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论文,作用论文,组织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化是中国农业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途径。从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虽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利益机制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是中国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天然的组织形式,是解决利益机制的有效方式。合作社产生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在本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上合作社现在在农业领域有很大影响,如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其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但目前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村和农业经济中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
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由使用者所有并控制的经济组织,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定义,但合作社有一定的特征。目前的合作社基本还是延用罗奇代尔原则,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举行大会,在罗奇代尔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新的合作社原则, 具体共有七条:(1)自愿和开放原则。所有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都可以入社,获得合作社的服务并对合作社承担相应的责任。(2)社员民主控制。 在基层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均有同等的投票权即一人一票权,在其他层次的合作社也都按民主的方式进行组织。(3)社员的经济参与。 社员均有对合作社资本的控制权。(4)自治和独立。 合作社在与其他组织签订协议时,应有条款保证合作社的独立与自我管理的特征。(5)教育、 培训和信息。合作社向相关的人员提供培训以便使合作社有更好的发展。 (6)合作社之间的协作。合作社要通过协作形成地方性的,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国际性的组织结构。(7)关心社区发展。
从上面的原则看,合作社是一种劳动者的联合。它与那些以资本联合为基础的企业有着很大不同。一般来说,根据国外合作社经验,普通企业与合作社企业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1)合作社的顾客往往也是它的所有者, 而普通企业的顾客则常常是分离的;
(2)合作社的目标是使其既是所有者也是顾客的社员收益, 而普通企业的目标只是使其所有者收益。
由于有这些区别,合作社与普通企业的行为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就以消费合作社为例,说明合作社与普通营销企业在确定价格和产量方面的差异,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合作社,如营销合作社、生资供应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等。我们假设两个企业,一个是合作社企业,另一个是普通企业,它们其他的情况都相同:面对相同的市场需求,企业都有着相同的成本函数。见下图:
在图中,对于一个普通企业来说,一般是以盈利最大化为企业的目标,此时应有MC=MR,均衡点为A点,它对应的价格为P1, 需求量为Q1,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目标。但对于一个合作社来说,它的不同目标可能使其有不同的策略:它可能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此时它的行为就和普通企业一样,均衡点为A点;如果合作社是以价格最低为目标时, 则有AR=AC,均衡点为C点,它对应的价格为P2,需求量为Q2。 若合作社是以净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为目标,有MC=AR, 则它对应的均衡点就为B点,对应的价格为P3,需求量为Q3。以上分析普通企业和合作社企业的行为时都假定外部环境不变,其他企业的产品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在现实中,合作社的目标可能并非单一的,特别是将最低价格目标作为消费合作社长期目标不利于其发展(对于营销合作社来说则相反),但合作社的目标和行为与普通企业的区别是存在的。
二、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Levay(1983)强调指出需要发展一种可行的合作社范式, 他还提出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概念来帮助我们完善合作社演化的理论。 Cook (1995)提出一个关于合作社产生、发展和结束的五阶段模型,在该模型中,他指出合作社在第一阶段开始形成需有两方面的经济理由:(1 )单个生产者需要有组织机制保障在由过量供给而引起的价格下跌情况下的实现经济平衡;(2 )单个生产者需要有组织保障以抵御当市场失灵时所有的机会主义和敲竹杠行为。低水平的价格或市场失败对生产者产生了集体行动的动力。一般说来,合作社形成的第一阶段可被视为是一种自然的防卫措施。Helmberger(1966)认为合作社的产生如波浪一样,有高潮也有低谷,他还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合作社作用越来越小。但Abrahamsen(1966)却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合作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也同样有发展的前景。一般都认为,合作社能够较成功地纠正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市场失败所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目前,中国农民面对市场失败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广大分散的小规模农户面对市场时,经常遇到的是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的价格大起大落,农民的收入极不稳定。根据Cook的理论,在中国存在着形成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极强的动力,而且从长期来看,这种为了纠正市场失败而组建的合作社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农户的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但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今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如何?在此我们就发展一种简单的模型来解释并预测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合作社的形成情况。
