数字对社会有什么具体价值呢?我们来看一个英国的例子。
英国一直走在数字化转型的前列。英国政府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数据在进行共享后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重要影响:消费者支出降低、对环境影响降低、改善交通和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例如,每在智能水表上投入1英镑就会带来2.7英镑的开支节省;2014年,整个英国建筑行业采用BIM技术,最终节省开支8.4亿英镑;未来8年,铁路网资产信息数字化将会节省开支7.7亿英镑等。
建筑业倡导绿色化,绿色化的目标需要工业化、数字化的支撑。在工业化上,制造业是重要的标杆之一。制造业和建筑业都在大量采用机械设备以提升效益,从平均每名工人使用机械提升的价值来看,制造业从2000年到2016年提升35%,建筑业提升了19%。由此可见,建筑业的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制造业。同样在这16年间,制造业采用数字化带来的价值增长达55%,建筑业高达107%,从整体上来看,建筑业的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相比还低很多。(图1)
图1 软件和数字化比工业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更大
那么,建筑项目的数字化是否真的有必要?有些人认为,我们对工程已经很熟悉,不需要特别强调数字化,除非那些个别特殊项目;也有的人认为,BIM 等数字化新技术离我们还比较遥远等;我们采用的BIM 技术等已处于世界前沿,没必要太快……
还有积薪师父!他的棋室也是星雨喜欢待的地方。星雨他们刚来万花谷的时候,春雨绵绵,乍暖还寒,王积薪听子虚道人乌有先生两个老家伙回来讲,说有四个孩子误打误撞,破了媪妇谱,忙亲自跑到弘道部来,见到袁安、李离、上官星雨三人,又是作揖又是打拱,一定要东方宇轩作证,由他来拜三个少年做老师:“破解媪妇谱是我一生的志业,现在大功告成,你们三个就是我的恩人,小师父在上受我一拜!”
数字孪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虚实映射的前沿新技术,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例如,房地产公司卖楼盘有样板房,购房者看过样板房之后买了房,总会觉得真正的房子与样板房之间会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样板房并不一定非要是真实的,基于每个人生活场景的不同,每一名购房者在买房之前都可以模拟一遍。那么,建筑企业在施工前是不是也可以整体模拟出多套施工方案,从中找出最优的方案?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建筑企业就可以利用物理模型,使用传感器获取数据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以反映相对应的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但要考虑如何去做?
“一个平台”是指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将现场系统和硬件设备集成于一个平台,将产生的数据汇总建模,形成数据中心,实现主数据、BI、入口、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的统一。
基于此,随着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建筑企业来说,究竟该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与这些技术进行结合,会产生怎样的价值?
实际上,一直以来建筑业新技术和新理念层出不穷,从业者对新技术和新理念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人认为,数字化概念对建筑行业来说还比较新,不愿意去冒险,想等一些企业做过之后再跟进。这也是多数企业都会采取的策略。然而,建筑企业真的可以再这样等下去吗?
