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从这里出发
章 武
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像钢铁、像岩石一般坚强的巨人!
(2)管线埋设于地下,处于隐蔽状态,为确定位置可用管线探测仪、雷达等多种探测方法。目前,业内开始借助潜望镜进行管线探测。潜望镜主要用于井、涵洞,以及暗沟暗区管线探测,在不需人员进入的情况下可以直观观察到内部构造和线路情况,同时也保证了人员下井的安全。潜望镜在排水管线专业中可更好地发挥探测作用,而且还可以直观查看排水管线的内部构造和淤积堵塞情况,为排水管线的隐患排查显示出更大的作用。
他,高高挺立在福建省宁化县县城南端入口处的广场之上,挺立在中国革命光荣的史册之上,供千秋万代后人瞻仰。
这座广场,这座占地8000平方米的广场,全称为“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纪念广场”。
这座纪念碑,这座高达23.68米的“人”字型纪念碑,就屹立在广场的正中央。
12月9日,年仅29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师长陈树湘,因腹部重伤不幸被捕。在敌人的担架上,他毅然用手伸进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自己的肠子,以最决绝的方式来结束生命,来实现他此前的誓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今天,我就站在“巨人”的脚下,抬头仰望:蓝天,白云,红五星。在初冬的暖阳下,巨人头顶的红五星,闪闪发光,分外耀眼。
纪念馆女馆长用满带自豪的语气介绍:这座广场,这座纪念碑,诞生于2005年,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四根冲天大柱,喻指当年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时在全国的四个起点县,它们分别是:福建的宁化、长汀;江西的瑞金、于都……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要跟随着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使之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顺应时代的变迁,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4)同一品种水稻在不同的含水率下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力也不相同,如垦鉴稻6号籽粒的含水量增加,粒穗连接力并不一直降低,而是到一定阶段后,随含水量增加,粒穗连接力也增加,变得难以脱粒。而像长香粘水稻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力呈下降趋势。
显然,我头顶上的这位“巨人”,正是一位头戴红军军帽的战士。他,正是从这里,从誉称“中央苏区乌克兰”的红色土地上,踏出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的第一步……
我绕着纪念碑环行一圈。碑下,既有言简意赅、琅琅上口的碑文,也有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人物群雕,再现了当年宁化儿女踊跃参加红军长征、一往无前献身革命的动人场景。我听见近旁传来潺潺的流水声。那是翠江的一条支流,从广场的中央,从红军巨人的脚下穿过。
水声潺潺,岁月悠悠……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不能不让我的思绪回溯到那战火纷飞、鲜血染红的岁月……
其时,奉命留守湘江东岸、为全军担任殿后掩护任务的,是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师指战员5000多人,绝大多数为包括宁化在内的闽西籍子弟兵,其中的一个团,几乎全都是宁化人。他们以一个师的兵力,英勇阻击,殊死血战,打退强敌的无数次疯狂进攻,为主力红军争取了宝贵的渡江时间。完成任务后,湘江两岸的所有渡口、船只已完全被敌人所封锁、控制。渡江无望,他们只好返身孤军苦战。此时,东岸到处都是敌桂军、湘军、中央军及广西民团,他们把对红军的仇恨,全都集中发泄到红三十四师身上。全师指战员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一次次突围受阻,一次次惨遭伏击,一批批战友倒了下去,又一批批战友站了起来,一路砍杀,一路牺牲,直到弹尽粮绝,几乎全师覆没!