农户组建或参加合作社是希望从合作社获得以下几方面利益:第一,合作社使社员的净经济收益最大(包括价格上的优惠和利润返还),这是吸引社员入社的重要原因。第二,生产者希望他们投资生产某商品前希望他们的商品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第三,农户希望通过一个合作社来抵销市场力量,纠正市场上的价格扭曲。
从他们加入合作社的动机看,社员加入合作社就是为实现其经济利益。那么他们加入合作社的条件就是:加入合作社能够获得比不加入合作社更大或至少是相同的收益。以农产品营销合作社为例:
假设有N=(1,…,n)个农户,他们均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他们生产同一种农产品,单位农产品按照一个固定的价格P出售, 营销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签约成本,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因信息不灵等原因而造成的价格损失等,对于合作社组织来说它还包括合作社的组织成本,营销成本是销售量q的函数,C=C(q), 设有
,按照一般的原则t和s要组织形成合作社要满足以下条件:
E{C(q[s+t])}≤E{C(q[s])}+E{C(q[t])}………(1)
上式中用E表示期望值,在以下的式中均为此意。
另外令s在合作社中分担的营销成本为V(q[s]),t 在合作社中分担的营销成本为V(q[t]),这样要组织合作社就要满足另一个条件:
E{V(q[s])}≤E{C(q[s])}………(2)
E{V(q[t])}≤E{C(q[t])}………(3)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用单位农产品的营销成本的比较来分析合作社形成的内在动力,条件(2)就变为:
E{V(q[s])/q[s]}≤E{C(q[s])/q[s]},E{V(q[t] )/q[t]}≤E{C(q[t])/q[t]}………(2′)因为
C(q)=A+B+O+L+PL………(4)
上式中,C(q)为营销成本,A为运输成本,B为谈判签约成本, O为组织成本,L为营销过程中的损失,PL 为因为信息不充分或谈判地位低而造成的价格上的损失。
很显然,合作社组织在信息搜寻、运输等方面有着规模经济,在谈判签约上也有优势,从这个角度看,组织合作社显然比单个自行销售要经济,但与农户相比,合作社存在着组织成本,而且组织成本的差别很大,因此组织成本就成为是否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曾经在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期间对于合作社的利益予以剥夺,给广大农民造成很大伤害,所以农民对于合作社的组织成本预期中将包括行政干预造成的损失,这种预期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合作社在创办期间社员要投资入股,这样对于单个农户来说,向合作社增加资金无疑是增加了风险,也增加了社员对合作社组织成本的期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观点:
(1)在市场风险大,单个农户处于弱小地位的情况下, 农民容易组成合作社;
(2)在产品易腐、易烂的行业,容易组成合作社;
(3)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容易组织形成合作社;
(4)在合作化运动中遭挫折大的地方,不容易组成合作社;
(5)对于资金需求多的行业,不容易组成合作社;
(6)农民组织管理水平低的地区,不容易组成合作社。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合作经济组织在蔬菜、水果等行业发展较快,而在粮食等行业发展较慢;同样可以解释在有些地方合作社发展较快而在另一些地方发展较慢。
三、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加强农民与市场的连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按照目前我国的情况,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农民入股组成一个经营实体, 它对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社员按惠顾额实行利润返还。这是按照合作社的原则组建的合作社,它在我国才刚起步,不是主要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不过,随着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这类合作社会越来越重要。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有称之为专业技术协会。 目前这类组织在我国合作经济组织中所占比重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作社,而只是一种带有合作性质的一种松散的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农民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学习,主要是一种服务功能,而且组织本身也是极松散的,不过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组建经营实体,使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要相对容易一些。
(3)还有一种称之为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 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松散组织,它的存在意义是在于其协调功能,这种组织形式是类似于一种卡特尔的组织。
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改善市场结构,纠正市场失败给农户带来的损失。 单个农户在市场上,由于其弱小的谈判地位以及信息搜寻费用的高昂,在市场上农产品加工营销商处于垄断地位,从而造成市场失败,农户在市场上受到损失。组建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在市场上的谈判地位,改变市场结构,促进市场竞争。
(2)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通过组织合作社可以在不改变单个农户的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经济。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较大规模,可以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产品储藏保鲜和运输,进行广告宣传等。
(3)帮助农民进行学习,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发展生产的能力。 通过加入合作社,农民可以进行学习,农民之间能够交流各自的经验,而且在组织中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驾驭市场等各方面的能力。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合作社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农民合作社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