当谈及一个地方适不适合种植某种植物、果树时,除了其本身品种要求外,其外部因素的影响是特别重要的,包括气候、温度、土壤、地形等。比如猕猴桃,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上至22.4℃的广大地区都能正常生长发育;性喜湿润,要求分布区降水在800~2000mm;喜酸性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性土或微碱土也可生长。又如茶,要求光照充足又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气温日平均需10℃,最低不能低于10℃;需要水分充足,但又不能过多……
数字建筑的核心强调不要用分散、隔离的眼光看待每一项IT 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应该综合起来将二者真正融合在一起。融合之后带来的价值将远远增大,推进的难度实际上也会变得更小。
随着“数字建筑”实践的不断深化,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将会逐步实现。同时,随着“三全、三化、三新”新范式在更多行业的应用与实践,更多产业将从中受益并开启转型升级之路,最终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所谓“三全”,即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项目整个过程的所有参与方和要素都要从这个角度去优化、实现全局最优;“三化”是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三新”是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需要有业务中台的支撑。(图2)
那么数字建筑的“三全、三化、三新”,特别是“新建造”该如何去实现?建筑行业的很多信息化系统会出现“数据孤岛”,随着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是不是每一项业务单元都需要购买相对应的产品、采用具体的软件?比如,仅采用一个BIM 系统,确实会形成很多的“数据孤岛”,为此,广联达与业界同仁一起,用新的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方法去打造新的平台,在项目管理系统、BIM+智慧工地的基础上,打磨出新的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
“一个理念”是指数字建筑理念,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它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理论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构建项目、企业和行业的平台生态新体系,从而推动以“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为代表的产业升级。
图2 数字建筑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总的来说,任何一项成功马拉松赛事的开展离不开三个要素:合适的天气与空气条件、良好的地形和赛道、热情周到的服务,那就是“天时”、“地利”和“人和”。具体说来“天时”为以空气质量、气压、温度和湿度为代表的天气因素,“地利”为举办区域要有适合马拉松运动的赛道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人和”为举办方在马拉松赛事的组织质量、补给条件、志愿者水平和参赛者自身的身体状态。因此,在设立区域环境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时应充分围绕以上因素。而举办方在马拉松赛事的组织质量和补给条件等不涉及“生态”内涵,因此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2018年12月,《中国康复》编辑部收到正式批文,从2019年起,《中国康复》杂志变更刊期为月刊,中国标准刊号ISSN 1001-2001,CN 42-1251/R。大16开,56内页,每月25日出版,每册定价10.00元,全年120.00元整。
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秉承“一个理念、统一一个平台、依托四大技术、搭载N 个应用”的思路,综合运用BIM 和“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做到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驱动施工项目管理的转型升级。
建筑业的甲方、业主、房地产公司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广联达从2014年开始与万达集团合作,致力于万达广场建设和运维的BIM 生态,之后又与龙湖、绿城、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从这些实践所带来的价值来看,万达集团做这件事的目的在于建设的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求。2010年万达广场的交付数量为15个,2017年66个。这其中,资金的支持、管理的效率、人力资源等,如若缺少一个平台的支撑,就难以实现标准化及有效的管理。同时,基于这样一个平台的建设可以将一些标准细分,万达已有的IT 系统,如设计、成本、施工、运维等再结合BIM 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的升级,强强联合将产生更大的效益,助力实现工业化精细管理目标,满足企业轻资产管理的战略要求。同时,碧桂园也建有轻量化三维可视化设计协同平台,集成各种模型,实现快速浏览及分析。当今,甲方、建筑企业正在加速行动,这也给施工方来带来一定的压力,整个产业链在推进数字化建设方面的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四大技术”分别为IOT、BIM、大数据和人工智能。IOT 方面,使筑联平台接入现场百种设备;BIM 方面,iGMS、BIMFace 使模型触手可及;大数据方面,提供智慧预测、科学分析;AI 方面,赋能现场图片、影像信息的提取及应用。
我们可以采用以前或当前较为流行的做法。BIM 技术的应用落地,多数建筑企业会建立BIM 中心,有持续的专职人员投入,实际上企业付出的代价已经很大,如果再加入一项新技术,成本会更高,而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企业都很难跟得上。所以,在思考建筑企业如何推动数字化的问题时,一定不要低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价值,充分结合企业业务战略回归业务的本质,聚焦项目及企业综合管理,最终形成战略的闭环。
