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体育教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杨栋艳

如何激发中学体育教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杨栋艳

杨栋艳 贵州省兴仁县波阳镇田湾中学 562300

【摘要】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探讨的核心问题,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把激发和维持体育兴趣进一步深化,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052-01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中学学生就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以可行的教学要求保护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要求时,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并能满怀信心、舒畅的愉快地去完成,否则就易使学生望而却步,这就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制定教学进度,安排课时计划时,应考虑教材内容的纵向连贯性,在学生现有的水平基础上,逐渐增加动作技术难度及素质要求,提出经过努力后大部分学生所能完成的教学要求,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往往会产生望而生畏或不屑一顾的抑制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教材内容的搭配中,要考虑对学生身体练习部位的合理性和发展身体素质的全面性,切实做到练习手段的多样性和练习效果的科学性的统一,否则易使学生产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再次,在确定学生所承担负荷量时,即要考虑课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与实际承受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使三者有机地结合来,保证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此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掌握其心理特征,对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有着特殊的魅力。十几岁的学生,对成功获胜有着强烈的渴望,在教学中采用竞赛的手法,简单易行,形式活泼,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练习兴趣浓厚,不仅提高了授课质量,缩短了学生学习时间,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个性特征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四、精炼形象的语言表达,学生制造浓厚的学习兴趣氛围。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途径,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媒介和工具。在体育课教学中,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思想品德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形成;课堂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锻炼积极性的引发等等,都与教师语言艺术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启发学生思维,产生上课兴趣。同样,从教师的示范动作来讲,对于一个正确的、娴熟的、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又往往能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崭新、正确的动作表象,激起思维,以深刻形象和美的激发求美欲望,好学心理应运而生,当然良好的示范效果还要与讲解相互补充。把握好示范的时机、方向、位置、角度等方面的合理性,长此下去,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而且真正能够做到学为所用,真正了解体育的精髓。 当然,培养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练习兴趣,途径是很多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正确合理的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既有直接兴趣、又有间接兴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安排教材内容,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想的效果,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们步入体育的殿堂,成为体育的终身受益者。兴趣的培养和形成要一个过程,教师要耐心引导,反复强化,这样下去才会培养出浓厚、稳定的兴趣。

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体育课程也是如此,要从孩子的成长这一目标出发,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摒弃以往的生搬硬套、只顾教材不顾学生的做法。体育课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相互打分,自己找不足,从而给学生打造自由而不散漫的体育课堂。同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技能,为当代社会培养具有坚强意志的合格中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在我们的努力下得到进一步地提高,这也正是我们每一名体育教师所期盼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龚正伟编著.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论文作者:杨栋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如何激发中学体育教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杨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