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11月,“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组成员赴上海与崔允漷教授的团队作课题前期探讨,笔者就此真正接触“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理念,“标准意识”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依照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整理自己的写作教学,努力使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从内容到具体框架成为一个贴近标准规范的实验。具体说来,这个实验包括三部分内容:“以渐进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思考认知习惯”“以规范表达提升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一、以渐进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基于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在参照了课程标准后,我在1.5个学年的时间段里把学生的阅读分成五个方向,把五个方向的阅读实验内容具体规划为:①中外短篇小说阅读;②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欧美经典长篇小说阅读;③中外散文、戏剧、诗歌阅读;④中国古典长篇小说阅读;⑤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作品阅读。
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把阅读实验的目标分解成如下三个层级:
为使阅读真实有效,根据阅读层级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阅读层级目标达成自我评价表》。现以阅读第一层级自我评价表示例如下(见表2)。
表2:阅读第一层级目标达成自我评价表
至2009年9月,参加实验的36名学生(初为58人,后因学生的选科有所变化)中,每人阅读中国短篇小说集一部、外国短篇小说集一部、中或外剧本集一部、外国散文集一部、中国散文集一部、中国诗歌选一部、外国诗歌选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1~2部、外国长篇小说(主要是欧美经典小说)1~2部,中国古典小说2部。另外,作为阅读训练的一部分,每位同学任选1~2部哲学、艺术、历史、美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类著作进行了阅读。每人在1.5个学年中的阅读总量在180~200万字,已经超过了课程标准中五部文学名著的要求,学生的阅读视野较高一入学时有了明显的变化。在阅读质量上,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较为突出的提升。
二、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思考认知习惯
“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认知习惯”实验基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线性单一现状的思考:学生的思考易流于表面,对同一个现象的观点与立场几乎相同。表现在写作上就是观点雷同,表述相似,缺少发现,缺少富有个性的表达。
在开展“以问题探讨改变学生认知习惯”实验中,我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部分标准要求具体化为若干原则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依据这些原则性的教学目标,我从2009年3月开始以问题探讨的形式进行写作课的话题、事件、现象教学,至2009年9月共进行了12次基于写作的问题探讨教学活动,学生在有感可发、有话可说的情境下渐渐学会用审视的目光观照社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问题,初步实现了有效作文教学第二阶段的实验目标。
下面以“七旬老汉板砖门事件”作文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探讨案例总结表来具体说明这一实验是怎样实施的。
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提出至少5个不同的写作视角;2.学生的写作视角是理性的,富有建设意义;3.学生的观点和立场中要有批判因素存在,要有文化反思、规则与法律意识反思、生命意识反思等存在;4.课后要在80分钟内完成800~1000字的写作任务。
这个实验的教学活动流程是:材料准备→课堂讨论→形成个人观点→课后再思考→写作表达。在这个实验阶段,课堂讨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心,教师要允许各种合理的观点的存在,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有新意的个性化的思考,要努力把课堂上的问题探讨导向有价值的讨论,最终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形成自己新的认识。实践结果表明,这种问题探讨不仅改变了学生最初的思考认知习惯,而且直接对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以规范表达提升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文体意识淡薄,没有规范的表达能力,是学生作文的真实写照。如何通过规范的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这次实验的重要内容。在学生有了阅读与思考的初步基础后,2009年9月初开始,规范表达成为写作实验训练的重点。目前,我初步进行了议论文的规范表达训练。
根据议论文文体的基本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期待,我对议论文写作的表达规范表述如下:
另外,通过“议论文写作规范自评表”和“写作规范反馈意见表”,重点培养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规范意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写作是规范的议论文写作。
按照预设的实验计划,除议论文外,还要进行记叙文、说明文、散文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规范写作实验,在实验中重点完成学生对规范写作的自我表现评价研究,整个计划将在2010年8月完成。目前实验效果令人满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明显。随着对“评价促进学习”的了解不断深入,笔者感受到自己从事的写作实验探索处处需要基于标准的评价的支撑,期待基于标准的作文有效教学实验最终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