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档案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加以认真的研究与探讨,对今后我国档案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笔者所了解的近期全国各地提出的有关档案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与建议综述如下:
一、普通高校档案专业教育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档案专业教育在档案人才需求的强烈刺激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档案专业的设置从人民大学一家,发展到如今的25所大专院校开设档案专业院、系、班,对在校生的培养能力大大提高。一些重点大学还开设了硕士和博士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各高校档案专业已累计培养档案博、硕士和本、专科人才数万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档案专业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了解,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来自生源。由于分配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把选择专业与日后的择业相联系,认为档案专业择业面窄,报考生源逐年减少,以至不采取特殊的奖学、奖教措施,难以吸引生源;其二,来自教改。目前高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改革专业设置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旨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考虑学生择业的需要,拓宽知识面教育面和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淡化部分专业界限。因此,某些院校的档案专业已出现系与系之间的合并、缩减专业设置的现象,甚至有些档案专业的传统课程也受到相关专业竞争;其三,来自师资。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并相对稳定的高校档案师资队伍,是巩固与发展高校档案教育的重要前提。目前,虽从总体规模和质量上看,档案专业的师资队伍较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据对某重点高校档案专业的调查,师资队伍的断层问题十分严重,在43名教师中,40—55岁的教师仅有4人,6名教授中有4人超过60岁。近几年调出教师5名,调入2 名,出大于进。老教师逐渐退休,新的学科带头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明显不足。而根据校方的有关规定,今后各系没有教授,就不能设教学点,没有教学点,学校就不给教学经费。因此,是否具备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为关系到档案专业的生存问题。据了解各高校档案专业都不同程度地面对上述挑战。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化档案高校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引起档案界的极大关注。搞好高校档案专业教育的改革,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高校档案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人才市场,进一步明确和提高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标准,以适应高校教改“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和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
第二,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档案专业的教材建设,在保持传统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精华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机读文档管理,新型档案载体保护技术,以及现代信息与技术对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论带来变化的研究与探索,不断赋予档案专业教材以新的知识新的内容,并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教材建设方面,特别需要加强硕、博士高级档案专业教材的建设,以真正适应高级人才培养需要。
第三,要努力培养与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采取自身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特别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参与教学、学术会议、科研、出国进修的机会。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高校档案专业的教育改革事关档案事业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档案界必须给予级大的关注,给予必要的关心与支持。近几年国家档案局和部分省、市档案局向高校档案专业提供奖教、奖学金、为高校搞档案科研提供无资助立项、为高校师生开辟教学实验基地、送在职档案干部攻读档案专业硕、博士生等等,对支持高校档案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大力提倡。在高校师资建设与教育方面,各级档案部门也应给予积极的帮助,尽可能为中、青年教师创造参与地方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机会,为教材的更新与完善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
二、档案干部在职教育要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从广义上讲档案干部在职教育包括档案人员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档案成人学历教育。加强档案干部在职教育是改善档案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年以来,各级档案部门普遍加强了档案的教育管理与培训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设置了档案教育管理机构,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档案培训机构。仅“九五”以来,各级档案部门普遍举办各种培训班。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以及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档案人员将近2万人。
在档案干部在职教育、培训方面,也还存在目标与方向不清,质量不高,缺乏规范化管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办班单位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办班质量的问题。为此各地普遍要求加强档案干部在职教育正规化与规范化管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更新观念,准确把握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档案信息利用的日益社会化、系统化,档案事业管理方法将由行政监督、指导向依法治档转变;档案管理手段将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档案管理也将由管理型向管理开发型转变,这“三个转变”既是档案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也是档案教育更新内容的着眼点。
第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要根据教育、组织、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人员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循。
第三,要本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尽快制定“档案人员岗位规范”,根据不同层次档案人员的不同需要制定档案教育培训规划,确定中长期档案人员的素质标准,明确不同层次人员的培养方向。使档案在职教育始终有明确的方向与标准。
第四,要加强档案干部在职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不断更新与完善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教材,以保障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对师资队伍建设也要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以保障教学质量。
第五,要加强档案在职教育的考核、监督。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制定考评标准对档案干部在职教育实施有效的考核、监督,有利于促进档案干部在职教育的全面发展,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教育培训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要逐步将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与档案人员获得上岗资格、职称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挂钩,充分调动档案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岗位培训的积极性。像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等地通过地方人大立法形式或与人事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规定档案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获得持证上岗资格,才能从事档案工作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
此外,各地档案部门普遍认为,对加强档案教育的宏观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对提高档案干部教育管理水平和档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加强档案教育,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为21世纪我国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