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河北三河 065201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施工环境及作业条件差、人员流动性大、不可预见性因素多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影响和谐安全建设的重要领域。施工现场一百个人遵章守纪,只要有一人违纪,事故往往就在这个人手中发生,这就决定了安全教育的全员性,安全教育在全体成员中开展。本文分析了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的措施。
关键词:全员安全培训;施工;安全自查
一、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多数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是能够避免的,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操作不规范、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严格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安全事故仍不断发生。因此,我们只有狠抓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
(一)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是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之一
施工企业人员结构复杂,有正式职工,也有农民轮换工、临时工等,人员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有具有本科学历的,也有大字不识的。一些人安全意识薄弱,还有的自认为从事工作多年,蛮干胡干,不听从指挥,不按规章办事,一切仅凭感觉行事。因此必须加强安全培训,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与技术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使职工清楚地认识违章不安全,并做到违章作业坚决不能干,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搞好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
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质是安全文化培训。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发展的灵魂,是职工安全生产的命脉。实践证明,只有把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获得一定效果,起到一定作用。也只有搞好这方面的结合,才能使安全文化观念在职工心中开花结果,才能使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三)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安全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也是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分包、劳务分包、材料采购、机械使用等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环节,也是安全生产需要重点把控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切实实现“降本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二、传统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传统安全培训培训模式不实用,技术人员在台上讲,员工在台下听,单向灌输、强力灌输,与生产实际脱钩,实际操作中对隐患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却跟不上,培训流程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造成“学”与“用”“两张皮”现象,不利于安全生产。培训效果不好,项目大多在边远地区、劳动强度大,连续作业时间长,培训是在疲劳状态下进行的,属义务和强制性的,日积月累,职工对参加培训形成了本能的反感,往往存在“给你学习”、“给你培训”的错误认识。培训对象片面,传统的培训方式重视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基层作业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致使许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不高。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与传统的项目安全模式相比,有四个转变,分别是:变单纯的安全专业人员的岗位安全管理为全员参加的体系安全管理;变单纯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管理与进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变以点为主的间断的、静止的管理为线面结合的、连续的、动态的管理;变并行的安全与生产两条线为安全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安全生产一条线。全员参与是全员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员安全管理模式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岗位安全管理组织,而是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以专职的岗位安全管理为核心,以各专业工程师为骨干,班组长及工人全员参与的,安全监督管理层和安全管理实施层既独立设置又互相依托和紧密联系的体系安全管理,是将生产与安全的紧密结合的组织,是对项目安全管理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
三、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措施
(一)创新教育培训方式
精细化安全管理突出强调了常态化多样化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充分利用远程视频信息系统,每月组织开展项目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利用微信及QQ平台,建立安全管理群,搭建传播、阅读更加便捷的新平台;利用安全各类会议,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先进经验交流培训;利用项目管理优势,组织开展交叉检查与培训。把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党员管理创效活动紧密结合,形成全员懂法纪、守规程、讲安全、反“三违”的良好氛围。在扎实开展培训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各项安全主体活动,利用“安全月”开展安全宣誓及签名活动、“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安全党课、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身边的党员、群安员、青安岗员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推动培训教育工作横向到面,全面覆盖。
(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要有层次性
要做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层次教育。例如,将企业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分成三个不同的教育群体,各有侧重地开展教育:领导是指导安全生产的决策群体,教育的重点是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教育目的是摆正企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落脚点是制定安全生产大政方针。管理人员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关键群体,教育的重点是不断增强他们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发现、解决隐患的安全管理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指挥。普通操作工人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群体,教育的重点是学习安全常识、岗位技能和应急应变能力;教育目的是突出自我保护和互助保护;落脚点是杜绝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录。这样,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实施安全教育,才能确保收到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三)建立安全自查制度,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组织职工撰写安全培训心得,并结合岗位特点,制定个人安全工作计划,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安全科积极组织全体一线员工参加每月安全例会,安全员结合近期事故案例,与广大员工一起学习,从而强化安全意识。从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到实战操作的技能增强,全面提升全员安全素质,为全年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常规性的学习中,将培训课堂打造成学习知识,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平台。
(四)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实效考评机制
培训效果是通过对学员和培训师的测评得到的。为完善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测评,应建立以下几项考评制度:一是确定教学工作规范化标准,制订教学达标细则,对教学的各个过程、课程教学内容作出具体要求;二是坚持教学评估,进行量化管理,采用听课、检查教案、民意测评等方式检查培训师的教学情况,量化考核,将考评得分记入培训师考评档案,作为聘用的依据;三是实行考教分离,企业培训部门应建立专业的安全教育试题库,“三级”安全教育由专人统一出题考试,既实现了试题的标准化,又检测了培训师的教学质量;四是开展培训跟踪调查,定期到基层单位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安全工作、防护情况,进行教学信息反馈,检查培训师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为全面加强工程项目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推动企业安全发展,施工企业必须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对象要突出全体管理人员、全体员工、全体协作队伍人员等“三全”,培训内容要突出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三安”,培训方式突出集中进行培训、集中开展活动、集中组织考试等“三集中”,从而真正实现项目零事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国平.抓实全员安全培训支撑企业安全持续发展[J].中国煤炭工业,2014年2期.
[2]葛仔东.浅谈对安全培训实践的思考[J].才智,2013年4期.
论文作者:王防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全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职工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教育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