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论文_袁春燕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论文_袁春燕

袁春燕 (辽阳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辽宁 辽阳111000)

【摘 要】 为改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全民素质,必须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2-056-02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教育改革热潮的兴起,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

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和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教育体制和结构还不尽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以现在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创新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当代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日益丰富,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性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意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充分尊重。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老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数学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方式。(1)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条件,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活动条件,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进行民主的创造思维训练。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即使错了也应给予鼓励,一个关爱的眼神和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和力量,避免用生硬的语言评价学生。(2)和谐的教学气氛。这也是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条件。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使学生减轻压力,思维开阔,灵活、敏捷,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以及一言党、堂"的教学模式。(3)教学环境的动态多变。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物质条件。教师应习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设施和其它物质条件,根据教学内容多准备一些可提供操作的材料,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多数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一种打破常规,超越传统思维习惯束缚,从较深层次去认识问题本质的高层次思维形式。因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外,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制。(1)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教师对学生好奇心和求异心理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思维求异,提出猜想的本质上就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图像、直观、符号形象、语言生动等特点,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的进行广泛联想,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2)重视学生在数学上的直觉和灵感,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首先,直觉和灵感在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果断性格,发展创新能力。由于初中生凭直觉思维远在逻辑思维之上,因此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应从观察入手,运用多种感官,多看、多比较、多感受。其次,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并欣赏数学的美。如利用多边形及图画出精美的图形。通过图形组合,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第三,还要有数形结合的训练。数形结合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以直观形象的表示,能把几何图形化为问题的数量关系来解决。引导学生由形思数,由数思形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联想,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空间。

3、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般说来,数学创造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能力成正比,可见强化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般更注重集中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开放性问题。①深入研究材料,变习题的封闭为开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学生掌握知识,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时,应给予帮助,为思维的迁移做积极的准备。②教师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即一题多解。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需要长期地培养,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进行多向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启发学生常规思路,更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索。突破习惯的思维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指导。③注重一题多问的思维发散形式。通过一题多问引导学生多向思维,使知识的前后连贯性、拓展思维有利于创造思维的提高,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发散思维,对几何图形多角度的研究或某些元素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图形演化的研究,可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④编制开放探究题,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想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每堂配备的练习题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不要只练习"已知结论的旧形题,应设计结论不确定的开放题,同时在讲授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去探究问题的结论。"对是否存在做准确的判定和正确的推新。是今后数学的探索方向。有发散才有创造。随着结论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在题设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分析,归纳等探究一切可能得出的结论,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4、适时展开讨论,挖掘创造潜能。

数学课堂讨论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它对于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个性,创造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讨论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批判思想能力,增强数学交流能力,这都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1探求亲知时,需要组织讨论。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直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这一观点联系实际,就是如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在教学新知识时,应把握时机,在学生求知欲望高涨时,组织讨论效果最佳。通过讨论,不但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思维深刻性进一步得到发展。○2方法多种时,应当组织讨论。要活跃学生的思维,最好设计开放性习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作到尽可能完善结论,此时应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最佳解题途径。○3意见不一时,必须组织讨论。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及时地从偏见与廖误中解脱出来,能根据客观条件和学生都得到发展,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就必须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解除同学思维中的错误,发扬思维中的闪光点,以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学生在通过亲自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即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作业布置体现多种形式,减轻课后负担,培养创造性思维。

作业布置作为数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历来被教师所重视。但是,不同的时期对布置作业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那么新课程究竟怎样布置数学作业呢?总的来说,应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结合;郑重于过程与方法的展示,着力于情感、态度、价值的体验,应体现以下几点:○1突出针对性、灵活性。作业的布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围绕每节课的教学和教学重点来安排。在疑难处,障碍处,易错处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少走弯路。这种灵活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巩固掌握不同的方法,发现新思路,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2作业形式,体现趣味性和多样性。趣味性,多样性的作业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和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作业形式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动手操作的,比如在几何中可以留一些绘画性作业,如奥运五环,同心圆等即可激发同学对几何的兴趣,又可培养审美情操。在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分组利用游戏方式进行布置作业,通过比赛决胜负既满足学生的好胜,又培养了运算能力,在运算过程中更能发现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3作业数量注意差异性和精简性。素质教育的第一要意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认知水平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根据因村施教的原则,教师布置作业不应"一刀切",这样给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多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解类旁通的题目,力求少而精,特别是具有弹性和层次性。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素质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学习读本》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学习读本,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2]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编,教育理论,考试参考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3]王学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论文作者:袁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论文_袁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