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吕健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吕健

安徽省宁国市国土资源局 安徽合肥 2423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土木项目的有效施工落实而言,其在主体结构以及基础结构的施工处理中,综合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而为了较好提升该技术手段的运用水平,必须要重点围绕着其施工操作落实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保障混凝土施工结构能够在最终操作中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实用性,对于以往该技术手段落实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且采取相匹配的措施予以防控,确保相应施工操作能够发挥出最佳效果,为建筑工程土木质量保障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引言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因此对建筑工程的数量以及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建筑行业,使用越来越广泛的是混凝土结构,然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施工企业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关键技术。混凝土的优点有:拥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很好地与支护模板和钢筋的配合使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成本较低,原材料较为丰富,在大中城市中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强度高,耐久性方面性能良好,相较于传统的砖混凝土混合结构,混凝土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房屋的分隔中灵活多变;可以针对不同的结构工程的需要,对性能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施工质量标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为原料,节能环保。混凝土的优点很多,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由于体积较大导致自重太大;在完成浇筑后很容易产生裂缝;养护时间较长;工期易受气候影响,比如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工期较长。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炭化、侵蚀性介质的腐蚀、防冻各层被破坏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就整体性能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很高实用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与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建筑工程作业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行完善和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外界的温度直接的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会因为外界温度的骤然下降而出现表面细浆的现象,不过却有一个恒定值存在于混凝土的内部,这就导致有很大的温差产生。混凝土在温差的作用下,经常会有裂缝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2.2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受到自身自缩性的影响

随着矿物掺和料和高效减水剂等材料在混凝土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明显的降低了水灰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可是混凝土会因为降低水灰比的原由而有干燥的现象发生,从而整体的降低了其宏观体积,也就是我们日常中常说的“自缩”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会有断裂的现象发生,给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3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受到其自身成分的影响

矿渣、破碎砾石等都是粗集料最后选用的原料,并需要保证它们的干燥、洁净,无杂质及无风化。而且还要必须保证这些原料和标准都相符。如果有任何的杂质掺杂在其中,都会严重的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从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

3.1温控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在浇筑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可以选择在浇筑前对配置比例做出更改,减少水泥配比,或者采用降低结构内部温度的办法,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这样不仅能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密度,也能加强其强度。

3.2浇筑技术

在土木施工现场中,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同样也需要进行严格把关,这种混凝土的浇筑复杂性同样也较为突出,首先,需要关注于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了解模板结构是否能够和设计方案较为一致,如此才能够为后续相关操作打好基础,避免因为模板位置或者是固定不合理,造成混凝土浇筑出现问题;其次,还需要关注于混凝土材料的浇筑速度,一般要求按照匀速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进而也就能够有助于保障其相应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较为合理,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避免出现浇筑质量缺陷;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土木结构,其很难实现一次性混凝土浇筑完成,进而也就涉及到了分段浇筑的问题,这也就需要围绕着相应浇筑分隔缝的设置进行有效处理,促使其相应分隔缝能够为整体质量保障做出应有贡献,当然,在此浇筑过程中,合理运用后浇带施工处理模式也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基本方式,应该在相应施工浇筑中合理设置;对于混凝土的具体浇筑操作,还需要切实把握好振动棒的有效运用,促使其能够实现理想搅拌处理,将混凝土材料均匀分布在相应结构内,并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其浇筑过程中热量的扩散效果,避免其内部积热过多造成裂缝问题出现,严格控制搅拌幅度,避免其和周围模板结构出现碰撞。

3.3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技术

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过程中,并不是将模具直接移除就可以,因为模具拆除工作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拆除过程中要结合浇筑的时间,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进行,同时也应该在拆除过程中,应首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随后对承重部分进行拆除,确保拆除顺序。

3.4混凝土养护

对于建筑工程土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相应结构,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养护操作的重视,保障相应混凝土结构能够在最为适宜的状况下得到处理,如此也就能够较好避免出现各类质量缺陷,尤其是对于裂缝问题,其控制效果最为理想。具体到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处理中,其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把握好温度以及湿度的调整,结合外界环境中相关因素的变化,针对混凝土进行有效保温、洒水、覆盖等操作,进而也就避免了因为混凝土表面受到力学作用或者是水分蒸发而出现裂缝缺陷。在当前施工操作中,为了提升其施工操作速度,往往很多人员都可能会缩短养护周期,进而也就带来了一些缺陷问题,需要严格控制,保障其养护至少达到28天,并且在拆模过程中进行规范,避免其导致混凝土完整性受损。

3.5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中需要使用一些添加剂,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自身的自缩数值,从而能够合理的控制裂缝。对于添加剂的使用虽然能够达到其标准,需要注意相关事项:进行实际的添加时候主要是将混凝土添加剂规范化技术规定作为一个标准来进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际抗拉水平,进行混凝土中进行增加性材料最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增强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有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多种无机纤维材料。

4.结束语

总之,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进一步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谢松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研究[J].广东建材,2015(3):59-60.

[2]钟宇聪.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24):76.

[3]李红云.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风,2016,16:232.

论文作者:吕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吕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