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三大尴尬_新课标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三大尴尬_新课标论文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三大尴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新课标论文,语文教师论文,尴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标理念把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并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以重新提出并认定,因而,语文教师的尴尬性也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了。

尴尬之一: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首先要偏爱这一科。一个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广泛阅读和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内在刺激力的,自然也无法使他的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江苏某教研室专门对高二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是,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10%,至于国外的名著,如《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在二百多位问卷学生中竞无一人涉猎。那么,为什么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呢?只要我们看看该教研室对初高中语文老师作的调查就会明白:在对10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进行的抽样调查中,真正看过四大名著的仅有20%,至于利用休息时间看当代中外文学作品的,更是少之又少。语文教师不爱看书,对名著不感兴趣,阅读品味低俗,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怎能培养出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呢?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不把语文当作一门科学或一门艺术,而是把其当作一种无可奈何的谋生手段,他们上语文课就像工人做工一样机械,其职责是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来应付一次又一次乏味的考试。

反思:由于语文教师对语文不感兴趣,自然也就影响了语文教学。虽然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然而课堂上已见不到“文”,至于“神韵”“领悟”更是无从谈起。“名篇”不“名”已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名篇被一个个语段所代替,而对语段的理解也不过是采用肢解方法,抠这个词,辨那个句,左一个层次,右一个段意;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少了,师生沉浸于文情并茂的佳境少了,换之而来的是课堂上沉闷的气氛;多少作家用心血凝结成的名篇被教师肢解得面目全非,毫无滋味,严重破坏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语文课堂已几乎毫无魅力可言。拿我刚刚听过某老师教授的《再别康桥》为例,这首诗堪称是“三美”原则的典范作品,由于教师缺少对作者独特心理体验的领悟,以及自身对文学的隔膜与无知,竟把一首抒情为主的诗歌化为一一对应的语法修辞的分析:这是反复,那是比喻,彼为夸张,此为象征。丰富的语言内涵及情感变成干巴巴的修辞语法材料,无怪乎学生说这些文章我们自己去读倒很激动,可一经课堂上老师的分析,便索然无味。这不是语文教材的错,而是我们做语文教师的错,因为我们进行的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真正的语文教学,做教师的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评判、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从而培养语文能力。很可惜,这一切不是我们当中一些不喜欢语文的语文教师所能做到的。

尴尬之二:语文教师不擅长写作

《教育报》曾登过一篇题为《老师,你能作文吗》的文章,对教师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拷问,用语尖刻,批判彻底,但确是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实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震惊和深思!语文教师会写理应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现在却成了大问题。又如上海《语文学习》举办过一次教师、学生的同题作文竞赛,学生的作文不尽如人意是评委们所意料的,出人意料的是教师的作文,语言干瘪,结构松散,内容牵强乏味,总体水平竞不及学生,令评委们瞠目结舌,始料不及。

反思:语文教师会写、善写应该是分内之事,如同美术教师会画、音乐教师会唱。一个语文教师要是自己不能写,又怎么可能去指导好学生作文?要是自己都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又怎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当中去,以便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兴趣。但由于语文教师对语文的冷漠和不擅长,往往充当了“说文”而不是“作文”“是批评家而不是作家”的角色。正因为教师的外行,致使在评点学生作文时往往流于空洞说教,或隔靴搔痒,或优劣颠倒,把学生作文中许多精彩之处作为“劣质品”处理掉,可悲可叹!

