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联合舒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杜燕,孙福德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8例,采取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喉罩麻醉,察两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喉罩麻醉的效果较好,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七氟醚;舒芬太尼;喉罩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154-03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美观性好等优点。过去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多采取全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但插管或拔管操作后可能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多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不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风险[1]。而喉罩麻醉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术中理想的麻醉效果应起效快、术后恢复迅速。舒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镇痛效果好。而七氟醚血气分配系数低,对患者呼吸道刺激较小,且术后恢复快,对麻醉深度有很好的调节性。故我院对2015年1月—2016年2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38例采取喉罩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方式,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76例,入组标准[2]:均具备本研究手术指征;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疾病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药物过敏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共3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7.2±3.1)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9.3±1.2)个月。观察组共38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1~68岁,平均(47.6±3.2)岁;病程5个月~2年,(9.5±1.3)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分布、年龄、病程大致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告知禁食8h以上,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随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mg/kg、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0mg/kg、顺式阿曲库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0.15mg/kg,行诱导麻醉,麻醉诱导结束后,对照组静脉泵入丙泊酚1.0mg/kg,舒芬太尼0.4mg/kg维持麻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经口置入喉罩,连接F-Gu8-12-VG1麻醉机(美国Datex-Ohmeda公司),监测七氟醚浓度,吸入2%~5%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静脉泵入舒芬太尼0.4mg/kg维持麻醉。两组手术前5min均停止使用所有麻醉药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并统计两组术后咳嗽、拔管后咽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麻醉后患者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术中牵拉时无疼痛症状,手术顺利完成;有效:术中牵拉时有轻微疼痛感,对手术无影响;无效:术中牵拉时有明显疼痛感,手术难以正常开展,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准确统计所获得数据,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以(x-±s)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完成组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比较,以n(%)表示,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

对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缩短(P<0.05),如表1所见。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咳嗽、咽痛症状,对照组有2例咳嗽,2例咽痛,发生率为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52,P=0.0008)。

3.讨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手段,由于人工气腹的建立以及手术操作的刺激,会产生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故患者对术中麻醉要求较高。以往临床多采取气管插管麻醉诱导的方式,但气管插管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会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促进体内儿茶酚分泌,对血液及呼吸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手术风险。

近年,随着喉罩麻醉技术的发展,因以操作简便、具有操作简便、血流动力学稳定、置管成功率高、通气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能有效避免气管插管造成的气道黏膜机械性损伤。舒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是一种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其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8~10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对患者心血管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患者能恢复自主呼吸。由于舒芬太尼半衰期较短,为维持其麻醉作用,应在麻醉开始时输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4]。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物,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1)血气分配系数低,仅为0.63,对患者呼吸道刺激较小;(2)麻醉起效快、吸收较好,随着麻醉药物浓度增加,麻醉诱导时间缩短;(3)具有减轻呼吸抑制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术后相关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持续时间较短,术后苏醒快[5]。目前,七氟醚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其麻醉深度易调节,且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中有显著优势。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尤其是老年患者,七氟醚麻醉药物的优势是其他药物无法相比的,无乱是在技术上还是作用原理上,其为临床开创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苏醒时间缩短,为(6.39±0.27)min,拔管时间为(7.02±0.34)min,这与詹利[6]报道结果相似。吴勇[7]前瞻性研究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取七氟醚吸入联合舒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方式,并以单纯舒芬太尼麻醉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采取七氟醚吸入联合舒芬太尼喉罩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对患者生命体征无影响,且术后苏醒快,大多患者在术后8min左右苏醒。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喉罩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方案的效果较好,可促进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苏醒。舒芬太尼麻醉药物的应用,并不会促进组胺释放,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轻,但该药物会抑制性地减慢患者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因此,采取舒芬太尼维持麻醉的同时,持续吸入2%~5%七氟醚维持麻醉,具有麻醉深度易控制、对呼吸循环系统抑制作用小的优点,能降低术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无1例发生咳嗽、拔管后咽痛症状,而对照组有2例术后咳嗽,2例拔管后咽痛,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存在一定差异,与杞春佚[8]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说明,采取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喉罩麻醉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人工气腹的建立以及手术操作的刺激,对术中麻醉要求较高。因此,采取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方式,具有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志雄,姚宏斌,潘良玉,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252-1253.

[2]陈安平,赵聪,陈大夫,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1):673-674.

[3]张春城,许桂红,宋智敏,等.喉罩技术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89-5090.

[4]曹丙慧.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全身麻醉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5,23(6):645-646,647.

[5]甘林光,陈骏萍.短小手术SLIPA喉罩通气时不同通气模式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2):2261-2263.

[6]詹利,付前聪,李家宽,等.喉罩下全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7(21):107-108.

[7]吴勇,刘洋.喉罩七氟醚吸入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4(1):77-78.

[8]杞春佚,周维.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校医,2016,30(3):222,224.

论文作者:杜燕,孙福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  ;  ;  ;  ;  ;  ;  ;  

七氟联合舒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杜燕,孙福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