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战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集约化论文,经营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人们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国家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并实现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化增长转变的重要性,国有商业银行只有把集约化经营作为一项新的策略才是正确的选择。
一、粗放型经营方式已使国家专业银行难以自立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专业银行对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国家专业银行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但是,毋庸讳言,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一样,国家专业银行走的也是一条数量型扩张的路子,具体表现在:第一,追求机构的扩展。到1993年末,国家专业银行各种营业机构已达13530个,较1990年增长约18.42%,一些地方经济并不发达,外向经济寥寥,中国银行机构却已延向乡镇。第二,追求人员的增加。1994年国家专业银行职工人数已达153.8万多人,较1990年约增长18.85%(《中国金融年鉴》),而1994年世界1000家大商业银行中盈利占据首位的英国汇丰银行,其员工在国外商业银行中是最多的,但也只有9.8万余人。第三,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1994年国家专业银行资产总规模已达35390.8亿元,较1990年增长91.2%,其中,贷款规模已达30115.2亿元,较1990年增长104%(1994、1995年《中国金融展望》)。而同期世界1000家大商业银行资产总规模只增长35.18%(1995年1月6日《金融时报》)。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专业银行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营发展道路。所谓粗放型发展,其大致意思是指一种管理缺乏效能、业务经营单纯注重扩大规模、增加数量,忽视质量和效益的金融业经营方式。这种粗放型经营方式,已经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表现在:
第一,从内部管理方面看,机构越来越大,人员数量增多,工资费用增加,管理成本上升,银行经营效益下降,人均创利水平降低。由于分配上的大锅饭和缺乏有效管理,往往造成人浮于事,银行员工积极性低下。
第二,从业务经营方面看,由于只注意业务量的增加和业务外延的扩大,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造成业务经营重点不突出,极不利于经营质量的提高和新业务的拓展。
第三,从资金供求方面看,由于摊子大、战线长、资金使用上普遍出现撒胡椒面的分散化情况,因而机构越多,资金超短缺及其供给矛盾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金融体系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相互占有联行汇差资金、借新还旧、抵短用长等情况非常严重,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中央银行发行货币。
第四,从经营效益方面看,一方面,筹资成本加大,费用开支增加,另一方面是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贷款收息率降低,营业收入减少,从而导致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1995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成利润指标下降,不少行处出现负效益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上述所分析的问题,我们不妨用一些具体数字来进一步证实。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人员特别多,因而人均指标非常容易说明一些问题[①]:
人均资产:我国人均资产最多的是中国银行,仅为133.3万美元,而国外商业银行最少的是几百万美元,最多的日本三和银行为3298.28万美元,比率约为25倍。
人均资本:我国人均资本最多的中国银行也仅为5.9万美元,而国外商业银行最少的是几十万美元,最多的为日本三和银行为130.8亿,约为22倍。
人均税利:我国人均税利最多的中国银行为9660美元,而国外最少则有几万美元,最多的美国J.P摩根公司为17.7万美元。
从银行经济效益和营运状况的一些数字来看,则情况更令人忧虑[②]:
信贷资产质量不高,1994年不良贷款约占20%;
资金周转速度减慢,1994年比1991年减慢46天;
经营效益下降,1994年利润比1992年减少51.8%;
尤其严重的是,背在国有商业银行身上的逾期、呆滞、呆帐贷款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而且全国性的债务“大逃亡”迫使银行经营出现危机。
二、集约化经营方式确立的依据及指导思想
克服和改变粗放型增长,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机制良性营运的出路,只有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转变的依据是: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确定的“九五”时期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运行客观实际情况的迫切要求。在这种宏观体制和背景下,作为源于社会经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注重提高资本要素的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抑制通货膨胀,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实现高效率、高效益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
第二,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专业银行走的是一条扩张型的发展路子,一味追求机构网络的大和全,一味追求人员数量的足和多,同时非常注意存款、贷款等规模并以存款、贷款、机构、人员等指标作为发展的基本指标,甚至把存款增长额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而地方党政对专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考核又以贷款增加额作为重要指标,于是出现了运行状况不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虚假资产明显增多、银行运作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状况。国有商业银行要走出一条质量、规模、效益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使自身能够有效地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根除负债不计成本、资产不计效益、经营不计盈亏、发展不计后劲的状况。为此,要选择集约化经营方式。
第三,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关系到其在金融市场地位的正确定位。从国际范围内看,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国际金融中地位显著、信用卓著,是和它实施集约化经营机制分不开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办行宗旨决不是要在国内包打天下,大包大揽以至于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方方面面乃至街道里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支撑作用的大银行,主要是要发挥主体作用、核心作用和主导作用,从经营机制上向国际商业银行靠拢,实现与国际金融的对接。因此,在整个金融市场活动中,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有所保留,才能正确定位,这就是必须以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大中型项目融资和金融服务为己任,积极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作为指导思想。因此,集约化、集中型战略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第四,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家银行的功用。银行是经营货币、授受信用的机构,货币融通活动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如果能够了很好发挥作用,就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均衡机制的实现。首先,有利于凭借“资金流”引导“物资流”,调整、活化经济结构,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建设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面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的时候,不仅要求经济总量和规模继续扩大,更要求经济质量和效益有显著提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对于85%靠银行贷款来维系流动资金周转的企业来说,银行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合理科学地操作货币运行意义巨大。其次,有利于借助货币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货币的第一推动力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何生产都必须首先注入一定的资金然后才能启动;二是进入生产环节后,追求利润的目标又成为企业生产的动力,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银行能够正确地制定货币信贷政策,灵活地运用资金来刺激国家支柱产业的发展,就可更有效地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集约化经营的具体思路和策略