其实,语文教师能写,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作文,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的“桃李效应”。教师若能写出好的散文,学生也能写出好的散文;教师的文章若能发表,学生的文章也能发表;这种事俯拾皆是。如冯骥才、从维熙同读于北京四中,同一语文教师的影响,使他们同时爱上语文,爱上文学并成为著名作家。至今回忆起语文老师来他们还感慨系之,这不能不说是擅长写作的语文老师引导他们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语文教师能写,更深层的是还能影响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响自己讲课时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述和课堂结构设计等。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确实,能写的人对教材的分析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因此,具体的写作锻炼,能使人对作品的本质特征获得高于一般人的敏锐感悟力和评判力,这样的课往往用语生动,个性鲜明,深受学生欢迎。而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因为没有写作的体验,于是上课更多的是对教材表层的理解,或依照教参的现行说法人云亦云,整堂课中没有“我”的主体意识和对教材进行的再创造,使之上课冰冷、刻板、乏味。学生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师不受学生欢迎,也就不值得惊呼了。

尴尬之三:语文教师知识底蕴浅

《中国教育报》曾对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作了一个调查,发现能力低下的现象并不少见,普遍的情况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见解肤浅,思维板滞,兴趣不广,阅读品味低俗,写作水平不高,迁移能力弱,教学思维穿新鞋、走老路,难易旧辙。由于语文教师缺少相应的知识,因此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各学科中最热闹的要算语文,效果最差的也要算语文,这也是业内业外人士对目前语文教学的评语。确实,我们语文教师上课,相当多的是对知识的低层次重复,自小学至高中,翻来覆去的是在字、词、句等上面做文章,教法畸形了,语文的情感教学不见了,教学的效果还能好吗?难怪语文成了众多学科中学生最不重视也最不愿意多耗精力的“第三世界”!

反思:语文教师难当,表现在“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自己不仅要喜爱语文、擅长作文,还需要丰富的语文知识,如果说前者表现为语文教师要“作家化”的话,那么,后者则要求语文教师要“学者化”。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皆涵盖其中,容量极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美学、哲学、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等都应懂得一些。郭沫若、林语堂、沈从文、钱钟书要读,朱光潜、季羡林、王元化、余秋雨也要读,卢梭、歌德、卡夫卡、布鲁纳要读,《论语》《孟子》《史记》《文心雕龙》也要读,切不可局限于语文课本所提供的那一点狭窄的知识范围,应把视野扩展到远远超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这样,教学中才能从容自如,得心应手。学生面对如此颇具学者风范的教师,也必定会飞蝶恋花般地崇拜,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相反,一个教师的知识要是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正如庄子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见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有多少语文教师能深知其重要性呢?他们只知让学生用枯燥教条的方法去获取更多的“分数”。说到底,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考试“专家”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实在困难。我私下认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师。如此情形,我们做语文教师的能不尴尬吗?能不反思吗?

在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的尴尬肯定不止这三种,但可以说这三种情况是最关键的,甚至是致命的,尽管我们把新课程理念喊得很响,但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多么难呀。因为几十年来人们对语文的误解,使语文教师背负沉重的压力;而更难的是对语文没有兴趣、本不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人,由于就业的压力而被迫成了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人人能当”,是以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牺牲为代价的,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造成语文教师如此尴尬的局面,归根到底是应试教育的体制造成的,是高考的导向造成的。在新课程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之际,我想在此提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第一,对未来的语文教师进行素质测试。为了让下一代能真正理解语文教学,为了使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体现,为了使新课程理念延续下去,更是为了使以后来做语文教师的人不再尴尬,我想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在录取新生时是否能像音乐美术一样,进行素质方面的测试,这些测试并不复杂,只让测试的学生当堂写一篇作文即可。

第二,语文教师要忍受得住失败之苦。现在对学生的考试,还是沿袭应试教育的模式,哪怕以后完全是素质教育式的考试,语文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仍旧是没有数理化等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么密切,语文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只有教师耐得住失败,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三,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语文炽热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终日以书为伴,这个书最好不是教参、教材和其他考试资料,而是一些所谓的“闲书”,即“三教九流”之类的,如哲学、美学、社会等大部论著,或小说、杂谈、书评等短章残篇。若能做到这一步,这个语文教师一定是合格的,也一定能教出具有新课程理念的好学生。

标签:;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三大尴尬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