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增加,汽车数量逐渐增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建立健全道路安全体系,要确立针对道路运输管理的具体办法,对于道路安全运输中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切实保障我国交通安全运输管理体系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现状;措施
安全行车是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重点也是道路运输的基本要求之一。道路运输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还会影响我国城镇格局的规划及交通行业的顺利发展等。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日渐加剧,国内道路交通安全形式更为严峻。作为九大高危行业之一,交通运输企业需要正视交通运输的当前发展现状及要求,在重视安全生产和进一步厘清效益与安全的关联性后,尝试寻找可做到效益与安全供应与平衡的路径。
一、当前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我国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安全性问题更为重视。在国家倡导的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输理念下,越来越多的运输企业逐渐认识到安全运输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且将“安全第一”视为企业发展的红线及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硬件设备的安全性是保障其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而安全生产费用的针对性投入则是保障硬件设备能有效规避风险隐患的重要要件。假设交通运输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妄顾车辆设备的实际承载量和承载力,在缺乏安全生产投入或者投入不达标的前提下,坚持运输车辆“连轴转”,那么长期超负荷运转所带来的危险可想而知。这也是目前国内交通运输中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力度的不断提升,保障交通安全和车辆安全的各类高科技手段,如道路自动限速控制系统、GPS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前向防撞报警系统、全景环视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等层出不穷。《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中也明确界定了交通运输企业特殊货运业务和普通货运业务的安全生产费用计提方式。以上各类手段和标准在各类交通运输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如果能得以适当、良好、有效运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来自人为和非人为但可控制的客观因素方面引发的各类道路交通风险问题。但从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应用成效并不乐观。
二、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强化安全发展首位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站位
安全理念并非材料中的书面语言和嘴边的口号,也不是活动中盘点的数字及视频和照片中的案例。安全理念和意识的宣传和落实都要依赖于人,其根本在于人,目标在于人,关键在于人。因此作为企业发展之基,交通企业必须将安全发展观放在企业运营首位。安全政治观要求企业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最大的效益、福利、政治,坚持小事当大事抓,无事当有事抓,企业自上而下均要一丝不苟地落实安全生产、安全运输要求,时时处处做到零风险、零失误,严防管理松劲和思想滑坡等不良倾向。
为达成此目标,一方面,运输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策略与制度,分析现有安全投入方案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存、安全生活、安全劳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运输企业需要考虑如何保障安全经济效益最大,安全经济消耗最低,比如按照当前科技发展情况和年度收入情况以及企业的动态管理情况,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防范设备及管理人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健全安全保障观机制,强化全方位HSE督察
要积极推进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预警等工作,运输企业就需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HSE体系,做好考核、督察、监督、管理四个体系的内外统一、深度融合等。比如建立基层主导、专业统筹、部门协调、全面负责的管理体系,按照“谁操作谁负责,谁业务谁负责”的理念,确定属地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管理措施与创新融合的有效性,保障基层安全管理的实质性提升。为明确各部门责任,降低“扯皮”“推诿”等出现的概率,建议交通运输企业设立HSE责任清单,强化部门间协调,做好相关业务职责内的有效、安全管理等。
此外,全覆盖、全天候HSE监督常态化管理可作为保障运输企业安全策略应用的基础。比如上下联动,统筹和优化检查监督方式,在明确企业各层级职能部门的监督内容、协同关系、业务关系等的前提下,构建衔接有序、协调统一、系统规范的管理监管体系。强化全方位HSE督查需要建立和应用“评价式”监管体系作为支撑,在执行中务必设定监督检查的时间节点和内容。重点车辆和特殊时期现场操作等可列为重点检查的内容,其中重点车辆及企业与生产相关的各环节均需要每月检查和评估一次。评估结果需要全公司通报且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在监督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严惩或者停工整改。
(三)加强GPS监管息化管理
行业部门通过信息中心的GPS监控平台,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及时查处安全管理漏洞,加强车辆动态监管,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车辆的各类违章行为,可有效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1)监控车辆行驶速度,防止超速行驶。GPS监控系统能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任何一辆车的行驶速度超过设定速度时,车载终端会自动发出声音警告,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防止超速行驶。(2)监控车辆行驶路线。当车辆不按计划路线行驶时(偏离营运路线行驶),监控系统会自动向该车发送警告信息,以及时提醒驾驶员纠正行驶路线。(3)监控车辆行驶时间,确保安全行车。车辆行驶时间的监控,主要是应用于监控营运客车在晚间6点到次日零点是否在三级以下公路上行驶和驾驶员是否连续驾驶超3小时而不换班的现象,确保安全行车。(4)监控车辆其他动态。当车辆行驶至危险路段时,平台会发送请注意行车安全等语音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四)强化企业文化培训,发挥安全文化观育人功能
安全并非各部门管理者自身的任务,同样也是交通运输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需要运输企业所有员工群策群力。因此,建议交通运输企业按照企业文化的培训要求,将安全管理文化及要求列入到企业文化培训内容中,结合企业目前的安全作业要求及实践成果,阶段性地向所有员工输送各类安全管控技术、措施,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及安全行为文化和理念等,以达到安全文化引导、育人的目的。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受制于交通运输行业性质,很多时候驾驶员的操作水平、个人素质会影响企业的安全水平。因此,强化安全阵地建设,强化安全文化氛围及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树立可被全员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全员等,可作为保障运输交通企业安全运营成效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在交通运输中其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交通安全无小事,瞬间的松懈、麻痹、侥幸必然会酿出惨祸。因此,交通安全管理必须注重细节,必须自觉地克服和纠正影响安全驾驶的驾驶陋习和各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做到有交通执法人员和没有交通执法人员督促一个样,只要我们每个驾驶员的安全法规意识得到增强,执行力得到提高,安全责任得到认真履行,安全行为得到规范,我们努力减少和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付运宏.分析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8)
[2]薛丽洋.浅谈道路运输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建议[J].甘肃科技,2018,34(21)
[3]种鹏云,尹惠.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44(09)
论文作者:冯悦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车辆论文; 行业论文; 道路运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