商业银行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对而言,增量稍微容易一些,而存量问题的处理比较复杂,既需要决心,又需要时间,涉及面又十分广泛。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组织体系,调整组织机构。
实践证明,人员的精简、资产质量的提高、资金的集中使用都与组织结构的设置和布局有关,“赶和尚必须要拆庙”,否则,“和尚”还会重返,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集约化经营问题,必须把组织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作为前提来研究,这里有两点应该是可以明确的:一是要减少管理的层次,一般地保留为三个层次即集团银行(总部)—城市银行(法人行)—分(支)行—支行(办事处),一般地为保证集约化经营,营业机构不宜延长延细,专门的储蓄所也不必增加甚至不必专设。二是减少管理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机构,淡化行政色彩。
2.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在资产结构上,我们目前主要是贷款,约占整个资产的9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信用贷款,这当中能够周转的约20%左右,这不仅对提高银行经济效益不利,而且对国有商业银行搞活经营没有好处。因此,必须拓宽资产业务面,增加非贷款性资产的比重,一是通过增加国债、政策性银行发行债券的持有量,扩大证券资产的占比;二是合理调度头寸,降低一级准备比重,增加二级准备的比重,在不影响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资产的比重;三是在贷款业务中要增加抵押、担保贷款的比重,增加抗风险能力;四是在资产的运用上要加强集中性,提高资金投向的密集度,集中资金解决重点问题,实现三个转移,即贷款投向向有效益、有市场、有信誉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转移,向有效益的中心城市和地区转移,向新的经济增长点转移。
关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方面:一是要控制贷款增长速度,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把眼睛盯在存量的盘活和调整上,不要只放在增量的扩大甚至盲目扩张上;二是要调整贷款投向即由重视外延型、数量型产业、产品、地区的贷款转向重视内涵型、质量型的贷款,并不断提高后者的比重;三是要积极支持科技进步,将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和企业及产品作为信贷投向的重点。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国家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圈,支持、培养和扶持一批大中型企业,并以此为自己拓展市场、发展业务创造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主办银行制度是极其有意义的,而银行业竞争倒应该是适度的和有限制的。
3.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商业银行的负债一般是通过向资金多余单位或个人以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发行二级有价证券吸收存款而形成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还包括国家直接投入的部分。
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的途径主要有:一是要逐步提高活期存款(即低息存款)的比重,这无疑是降低负债成本的重要途径;二是要努力提高信贷资金自给率,减少高利息的负债,当前要采了有力措施,解决基层经营行靠占用汇差贷款,靠拆借资金贷款等超负荷经营问题,严格限制高利率拆入资金的规模和比例;三是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竞争不计成本、乱拉存款的做法,吸收存款必须考虑到成本支出。
4.改革内部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银行的组织效率对工作效率乃至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关系,为此,必须把它作为集约化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在机构设置上,要本着精简上层、充实基层、减少管理层、扩大经营层的作法,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使之真正形成有利于提高经营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机制:
一是内部机构设置要克服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合并或缩减重叠的机构,以解决部门过多、人浮于事的问题,增强整体功能,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在网点布局上,要改变按行政区域设置点的作法,机构网点的设立应坚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及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利于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是在劳动组织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员“一选双聘”制度,即对行长实行选举制,对中层干部和职工实行聘任、聘用制,形成现代用工制度;
四是在利益分配方式上,将工资、奖金与职工所付劳动和所作贡献挂起钩来,彻底改变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提高人均水平。
四、集约化经营与盘活存量难题解析
国有商业银行要真正实现集约化经营,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存量的问题,因为没有存量的盘活就难以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经营。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营业的金融机构将越来越多,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过多地依赖增量来解决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有限地增量对于巨额的存量来说无非是“大海击石”,卷不起多少浪花,更荡不起涟漪。而存量的盘活,涉及到现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涉及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个问题尽管复杂,但必须操作;集约化经营尽管有障碍,但必须跨越。在这里,笔者非常同意江其务先生的思路[③],即使原有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在财政无力继续承担的情况下,由银行拿钱买一个新体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财政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为破除信贷资金供给制,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提供条件。推进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可谓搭起一座大家奔向市场经济的桥梁。
具体操作办法是:财政每年发行一种社会保障特种债券,中央银行每年在新增五、六千亿的贷款规模中,拿出20%左右约1000亿元购买这种债券,财政用这笔资金成立社会保险银行,企业该破产的破产,破产企业的失业工人按照社会保障条例由社会保险银行发放失业救济金,专业银行不再包这些破产企业的资金供应,能够按照市场原则决定贷款的发放对象,加速集约化经营进程和商业化改革步伐。而作为中央银行,购买到这笔特种国债,增加了债券的持有量,由此就可以扩大其公开市场业务,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调控货币供应的作用。这一办法,既解决了破产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又减轻了专业银行承担社会保障的任务,既可以为专业银行建立资金借贷制、推进商业化,又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可谓花钱买了新体制。如果真正能够实施这一办法,那么,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就完全有可能,而商业银行集约化可以较容易推行了。当然,存量的调控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上述办法以外,我们还应抓住时机,乘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之机,要“舍得割肉,放得起血”,连机构、业务、人员放一部分出去,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注释:
[①] 1995年1月20日《金融时报》。
[②] 1995年1月11日,1月13日,1月16日《金融时报》。
[③] 江其务《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思考》,《财贸经济》1995处第4期。
标签: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集约化管理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存量资产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