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人民医院 15303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胫骨骨折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18例老年胫骨骨折的患者,将其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每位老年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老年患者自身有较多慢性疾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精心、预见性、全面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胫骨骨折;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1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ibial fracture,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fter operation,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each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targeted nursing. Results:all the 18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the elderly patients have more chronic diseases,the risk of surger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careful,predictable,comprehensive care,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elderly;tibial fractures;nursing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在约有近二亿老年人。现代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老年人外出旅游等户外活动逐年增加,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病例也逐年增加。老年人常常并存其他系统的疾病,骨质疏松也使骨折程度加重,增加了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我科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18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62岁~77岁,平均年龄68.5岁;骨折原因:交通创伤11例、坠落伤5例、滑到摔伤2例;闭合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5例;患者皆为不稳定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2护理
2.1心理护理 老年人突发骨折,导致行动和生活不便及骨折后患肢的疼痛,又担心从此一病不起,拖累家人等内心会产生焦躁、恐惧、紧张情绪[1]。护士要和蔼耐心的向患者解释相关疾病的知识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帮助其克服紧张、恐惧情绪,在生活和治疗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尊重,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常规护理术后需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病情不稳定患者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呼吸、脉搏、血压,直至病情稳定后改为1~2小时测一次。3.2.6对伴有心脏病、肺部疾病患者,如发现心慌、胸闷、心律不齐、少尿、无尿、呼吸急促或微弱、全身浮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向主管医师报告,依据具体病情改善心功能、肺功能治疗。老年骨折后,因应激反应,血糖常偏低,因此,伤后2周内每日至少测血糖1次,采用尿糖试纸测尿糖。血糖、尿糖升高明显者应1~2h测血糖、尿糖1 次,并根据血糖、尿糖值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3骨折肢体末端血循环的观察观察肢体缺血症状和体征常用4P征,即无痛、苍白、无脉及麻痹。术后可抬高患肢,高于心脑水平面,以利静脉回流,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和减轻肿胀,同时注意肢体保暖。安静,室温维持在22 ℃~25 ℃,温度过低时可用烤灯局部照射。室内禁止吸烟,防止尼古丁引起血管痉挛。进行血管吻合的患者在2周内,伤肢严格制动,绝对卧床休息,因此时手术的血管张力高,脆性大,吻合口易发生痉挛或栓塞。
2.4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4.1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预防及护理 对患肢肿胀严重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肢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患侧足趾被动牵引时剧痛,皮肤色泽变红,肢体远端动脉搏动仍存在,应考虑发生了骨筋膜室综合症。一旦确诊为胫腓骨骨折合并有骨筋膜室综合症,立即通知医师,建立静脉通道,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补液用抗生素,但禁用止血药,以防筋膜室内动脉栓塞,同时做好切开减压的准备工作。
2.4.2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术后注意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正常情况下,皮肤颜色呈淡红色,有光泽、富有弹性。皮温与通过皮肤血流成正比,健肢与患肢皮温相比不超过3℃,若患肢出现疼痛、肿胀、潮红或紫绀应警惕包扎过紧或新的血栓形成的可能[2]。术后为了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既指导家属从踝关节向膝关节挤压腓肠肌[3],使肌肉处于被动活动状态,促进血液回流。
2.4.3感染的预防护理 是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可导致手术失败,因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伤口变化;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长期卧床及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多作深呼吸运动,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卧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对长期卧床病人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有困难时,可用手挤压下腹部,协助病人将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积极防治泌尿系感染。
2.5康复指导术后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即可开始指导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主要以肌肉收缩锻炼为主,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减少局部肿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周围黏连等。下肢可做一些踝关节的背伸、股四头肌的收缩活动及足趾关节屈伸运动。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状态,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手术完成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指导患者术后第2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活动及膝、踝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并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使之能自觉、自主地进行功能锻炼。负重应根据骨折愈合的进展恢复情况逐渐从部分负重过度到完全负重。在临床和X线都证实骨折愈合时才能完全负重,一般3个月后扶拐下地可以行走。
参考文献:
[1]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创伤骨折住院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8):739-730.
[2]黄朝华,张丽.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2623-2624.
[3]荣国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9.
论文作者:杨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尿糖论文; 胫骨论文; 血糖论文; 病人论文; 老年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