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国民经济发展态势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国民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5年1~3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实施的一系 列宏观调控措施已见成效。经济增长速度稳中有降,预计全年国内生产 总值(GDP)约为5535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0.4%。按可 比价格计算是1980年的4.04倍,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四 季度各月物价同比涨幅将回落到二位数以下,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可 以控制在15%左右。全年财政收入会保持一个较大的增幅,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在持续十几年下降之后可能出现首次回升, 财政赤字可以控 制在年初所预定的目标之内。货币发行量大大低于1500亿元的计划目标; 列入计划考核的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总规模将控制在计划以内。初步测 算,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扣除物 价因素实际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6.2%,与上年基本持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20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扣除物价 因素实际增长12.1%左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有所改善,农民人均纯 收入可达155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增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生 活费收入可达4082元, 扣除物价上升因素后实增7%左右;进出口贸易 进一步活跃,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3.2%。外汇储备继续增 加,年底国家外汇结存可增长35.6%,将跻身于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当前的经济增长与工业速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区域, 1996年不宜再采取大的调控举动。首先从各部类的增长情况来看,预计 今年轻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达22.4%,而重工业增长速度只有12.5%, 两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就宏观调控角度而言,轻工业的高速增长给消 费品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对从供给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关键作 用,同时也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重工业受固定资产投资调 控的影响,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冶金、重机、煤矿、矿山、建材等行 业的部分国有企业开工严重不足,设备闲置,停产半停产现象比较突出 ,其增长速度显然下降。分所有制构成看,国有工业增长速度虽有所回 升,但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增长比较快的集体企业与其它类型 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条件,宏观调控对其 影响有限。分地区来看,东部增长较快的地区,物价水平已经降到了宏 观调控区域附近,产销衔接也比较好;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的部分地区 ,如辽宁、吉林、内蒙古、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 夏等省区,全年GDP增长率可能降到8%以下,而全年物价指数将仍处于 一个相对高位,个别省份已经出现滞胀苗头。另外,整个“九五”期间 我们都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除了城镇需要新安置的就业人员外,还 有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失业率过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 问题。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安排过低。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农业 的基础地位还比较脆弱,工业部门低效益使之不可能对农业部门进行补 贴,农业部门的低速增长与基础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经济增长速度 又不能太快,过快必然导致过热。因此,在1996年的宏观调控过程中, 不宜再在总量上采取过激的措施,而应以微调为主,将重点放在结构调 整上。为此,我们对1996年国民经济增长进行了多方案测算。
方案Ⅰ:GDP增长8%。国民经济经过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1992~ 1995年期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2.3%), 使我国综合国力上了一个 新的台阶,但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开始 比较突出地暴露出来,经济的增长模式没有走出“一放就快,一快就热 ,一热就胀,一胀就管,一管就死”的怪圈。考虑8%的方案, 主要着 眼点在于调整结构,理顺经济关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而把增长速度 适当降低一点,可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供求环境。为此,必须继续执 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投资规模,把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降 下来。在此方案下,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要从今年的18.7 %降到 16.5%,新增贷款规模要控制在6190 亿元以内;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 22882亿元,增长14.2%,比今年的增幅降低8.2个百分点;工业受投资 需求大幅回落的影响,将由17.8%下降到12.5%,降低5.3个百分点。 此方案的优点在于需求降温以后,可以使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的“瓶颈 ”约束明显缓解,通货膨胀率也可以比1995年有明显回落。其弱点在于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后,将使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滑坡,从而影响 到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另外,就业压力将更加突出,失业率有可能超 过3%。
方案Ⅱ:GDP增长9%。此方案的优点是,可既保证经济增长的连续 性,又兼顾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需要。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依旧保持 向下调整的格局,人民生活水平扣除物价因素后仍有所提高。投资增长 速度为16%,投资率为35.4%, 开始从高位回落。 银行贷款规模增长 17.8%,仍旧保持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失业率大体维持今年的水平。 其弱点在于现实的GDP可能小于潜在的GDP,国内资金充足的优势未能得 到充分发挥。
方案Ⅲ:GDP增长10%。考虑到目前我国资金来源比较充足, 外资 仍继续看好中国,明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部分“九五”大中型 项目将动工兴建,保持1996年投资规模的适度增长既有需要也有可能。 在此方案下,投资总规模将达23640亿元左右,比1995年增长18%。 其 优点在于比较好地保证了经济发展与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国有企业在规 模经济的效应下,经营状况会有所改善。财政收入的增长将快于支出的 增长,财政赤字会小于前两个方案,其弱点在于通货膨胀率仍将处于一 个相对高位(在两位数附近),国家在价格改革与流通体制改革上的回 旋余地比较小,解决结构上的问题困难可能会多一些。经济增长需要动 用一部分外汇库存来支持,加上明年我国处于外债偿还高峰,将使外汇 储备呈下降趋势。信贷规模增长也较快,使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不能得 到消化。
上述哪一种方案更适合我国当前的情况,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
1.应能充分利用国内闲散资金。“八五”时期我国储蓄率平均约为 35%左右,居民储蓄余额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1.8%。1996年我国居民的 这种高储蓄倾向将不会改变,在考虑建设资金平衡问题时,应将范围扩 大到全社会,而不要局限于国家所能控制或能动用的范畴,也不要仅局 限于全民所有制的概念之内。在安排经济增长速度与建设规模时,要考 虑到社会资金的充分利用问题。按照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想使社 会总供求达到均衡,必须使储蓄等于投资。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则意味 着有一部分宝贵的社会资金被闲置,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实际的 GDP 增长小于潜在GDP 增长;如果投资大于储蓄,则表明社会总需求超过社 会总供给,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现阶段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我国高储蓄 率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内资充足的优势,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
2.应考虑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八五”期间我国经济运行中令人优 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财政收支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具体表现:一是财政收 入占GDP的比重连年下降。由“七五”期末的18.7 %下降到“八五”期 末的11.3%,平均每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二是财政赤字扩张过快, 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大。“八五”末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上升 到近10%。三是债务收入逐年增加,借新债还旧债可能导致政府债务收 支进入恶性循环。 政府债务收入几乎是每两年就翻一番。 债务收入占 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2.1%上升到1995年的2.9%, 逐步逼近国际公认 的3%的警戒线。因此,在安排明年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时, 应把改善 财政收支状况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考虑,努力增收节支,特别是要着重 解决债务率偏高的问题,力争将债务收入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 防止出现债务危机,为“九五”期间重振财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为企业改革创造宽松环境。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对宏观体制环 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竞争新形势,综合经济效益水平低 下,企业开工不足,停产半停产情况比较突出。如何搞好国有企业,提 高其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全局性问题。为此1996年需要 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果断处理一批长期经营性亏损企业。因 此,明年经济发展各方面安排不宜保持太紧,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 效益的改善与提高上,为企业改革创造宽松环境。
4.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今年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努力,物价上涨 幅度可以控制在计划控制目标内。但是物价水平仍然过高,进一步降低 物价上涨率仍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在安排明年经济发展 和建设规模时,要为实现物价控制目标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