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陶业

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陶业

陶业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内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4-2015.04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计算机取样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8例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培菲康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36/3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更加理想,可明显减少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培菲康;新生儿黄疸;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93-02

新生儿黄疸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病症,因为未结合胆红素结合,存在神经毒性的可能,所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严重时,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且该病的死亡率较高。结合新生儿胆红素的机理代谢特点[1],寻找疗程时间短、疗效较高的方法势在必行。现选择2014.4-2015.04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一步探析培菲康用于临床治疗的作用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4-2015.04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计算机取样法进行平均分组。治疗组38例患儿中,22例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3天患儿10例,4-7天患儿12例,8-14天患儿9,≥15天患儿7例。对照组38例患儿中,21例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3天患儿11例,4-7天患儿13例,8-14天患儿8,≥15天患儿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可比性特别突出。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主要是蓝光照射、吸氧、纠酸、补液、保暖、喂养等。对于贫血严重的患儿,在必要情况下进行输血;对于感染患儿,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治疗组:3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培菲康辅助治疗。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4),每次剂量为0.5 g,用温开水溶解后喂服,每天二次。

1.3 疗效评判

治愈:患儿周身、面目皮肤黏膜黄染已消失,其他病理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在90 ?mol/L。有效:皮肤黄疸基本消退,其他病理症状有所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减少程度超过100 ?mol/L。无效:皮肤黄疸未明显消退,病理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减少程度低于100 ?mol/L。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应用方差±表示,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X2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治疗组患儿日均胆红素减少值(48.94±19.03)?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1±17.34)?mol/L;疗程时间(3.82±0.55)d明显低于(5.61±1.25)d,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36/38)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一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表[n(%)]

分组 例数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38 25(65.79%)11(28.95%)2( 5.26%) 94.74%

对照组38 22(57.89%) 8(21.05%) 8(21.05%)78.9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患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新生儿疾病,常见因素为胆红素分泌过多,缺乏运送胆红素的能力,并且新生儿肝脏酶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肝细胞对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能力较弱,致使胆红素结合受到严重影响[2]。与此同时,肠肝循环提高,也是导致新生儿黄疸发病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肠道还没有形成正常菌群,对结合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的能力十分有限,患儿肠道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英简β-GD)的活性比较高,可以把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然后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并送至肝脏。所以,新生儿很容易并发高胆红素血症,而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关键在于加强肠道胆红素的排泄,降低重吸收。

培菲康属于一种三联活菌制剂,含有双歧杆菌为主的多种活菌,是健康人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能够让新生儿肠道菌群尽可能早的建立。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对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葡菌具有较强的生物拮抗作用,还能释放广谱抗菌物质,对志贺菌、李斯特菌属、沙门菌属均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3]。新生儿肠道内重吸收的胆红素增加。与小肠内具有较高活性的β-GD 分解结合胆红素升高,肠道菌群少、肠道氧化还原电位值有关,培菲康可以减小肠道内 β-GD的活性,所以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制剂得到补充后,可迅速提高肠道菌群中的数量,进而改变肠道内环境的PH值,减小氧化还原电位值,提高细菌定植,同时经其抗微生物活性对某些细菌进行选择性抑制。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代谢产生乳酸及乙酸,能够让肠道内环境PH值、氧化还原电位值下降,以利于肠道内环境处于酸性状态,提高肠腔内渗透压,促进水分分泌,加快肠蠕动,从而加强肠内结合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量。所以,新生儿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加强胎粪的排出,进而降低肠道胆红素的重吸收,促使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尿胆原的排出,有效降低胆红素的吸收。同时,由于肠蠕动能促进胎粪的排泄,以至于胆道内胆红素有效排泄,降低了胆红素肠肝循环,减少血清胆红素,进而改善黄疸。本次试验中,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95%,进一步证实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更加理想,可明显减少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洁灵.培菲康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0(11):1260-1261.

[2]曹菊英,李虎,钱锋,等.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44-1745.

[3]刘金凤.培菲康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56-257.

论文作者:陶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陶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