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发性痛经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少女,约占痛经的90%以上,是女性特有的病理现象,引起痛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发生主要与局部前列腺素增高有关外,心理因素及饮食、社会因素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此文主要通过介绍自我调理及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使痛经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浅析 心理与饮食疗法
1、原发性痛经的概念
原发性痛经1(primary dysmenorrhea):是指行经前后生殖器无器质性疾病存在发生的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常见于月经初潮6-12月后,一般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或者腰酸腿疼等,症状严重者影响青年女性的日常生活。
2、痛经与精神心理及饮食的关系
2.1:与精神心理的关系:5原发性痛经是痛经者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高于不痛经者,并使痛经着情绪因素如焦虑和抑郁加重,以及人际关系更加敏感,有学者认为,焦虑和抑郁与躯体化症状互为因果,明显的躯体化症状使患者感到痛苦而感到焦虑、抑郁情绪,而以上情绪刺激内分泌轴,通过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垂体后叶分泌加压素,催产素增加,引起子宫收缩,局部缺血,提高了疼痛的感受性,同时患者有疼痛的经历,每次月经来是便出现期待性的焦虑,形成自我暗示,导致躯体化症状出现恶性循环。Bancroft4对 210名妇女研究发现 ,围经期抑郁严重程度与经期疼痛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放松疗法 、认知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有助于减轻焦虑 、抑郁及痛经的强度,也支 持心理因素参与了痛经的发生造一观点。
2.2:痛经与饮食的关系:“民以食为天,饮食不当,乃生百病”,同样在经期前后由于饮食不当、过度节食、冰冷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进食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会使人产生胀气或行走不便腰骶部不适感,以上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疼痛纤维使疼痛加重。
3、痛经的心理疗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正确认识痛经,说明月经时轻度的不适是生理反应,消除紧张和顾虑可缓解疼痛。
3.2: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树立信心、避免神经创伤,加强人际交往、培养适当的爱好。
3.3: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应以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如音乐疗法等分散患者注意力可有效减轻疼痛。同时结合适度的休息和睡眠、规律的锻炼等使患者摆脱抑郁、焦虑, 消除不良情绪,最终建立良好循环而缓解疼痛。
4、痛经的饮食疗法。
4.1:艾叶生姜煮鸡蛋:取艾叶10到15g,生姜15到20g,鸡蛋2到3个,然后将艾叶、生姜、鸡蛋(带皮)加入一定量的水煎煮,待鸡蛋煮熟后,去掉蛋壳,放入刚刚的汤液中接着煮,15分钟后将鸡蛋一起吃掉,此法用于受凉而引起的痛经的患者。
4.2:姜枣红糖汤:取干姜20g,红糖20g,大枣20g,将大枣去核,干姜切片,加红糖放入水中熬汤服用。
4.3:黑豆蛋酒汤:取黑豆50g,鸡蛋2个,黄酒100g,将鸡蛋煮熟后去皮再煮,最后加入黄酒,10分钟后饮汤吃蛋,此法用于气血虚所致的痛经患者。
4.4:在月经3-5天内饮食宜清淡、宜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生冷之食物。
4.5:饮食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维他命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镁,钾等矿物质,避免咖啡、茶、巧克力、可乐中所含的咖啡因,他可是你的神经紧张,增加月经期间的不适感。饮食宜多样化,常食一些理气的蔬菜水果,如芹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等。
5:结论语
综上所述,多因素可以导致痛经的发生,对于原发性痛经者,若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注意调节生活方式,配合饮食及精神心理疗法可以缓解痛经发生时的症状,痛经严重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10月第8版。
2 邓伟明 中医妇科防病养生自我调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
3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出版于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第4期。
4 元.危亦林 撰 田代华等整理 世医得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1月1日
5 Bancroft J。et a1. Psychosom Med, l995{57(5):445~ 452。
6 韩蓁 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进展 中国富有健康研究 1997年第1期1-2。
论文作者:贾红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原发性论文; 症状论文; 疼痛论文; 饮食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鸡蛋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