电视连续剧《长征》还有这样令人难忘的镜头:被排挤出中央领导层的毛泽东,好不容易从摇摇晃晃的木桥上横渡湘江后,得知红三十四师的险恶处境,无比痛心地反复叨念:“我的三十四师啊,我的三十四师!”作为文艺作品,电视剧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是被允许对一些细节进行合理和必要的想象和加工的。毛泽东当年是否如是说,也许在史料上难以找到准确的记载,但剧作家借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之口,却表达了红军全体指战员对英雄三十四师的无限痛惜之情,深深打动了全国亿万观众。
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纪念广场
当年,作为“中央苏区乌克兰”的宁化县,全县人口只有13万,先后报名参加红军的有1.3万人,几乎占全县人口的1/10、全县青壮年中的近一半。其中,在家乡宁化就地入编驻军,并随军出发参加长征的,就有3000多人。他们,有的在红三军团的第四师,有的则在刚由原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改编成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
军情十万火急,告别家乡和亲人的日子突然逼到眼前。许多戴着草帽、穿着草鞋,刚刚放下锄头镰刀,刚刚穿上军装、拿起步枪的宁化儿郎,背上父老乡亲为他们准备的军粮,匆匆踏上征程。他们,甚至还来不及通知年迈的父母双亲,来不及吻别恩爱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婴儿,就以急行军速度集结,只能怀着依依不舍的深情,向家乡的层层梯田、缕缕炊烟挥手告别………
“我又没有过女朋友,第一次就见这么恐龙级的,我也得有这心理承受能力呀。何东,没登记吧还瞒着,还真给瞒过去了,我只能哑巴吃黄连硬着头皮去见了。”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各地红军墓的墓碑上,从各处纪念馆所搜集到的革命文物中,从亲历长征全过程的老红军们所口述或撰写的回忆录里,寻找到他们的踪迹,想象他们当年血战的惨烈,以及在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之中孤军奋战的无私无畏与英勇顽强。
这是怎样的一种不期而遇呢?我们支起画架拿起画笔面对这样的景象写生,能够做的也仅仅是把对周围这一切的观察和体验,用我们的方式记录下来而已。一天里的几个小时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只是时光的一个片段。我们在这里感受并通过画笔来表现自然的生命和我们的认识并由此获得来自内心的觉知与欢悦,这样片刻的相遇,就成了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感受常常因为你面对的情景不同而不可复制,我们也由此可以获得在天地自然之间与生命性情相接的真实。这或许才是写生的真正意义吧。
湘江,黑雾浓浓的湘江,恶浪滔滔的湘江,战火煮沸的湘江,鲜血染红的湘江!
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就在红军从宁化出发短短一个多月之后,爆发于广西、湖南两省交界处的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战。这一战,红军在30万敌军的重重包围下,虽然强行西渡湘江,撕开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聚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企图,却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战役结束时,全军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
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实际生产进行举例阐述,例如根据所需性能,选择合适温度进行回火:工具、刃具、量具和模具等需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回火马氏体满足要求,适合进行低温回火;弹簧、发条、锻模、冲击工具需要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回火屈氏体满足要求,选择中温回火;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零件需要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回火到回火索氏体满足要求,故选择高温回火。讲述新知识点的同时,回顾前期内容,并适当引出若干后期学习要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融会贯通。
四根方形的冲天大柱,以钢筋混凝土和黑色大理石的最佳组合,以其铮铮铁骨、凛凛风姿,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略带倾斜地升向高空,并在顶端会合处,共同擎起一个巨大的红五星。由于设计巧妙,观众从任何方向前来瞻仰,都只能望见四根大石柱中的前两根,紧紧倚靠成一个巨大的“人”字。
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湘江之战,历来是党史、军史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千军万马混战之时,飞机大炮轰炸之际,血染湘江的许多红军指战员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因此,有关他们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种种细节,也大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和历史的云烟之中。
然而,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共和国没有忘记他们!
其实,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一去,不是告别,而是永别、诀别,是人世间最悲壮的生死之别。因为,他们所在的红三军团第四师、红五军团的第三十四师,将在长征途中遭遇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浴血奋战,不惜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为全军的突围铺垫生路。
杨成武将军在《忆长征》中回忆他20岁时所亲历的湘江之战,至今读来还令人惊心动魄:“敌人像被风暴摧折的高粱秆似地纷纷倒地,但是打退了一批,一批又冲上来,再打退一批,又一批冲上来。从远距离射击,到近距离射击,从射击到拼刺,烟尘滚滚,刀光闪闪,一片喊杀之声撼山动地。”
红军作家陈靖在《湘水黔山》中如是记载:“血染十里溪”,“河底遍尸体”;为悼念红军烈士,湘南与桂北湘江两岸的百姓,三年不钦湘江水!
