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是电力单位生产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尤其在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改革不断推进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质量,保证供电质量,对电力单位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电力安全;运行
引言:变电站是我国电网系统的重要节点,其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供电质量。尤其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加强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探讨,对保证电能安全输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实现途径,以供参考。
一、分析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对其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其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变电站而言,涉及到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包括电抗机、电缆、电动机、母线、开关、变压器等,主要功能就是对电能进行输出和分配,对于二次设备而言,主要包括监控设施、显示仪器、报警系统等,其是一次设备的辅助设备,可以及时有效的对一次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整体工作的稳定性。对于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而言,就是针对二次设备而言的,在这方面引入先进的技术,这样变电站二次设备具有自动化监测和控制功能,由此可见,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不仅可以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和稳定,还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分析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分析整体架构的设计和各个模块的功能
对变电站的相关系统进行设计时,其总体框架选用了比较流行的分层分布式结构,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站控层、网络层、间隔层。对于其中的间隔层而言,其主要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站内的一次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执行有关指令,有效对一次设备进行保护或控制;对于网络层而言,这一层的基础是一个工业以太网,其实际的传输速率为1000Mbps,这一通讯网络由两个以太网构成,其传输的规格是ICE60870。对于站控层而言,其是这一系统的核心部分,具体应用中可以对变电站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其功能强大,可以进行报警、指令操作和组态显示等,除此之外,还能够对站内存在的故障进行自动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其他两个层次的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同时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改等。
(二)分析设计的系统硬件情况
系统硬件非常重要,其构成并不复杂,在站控层主要包括服务器、监控机、GPS对时器、五防系统、报警器等,在网络层主要包括交换机、光纤接口盒、通信电缆、规约转换器等,在间隔层主要包括电能采集装置、直流电源、高压开关柜、监控与保护装置等。硬件设施非常重要,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在底层使用Modbus通信协议传输,对于通信管理机而言,应用了双以太网传输,配置硬件时,必须考虑用20%的冗余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中间继电器对开关量信号进行隔离。
三、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实现途径
(一)实行无人值守专责制度
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同,在使用新方式下,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实际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和漏洞,对于变电站运行管理而言,如果要落实无人值守,那么不能盲目进行,要结合变电站实际的管理情况,积极推行相关设备无人值守专责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要对不同工作进行分解,巡视工作,维护工作,验收工作分别由专人负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个工作人员,当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避免出现责任不清晰,划分不明确,出现相互推诿问题,这样出现问题后,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找不到实际的负责人,不能对责任人进行惩罚,也就没有了实际的管理意义[2]。
(二)加强电气自动化及电力运行管理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能否安全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除构建合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外,电力单位还应制定针对性策略,认真落实管理工作,为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首先,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是规范变电站管理人员行为的重要规范,尽管变电站已经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但部分制度规定内容不够详细,不利于实际的落实。因此,电力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变电站管理工作的变化,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例如,完善日常巡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管理人员巡查中应加强对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设备及元件的检查,按照要求填写巡查项目登记表。同时,交接班时按照流程,做好重点位置的巡查交底工作。其次,明确管理工作目标。电力部门结合辖区变电站情况,要求变电站主要负责人制定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并上报主管部门。必要情况下,实施工作责任制,遵守“谁出问题、处理谁”的原则,要求管理人员恪守职责,尽心尽力,促进管理目标的圆满实现。最后,制定详细管理计划。为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变电站负责人应制定明确的落实计划,组织管理人员召开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电力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确保电力安全运行的意义,认真落实管理工作计划[3]。
(三)提高变电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管理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往往给电力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电力单位应结合变电站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为电力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首先,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安全运行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尤其随着电力事业改革的推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业内呼声,因此,电力单位应从大局出发,长远考虑,采取提高待遇及福利的措施,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做好应聘人员的把关,考核其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电气设备管理知识的考核,确保其能尽快胜任工作岗位。其次,做好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变电站认真分析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管理指标完成质量及进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一方面,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教育,通过具体案例使管理人员认知到电力运行事故造成的损失,防止从事管理工作时出现随意、侥幸心理[4]。另一方面,通过知名专家对管理工作方法与技巧的讲解,使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认真对照自身不足,优化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操作,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水平。最后,加强突发事件演练。为提高变电站管理人员实践技能,变电站负责人应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突发事件演练,使管理人员在演练中积累丰富经验,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与方法,缩短突发事件响应、处理时间,降低给电力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论:
文章主要以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重点对其自动化建设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详细探究,希望提高变电站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5]。
参考文献:
[1]司树华.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144-144.
[2]桂烜.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00184-00184.
[3]苏慧刚.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00121-00121.
论文作者:王明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变电站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