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县双河中学,四川省 636150)
摘要:在说明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含义的基础上,对这种模式下的地理学案的内涵、设计及其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地理学案是侧重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由课前预习、学法指导、课堂练习、学习小结四部分组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此教师要积极的了解学生,认真设计地理学案,把学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地理教学真正的落在实处。
关键词:学案设计;实施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高中地理
前言:
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地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新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作保证。在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对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地理,掌握学习方法,高中地理教师要从学案做起,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积极的传授地理知识和规律,还要传递学习地理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高中地理学案的内涵
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地理教学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教师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与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案为媒介,以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完整的地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体系。
地理学案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地理学案侧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引导学生如何看地理教材,如何总结地理知识,如何解决地理问题等等,也就是说地理学案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的过程中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地理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方法的一种重要媒介与抓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的含义和特点
在古代学案是“著述”的意思,主要用来研究传统的文化思想,“学”即学者,在思想上有所造诣和影响的人,“案”指评论、研究、探索的意思。在现代,对于学案的界定主要有二种形式:
学案即案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史加形象的说明只是内容,引入具体案例,通过分析案例,阐述相关概念和规律。
学案是校本课程,由学校教研组开发研究的教材,是学校教学除了国家教材之外的“第一教材”。
学案是学习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精心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本片文章的学案含义采取第二种定义,教师在制定学案时应该以课时为基本单位,学案不同于教案,不能完全的围绕教材进行设计,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规律。学案的特点主要包括:
时代性,当前的教育形式以索质教育为主,“新课标”提出“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地位”,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师在学案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学生学习计划,就是适应时代性的表现。
适用性,学案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整合性,教师学案设计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包括很多与课程资源相关的内容和材料,为了上好地理课,地理教师需要搜集其他学科知识,因此具有较强的整合性。
及时性,学案的基本单位是“每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案内容,以此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高中地理学案的组成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地理学案中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师只在课堂上提问检查,不多做深入讲解。课前预习部分一般是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会的内容,问题设置不在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有的放矢。
(2)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地理学案的关键部分,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学法指导多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并且要求教师在问题上标明或提示方法,尤其是地理专题方法的运用,如学习地形知识的方法、地理比较法、地理综合分析法、图示记忆、图示理解、读图判读总结规律等地理图表法。学法指导注重训练学生的地理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迁移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掌握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与方法。
(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地理学案中的反馈部分,其中题目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当堂的教学内容,编排一般是由易到难,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选择。教师可由该部分检测学生课程内容的掌握水平。
(4)学习小结。学习小结是地理学案的总结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总结当堂的教学内容,并以框架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
四、高中地理学案的设计原则
(1)目标优化原则。地理学案设计要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的要求,明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的阶段性,并切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考虑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突出重点、难点,并应注重那些具有能力迁移价值和情感作用的目标。
(2)问题化原则。地理学案设计要将地理课程内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并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地理课程内容的问题化能诱使学生在问题意识驱动下,激发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自主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未知变为已知,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3)方法化原则。地理学案的设计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学案,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并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求得创新和发展。地理学案中的方法设计还应注重基础性和迁移性。
(4)图表化原则。以图说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地理学案的设计要重视地图和表格的运用。教师在设计地理学案时,可以大量的运用教材中的原图,或把教材中的文字和图表进行转换,或设计新的图表,增强地理学案的直观性和对比性,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据图推导地理规律的能力。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开展高中地理学习教师应当全面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素质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育中的体现,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宝芳,裴亚男,等.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J].地理教育,2007(2).
[2]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6.
[3]杜持红.高中地理“学案”的目标分层及运用策略[J].教学月刊,2005(3)
论文作者:冯鑫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地理论文; 学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