1934年9月,历时一年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原中央苏区的21个县,至此仅剩下赣南的瑞金、兴国、于都、宁都、会昌、石城和闽西的宁化、长汀等8个县。而数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正以堡垒战术,步步进逼中央苏区,情况万分危急。在此险恶的形势下,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0月6日,中革军委向驻守宁化的红军各主力部队发出3封密电,命令其将防务移交地方红军和游击队。当时,驻守宁化的红军共有1.4万人,占中央主力红军总兵力的近1/5。其中,红三军团第四师及军团医院驻守淮土凤凰山,少共国际师一个团与军委直属炮兵营驻守淮阳、隘门,红九军团后方机关驻守上下曹及滑石一带。接到命令后,他们分别从驻地出发,或取道石城,或取道长汀,向江西的瑞金、于都方向集结。从10月16日开始,中央主力红军总共8.6万余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005年10月,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在宁化县调研时,曾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宁化子弟兵在湘江战役中的巨大牺牲,长征的历史有可能要重新书写。而在此之前,曾在湘江之战中幸免于难的开国将军韩伟,在晚年深情地说道:如果没有湘江战役,如果红三十四师能到达陕北,那全国闻名的将军县可能就多几个了。
电感式编码器的工作状态仅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率。油污、粉尘、温度等外界环境对它的干扰很小,信号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高。由于转子与定子间没有机械接触,因而使用寿命较长、抗震、抗冲击性能好。基于以上诸多优点,电感式编码器多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回转工作台、惯性导航测试台、天文望远镜以及高精度的机床和电机设备[7]。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它再沉重,再严酷,再令人遗憾,再令人痛心,也无法改变,无法重写。好在宁化儿女为红军长征,为革命胜利,为共和国创立所作出的重大牺牲和贡献,至今并没有被人民所忘记。宁化县委书记告诉我们: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每前进一公里,就有宁化籍将士倒下,胜利抵达陕北的宁化籍将士剩下58人,新中国成立时幸存者仅有28人。宁化儿女用宝贵的生命和鲜血,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悲壮的历史篇章。
在参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时,我们又有了更详细的了解:长征途中,包括湘江战役等历次恶战和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也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宁化英烈,总数有6000之多,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名有姓有地址列入国家民政部“革命烈士英名录”的,只有3305人。其中,师级干部3人,县团级干部15人,营级干部74人。其余,都是难以查寻和实证的无名英雄……
听着讲解,笔者忽然想起著名作家魏巍晚年所著长篇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用书名这词儿来比喻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多么形象生动啊!而这条红飘带上的每一丝每一缕,也都浸染着有名或无名的宁化儿女永不褪色的热血!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当时健在的三位宁化籍老红军,三位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被授与少将军衔。作为开国将军,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成为宁化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孩子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虽然很多人还没准备好如何做父母。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认识到了父母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是可以教育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类书籍的盛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社会上很多教育机构举办家长课堂,收费昂贵,但市场很大,很多家长踊跃报名。
今天,我站在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集结地纪念广场之上,久久抬头仰望“人”字型的红军纪念碑。当年的红军军徽——红五星,依然在蓝天白云之下,在我的头顶和心中闪闪发光。我想,不论是开国将军,还是普通士兵,不论是革命烈士,还是无名英雄,他们都是宁化人民——也是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他们都是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像钢铁、像岩石一般坚强的巨人!
当年,长征从这里出发,为的是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今天,新的长征又再度启程,为的是实现更加雄伟壮丽的中国梦。我深信,伟大的老区人民,必将“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责任编辑 /钟兆云
(作者系福建省文联书记处原书记、福建省作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