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级传播”传播学原理为例
杨静文
(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马克思大众化既是新时代实现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战略任务,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聚焦高校这一特定环境,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马克思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探讨高校有效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建议,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提供了助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两级传播理论 十九大 高校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的概念
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对文化大众化的含义作了初步描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随后又在《反对党八股》中做了进一步阐述:“现在许多人在提倡大众化了,这很好。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的去学。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老百姓的话都不会讲,那他仍然停留在小众化,没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具象化、通俗化改造,使其更方便的被人民大众学习、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想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成为广大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要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就必须实现大众化。
改革创新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推动科学发展、建成小康社会民心所向。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扣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时代的主题,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增强号召力和感染力。[1]
二、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到的传播学原理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扎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信息的传播模式可以总结为“媒介——意见领袖——受众”。通俗一点说就是: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部分“意见领袖”,然后再传给不那么活跃的人。[2]
“两级传播”理论的一个突出案例就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一史实。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瞿秋白先生在俄国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信仰,并积极投身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列宁在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大会上做的中央政治报告刚一结束,瞿秋白就迅速通过《晨报》向中国人民传达了将近五万字的大会报告。
后来,上海大学把瞿秋白在学校讲课期间撰写过的授课讲义整理出版,编著成三本著作:《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和《社会哲学概论》。这些著作在青年学生当中广泛传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案例中,瞿秋白率先接触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先进思想,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中国化并在国内大力宣传。这就是“二级传播”的实际应用,意见领袖首先接触通过媒介解除到新的理论或信仰,再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运用多种形式的载体,把理论或信仰传播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他作为意见领袖,通过对信息的加工,把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具体的语言,比如把马克思主义晦涩难懂的理论变成人民能听懂的“热烈奋斗不做亡国奴”口号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说书、双簧、戏剧等。这种传播形式,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往往是这样的:许多先进青年会因为兴趣相投自发形成各种社团,在这些社团中,往往有部分进步分子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然后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成员慢慢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例如,毛泽东与新民学会,周恩来与觉悟社,赵世炎、周恩来与法国留学生的勤工俭学团。[3]
毛泽东曾作为学生领袖之一,在学校创办了各种进步刊物,在刊物中对国内外最新革命形势进行报道并刊登一些有见地的评论,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毛泽东无疑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向身边乃至各地的学子们宣传了积极进步的革命思想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一先进革命理论,引发了全国性的学生思潮。
陈独秀和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几十篇文章,借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陈望道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些“意见领袖”们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革命青年逐步接受共产主义。因此,想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模范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用传播学的启示经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曾提到:“高校是发出党和人民声音、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依托,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刻不容缓。
1.“百花齐放才是春”——重视意见领袖视学生领袖的作用,积极倡导正能量和风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高校环境下,强高校学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主观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采用“两级传播”的理论,即:“媒介——意见领袖——普通受众”。首先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强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责任感的“意见领袖”。这里的“意见领袖”,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
老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领头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具备深厚专业素养,拉近与学生和群众的距离,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同时,老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改变陈旧观念,以时新的方式和语言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类理论爱听、常听。
同时,高校还应重视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面对重要时政和社会事件时的观点和做法。同时,留意学生在各种网络媒介上的表达,挖掘合格的“意见领袖”,本着平等、包容的原则与他们交流,对他们加以引导,在他们的帮助下,树立其他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培养意见领袖,有利于带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和校园文化的和谐稳定,从而培养出更多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最终有效的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润物细无声”——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在组织和活动中渗透马克思主义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传播活动无法左右受众怎么想,却可以影响受众去想什么。[4]),对不同受众选取不同的形式更有针对性。在高校结合社团活动现状建设现状,采取形式多样的传播渠道,开展大一批为同学们所喜爱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增强同学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
比如要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宣传出去,就要找到这项政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在校内利用海报、广播、报刊、微信微博“双微”平台,对“双创”进行大力宣传。社团可以组织大学生创业大赛之类的比赛,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国家的政策,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感。
高校还可以开展诸如“学马列·学党章”的双学班会,把学理性的理论与班级活动联系起来;开展诸如“重回激情燃烧的岁月”话剧表演比赛,让同学们自主扮演自己感兴趣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人物,加深对革命历史和人物的理解;开展辩论赛,让真理在辩论中愈来愈明,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渗入同学们的心中。
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改变了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灌输教育化为行为自觉,有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3.“横看成岭侧成峰”——传播者应找准受众的内在需求,“因材施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曾提到:“人们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这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即“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5] 。
人民大众对理论体系的态度往往并不是直接产生,而是根据它与自己切身利益的相关程度的关系间接产生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找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改善传播技巧,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化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具象化讯息。
选择在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节日、纪念日传播马克思主义,利用仪式感和群体效应,能增强传播的效果。比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九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组织同学们集体观看阅兵式,通过集体起立唱国歌、共看大阅兵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4.“问渠那得清如许”——加强高校媒介把关,净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介环境
高校是是大学生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介传播在社会舆论中无限拓展,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井喷,信息的传播速度特别快,受众无法及时鉴别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我们如果不严密把好网络关口,不仔细审查、监控,就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侵入机会利用时间差传递不良信息,会严重制约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影响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想要筛选不良信息,必须借助“把关人”。传播学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是指:“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鉴定和甄别的人,这样的话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6] 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而言,教师是 “把关人”。只有“把关人”发挥好把关作用,才能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
想要借助“把关人”的力量,首先要加强 “把关人”队伍建设,让“把关人”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筛选,避免不良信息传播。
其次,“把关人”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形成舆论疏导机制、健全高校媒介监管制度。互相网时代,信息会以光速传播,因此在加强对媒介的监管的同时,加强预警机制。我们不光要在问题发生时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更应事先建立防范机制和危机公关制度。健全高校思政教育组织机制,从源头净化新媒介环境,营造健康新媒介文化,这些都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娟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分析[J].《世纪桥》,2012,(21)46-47.
[2]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10.
[3]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5):45-48.
[4] 魏星、王婷婷.新媒介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研[J]
[5] 卡茨、布拉姆勒、格里维奇.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J]
论文作者:杨静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高校论文; 领袖论文; 媒介论文; 理论论文; 意见论文; 受众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