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泰和医院第一住院大楼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析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撷取的12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61例。实验组通过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治疗,参照组通过单纯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8%、4.92%,组间比较差异不突出,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情况实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并且可减少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
关键词:前列甲酯栓;缩宫素;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情况。为有效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临床方面主要经缩宫素处理,以此增强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对于缩宫素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1]。为此,临床方面应制定安全、可靠的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治疗方案。针对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撷取的12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分别通过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单纯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共撷取12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将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61)、参照组(n=61)。试验前,所有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愿意配合治疗。排除并发肝炎者、肝功能异常者、血小板减少者、凝血功能异常者、中重度贫血者、子宫肌瘤者、胎盘早剥者、精神病症者。实验组病例采选年龄段在26~40岁区间,平均(33.4±3.5)岁;采选孕周在38~40周区间,平均(39.6±4.1)周。参照组病例采选年龄段在24~40岁区间,平均(32.1±3.3)岁;采选孕周在36~38周区间,平均(37.5±3.8)周。所有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处理,结果显示统计学意义不突出,P>0.05。
1.2方法
1.2.1 参照组通过缩宫素注射液(生产厂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82)治疗,待胎儿娩出后,采取10U的缩宫素,实行肌内注射治疗。
1.2.2 实验组通过卡前列甲酯栓(生产厂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00007)、缩宫素联合治疗,后者的治疗方法同参照组。每次取1枚卡前列甲酯栓,放置于阴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全部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4.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分别经n、±、%的形式表示,经t、X2加以统计学检验处理。临床统计学数据对比呈现P<0.05时,则可代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情况的对比
实验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为(7.2±3.1)min、参照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为(12.6±3.6)min,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t=8.8775。
2.2. 两组产后2h出血量情况的对比
产后2h,实验组和参照组的出血量情况实行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实验组中,轻微寒战者、腹泻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2/61);参照组中,恶心呕吐者、轻微寒战者各2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3/61);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X2=0.2085。
3.讨论
产后出血,主要受到前置胎盘、妊娠胆汁淤积、胎盘早剥、高龄妊娠等因素所影响[2]。为此,临床方面应在分娩前、后,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降低患者产后出血几率。当前,较多研究人员表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宫缩乏力有直接的联系[3]。临床主要表现:产道急性出血、出血持续且量少、阵发大量出血、休克等。临床上多采取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为此本次研究对照缩宫素单独治疗、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的效果加以分析。研究显示,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较佳,并能控制患者产后2h的出血量,减少患者第三产程的时间,且不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较大影响,治疗安全、可靠[4]。缩宫素,属于人工合成的多肽激素,亦为神经功能垂体激素,能够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进而可改善患者的平滑肌收缩能力、收缩频率情况。缩宫素,在足月使用时可达到高峰,临床效果和所使用的剂量存在密切联系。其中,经小剂量的缩宫素能够促使子宫肌保持节律性,通过对称性的进行收缩[5]。同时,子宫体、子宫下段和宫颈的强度,会依次均减弱。而通过大剂量的缩宫素治疗,可达到子宫肌强直收缩效果,在患者体内较短的时间,即可被胎盘所产生的缩宫素酶、肝肾、肠灭活,并清除。所以,不会对患者的机体构成较大影响。此外,使用大剂量的缩宫素,会增高血压,使得患者的脉搏加速,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水潴留情况,所以对于妊娠期高血压者不建议经大剂量缩宫素处理。卡前列甲酯栓,也可以叫做卡孕栓,属于PGF2α衍生物,能够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提高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对子宫肌壁间血管实行压迫处理,因此能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且作用时间较长[6]。卡前列甲酯栓,不会受到体内激素水平所影响,待胎儿生产后,子宫缩小、腹腔压力降低,能有效的舒张静脉血管。这时,患者的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减少,但不会对自身血压、心率,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进行比较,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总而言之,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能有效预防高危产后出血情况,减少第三产程时间,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予以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莉,刘媛媛,邹佑军.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2):33-35.
[2]马晓兰,汪桂兰.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联合预防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5):98-99.
[3]罗瑶,曾笑梅.卡前列甲酯栓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效果和安全性[J].北方药学,2017,14(4):104-104.
[4]潘琴.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9):6-8.
[5]黄静莹,陈萱,吕育纯.卡前列甲酯栓对减少普通足月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6):502-505.
[6]罗艳,杨波.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急救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28-130.
论文作者:许智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前列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甲酯论文; 子宫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