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研究论文_韩克田 李莎莎 崔少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研究论文_韩克田 李莎莎 崔少堂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辛庄小学 2625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互联网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的特点, 给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重新思考, 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开展, 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德育教育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教育 研究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 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 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给德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推进, 电子白板、微课、教学APP、电子教材等新型教学辅助工具逐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成为教师的新帮手、 学生的好伙伴。在德育教学中, 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这块跳板, 打通教学的新出口, 把枯燥烦闷的德育教学变成活泼有趣的学习体验, 让学生打心眼里接受德育教学。笔者抛砖引玉, 以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为例, 谈谈自己在探索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互联网+青春教育, 润物无声

步入初中后, 学生也就告别了天真烂漫的儿童生涯, 迎来了人生历程中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生长发育时期, 在这个特殊阶段, 学生会发现自己无论在生理亦或心理上都在发生着令人震惊又微妙不可言说的变化。这是一个蜕变的生长期, 也是一个敏感又脆弱的危险期。这个时候, 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如何科学、合理又委婉地开展青春期教育, 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在以往的德育课堂中, 不少教师在谈及青春期教育问题时缺乏艺术, 不讲方法, 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适得其反挑起了学生的叛逆情绪, 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样非常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互联网+”的新环境下, 笔者就借助了网络视频、微电影、微课、PPT、APP等渠道, 通过简短精致的互联网资源, 将青春期教育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 呵护学生的隐私, 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互联网+生命教育, 敬畏生命, 深化体验

虽然“生命珍贵”这个道理浅显易懂, 然而, 对于不少脆弱、偏执、个性骄纵、自尊心过强的初中生而言, 往往验证了他们常挂嘴边的一句网络语:“道理我都懂, 仍旧过不好这一生。”正因如此, 在初中阶段, 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 是德育教学的头等大事。那么, 如何切实有效地深化学生对生命的感知呢?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凭借“互联网+”的教学优势, 巧妙利用便利、立体、直观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等信息平台, 将生命的可贵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 借助信息平台的互动功能, 可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 让学生从德育教学的围观者、旁观者变成操作者、实践者。

三、互联网+法制教育, 遵纪守法

法制意识淡薄、法律认识有限是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根源。初中生个性鲜明, 容易冲动, 自我约束与管控的能力还不成熟。在这个时期, 更要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律认识, 让他们知法、懂法, 既懂得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公的社会待遇勇敢地说不, 又能知法懂法, 约束自己的行为, 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在初中德育教学中,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是势在必行的。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便利资源, 借助网络平台, 大量搜集相关的网络资源, 如央视的今日说法、社会与法频道等, 创设教学情境, 打造在线说法的教学平台, 让学生在观看、体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参与到法制教育的互动中, 成为传递法律知识的排头兵。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 带动学生建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 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及推广,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建设“互联网+”德育教育模式就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管理资源, 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行为养成的德育良好品格和习惯。学校虽然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 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学校要以大德育观的工作思路, 使家庭的教育力量都参与到网络德育工作中, 形成学校、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 使三者在教育功能上取长补短,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产生整体效应,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平台。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 要打起精神, 打“持久战”, 善于抓住教育的发展机遇, 巧妙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开拓学用渠道, 把学生听得厌烦的“陈词滥调”变得新鲜有趣, 让学生听得进道理, 更能将道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将它们带进生活, 时刻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这样的德育教学有创意, 富有时代感, 为学生所接受, 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丹丹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的新出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2]谭斌 施骥 网络环境下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

论文作者:韩克田 李莎莎 崔少堂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研究论文_韩克田 李莎莎 崔少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