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 214500)
【摘要】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显示为小的(直径一般小于5mm)、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灶。脑微出血与脑梗死存在部分相同的危险因素。本文主要对脑微出血及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相关性文献进行综述复习,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微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161-02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血管周围含铁血红素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1]。CMBs 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脑梗死患者常合并CMBs,本文主要就CMBs与脑梗死是否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进行文献复习,供临床参考。
脑梗死患者常常合并脑微出血。脑梗死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生活习惯等,这些危险因素对CMBs的影响综述如下。
1.年龄和性别
年龄和性别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CMBs的发生与年龄有显著关系,孔庆奎等[3]通过6个年龄组的对比研究发现:CMBs组的平均年龄高于无CMBs组,CMBs的发生率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这提示年龄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Vernooij等[4]人对平均年龄69.6岁的1062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健康老年人进行大样本研究发现,CMBs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在60~69岁人群中,CMBs的发病率是17.8%,而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则高达38.3%。有研究结果发现,男性CMBs的发生率(14.4%)明显高于女性(8.8%),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的发生率都表现为增高的趋势[5] 。
2.高血压
目前的研究共识:高血压是CMBs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可能的病理基础:小动脉玻璃样变和微小动脉瘤导致小血管壁发生血液渗漏或破裂,CMBs提示的脑微血管病变可能是引起老年人自发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6]。刘文宏等[7]通过对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是独立于平均血压的深部及幕下CMBs病变的危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糖尿病
小血管病发病的基础为小动脉的老化,而糖尿病加速了小动脉老化的过程,因此,糖尿病是CMBs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所致的脑微血管病患者中,约11.8%的患者会出现CMBs[8]。可能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被破坏,几乎没有平滑肌层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端,更容易破裂产生病理性的CMBs。
4.生活习惯
吸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也有研究认为吸烟与CMBs并无关联。高脂饮食已被明确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高胆固醇血症与CMBs的关联不大。甚至在一项对脑出血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低胆固醇水平可能会增加CMBs的发生。咖啡常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然而,喝咖啡可以减少男性的脑微出血,这样的效果在女性身上并未发现。
5.总结
脑微出血是与脑梗死一样,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是其危险因素;而与脑梗死不同,高脂饮食、饮用咖啡并非其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GreenbergSM,VernooijMW,CordonnierC,etal;MicrobleedStudyGroup.Cerebralmicrobleeds:aguidetodetectionandinterpretation[J].LancetNeurol,2009,8(2):165–174.
[2]王国珍,汪国宏,王小强,等.脑微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3,21(2):86-90.
[3]孔庆奎,苏慧,段鲁勤.脑微出血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5):321-324.
[4] VernooijMW,vanderLugtA,IkramMA,etal.Prevalenceandriskfactorsofcerebralmicrobleeds:theRotterdamScanStudy[J].Neurology,2008,70(14):1208-1214.
[5] CharidimouA,KakarP,FoxZ,etal.CerebralMicrobleedsandRecurrentStrokeRisk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ProspectiveIschemicStrokeandTransientIschemicAttackCohorts[J].Stroke,2013,44(4):995-1001.
[6] BokuraH,SaikaR,YamaguchiT,etal.Microbleedsareassociatedwithsubsequenthemorrhagicandischemicstrokeinhealthyelderlyindividuals[J].Stroke,2011,42(7):1867-1871.
[7]刘文宏,刘冉,孙葳,等.长期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4):259-263.
[8]QiuC,CotchMF,SigurdssonS,etal.Retinalandcerebralmicrovascularsignsanddiabetes:theage,gene/environmentsusceptibility-Reykjavikstudy[J].Diabetes,2008,57(6):1645-1650.
基金项目:泰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指导性计划(ssf20160141)
论文作者:王文娟,丁云龙,刘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危险论文; 因素论文; 年龄论文; 脑梗死论文; 糖尿病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