“N 个应用”是一套兼容应用、开箱即用、开放给客户和生态伙伴的应用。它覆盖了BIM 建造、智慧劳务、智慧安全、智慧物料、智慧质量、智慧生产、智慧商务等业务场景。
企业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不要低估数字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业务战略,全局规划、系统设计、有所侧重。要充分重视数据的价值,打通信息孤岛,最终形成战略闭环;第二,不要低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价值。充分应用并实践数字化技术,终将会给整个企业带来规模化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可为施工项目部提供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施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核心业务场景,充分释放客户价值和伙伴价值,实现“三个转化”和“三项赋能”。
2. FATCA(CAA)、AEOI(CRS MCAA)有关金融账户税收情报交换关系的处理。美国为实施《美国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FATCA)而谈签的政府间《主管当局协议》(CAA)是单边专项金融账户税收信息交换机制,而AEOI的CRS却是一种多边金融账户税收情报自动交换的全球统一新标准,这两种协作方式间的交叉和冲突要如何落实解决,优先适用还是特殊适用,都需要通过各国协商和国内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在客户价值方面,“三个转化”是指数字项目管理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一是作业数字化。过去工地一线的作业内容或记在小本上或记在脑子里,这就导致从任务分配到任务跟踪再到任务结束的整个过程,经常出现信息不连贯、扯皮推诿的现象。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与留存,在保证工作结果有据可依的同时,还能够收集工地现场的所有数据,使管理更加立体、全面实时感知;二是管理系统化。筑联平台全面接入施工现场的塔吊、施工电梯、高支模、深基坑、环境监测等多种设备信息,并将作业在线数据按照不同的管理维度(如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抽提给项目部的各级管理层,实现统一数据标准、达成业务动态协同的目的;三是决策智慧化。BIM+智慧工地平台使先进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得到真正应用,覆盖质量安全巡检、生产任务排分、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物料验收等各种场景。有了业务应用的场景后即可产生海量数据,平台支持数据仓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存储、清洗、分析。筛选出有效数据后,可供项目负责人制定战略规划时参考,制定合理高效的决策,并及时预警风险。
海外中资建筑企业应该采用以集团为单位的形式进行相应的供应链统一共享服务,并通过有关的合同协议来维护供应链统一共享服务体系的稳固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集团化建设,在进行海外工程投标和施工中应以集团为单位与相关业务供货商和分包商进行商榷并达成合同协议,进而实现自身采购成本的最小化。作为回报应确保集团内部的所有经济实体都在尽可能从该供货商或分包商处采购,进而大尺度降低采购过程中由于询价、讨价、还价及协商订单条款等环节产生的管理成本流失。
在伙伴价值方面,“三个赋能”指的是实现数字项目管理后为合作伙伴带来的价值。一是技术赋能。与合作伙伴共享三大数字化技术,共同制定生态化解决方案;二是营销赋能。广联达成熟的营销渠道和行业资源,可以有效扩大合作伙伴的规模;三是资金赋能。新金融+产业创投基金,推动“互联网+建筑”领域实现创新性发展。
不难看出,通过数字化思路,以及信息技术改进工程项目各干系组织、协同作业的新建造方式,将有效满足数字时代企业项目管理的新需求。未来,数字项目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将更好地赋能智慧建造,承载起绘就智慧城市、智慧社会蓝图的构想。
同时,随着IT 技术的日益革新,不少企业在数字化实践过程中做出很多尝试,也走了很多弯路。企业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不要低估数字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业务战略,全局规划、系统设计、有所侧重。要充分重视数据的价值,打通信息孤岛,最终形成战略闭环;第二,不要低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价值。充分应用并实践数字化技术,终将会给整个企业带来规模化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数字建筑在建筑行业的不断渗透与应用,数字技术与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有更多的数字化技术不断助力行业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实现自身价值、获得长久利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行业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睡美人》一开始便体现了一位老人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无助与恐慌感,到了作品的第五节,川端康成在一片“祥和”的作品基调中,突然描写到了福良老人的死亡,这时,作品开始真正触摸到死亡,并对“死”进行了描写。川端康成从小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因此在其作品中经常能够发现“无常”的思想。死亡让人们始终感受到生命的世事无常,并且人生也是孤独的。美对于生命而言是可贵的,但是也是非常虚无缥缈的。美是非常虚幻的,那么死是否与美就互相等同了呢?当人们选择享受当前快乐的时候,总会有声音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死亡”,对于川端康成而言,影响其作品的主要思想就是源自其无常美学的思想。生的无常,死的冷寂。
标签:数字化论文; 建筑理念论文; 建设行业论文; 数字建筑论文; 合作伙伴论文; 信息社会论文; 科技股论文; 白皮书论文;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