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新世纪自然辩证法课程——新《教学要点》应转移重点、调整比例、突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辩证法论文,突出问题论文,要点论文,比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1988年7月颁发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要点》,总结了前十年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结合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在硕士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中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十年来形势有了新的发展,《教学要点》的体系和内容也应当做适当调整。具体可以从教学和课程两方面入手。
1 教学内容的调整
根据形势的变化,教学内容的三大部分都要做相应调整。
(1)在“第一篇自然观”部分,教学重点要从辩证自然观向生态自然观转移。以往的辩证自然观主要讲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而新的生态自然观讲的是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这一转移是与国际上关于生态与环保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相一致的,也与我国政府的有关决策特别是党的15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
其实,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思想也是很丰富的,如:①有关自然界第一性的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②有关自然界是人及其生产活动的前提的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肢体,土地提供劳动场所、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③有关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业生产不考虑对自然界的长远影响的思想,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在生产和交换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可以直接预期的社会影响,不关心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结果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此外,还要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加以区分研究。人化自然是按照人和自然协调来考虑的,而人工自然只按照人的需要来考虑。同时,还要吸收国内外在生态自然观方面的研究成果。
(2)在“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部分,技术部分比例要加大。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科学是精神生产力,是“观念的财富”,是认识世界;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改造世界。二者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状况又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所以,我们不能只讲科学,而要加大技术内容的比重,特别是要增加技术创新内容,因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在技术内容中要增加对军事科学技术的讨论。军事技术是带头技术,必须有这部分内容。
此外,在教学中不能只讲科学方法,还要讲科学精神,因为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密不可分,尤其是科学的创新精神更要突出。同理,科学的发现方法与证明方法也不可分割。
(3)在“第三篇科学技术观”部分,要从科技与社会的双向作用转向突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对中国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情况,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和研究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包括:①关于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问题;②关于科技发展战略问题及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③关于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④关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问题等等。
2 课程体系的调整
课程体系的调整要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和教学的现实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第一篇生态自然观,要集中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并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展开课程内容。
(2)第二篇科学技术理论与方法,要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突出关于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点。
(3)第三篇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要突出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的观点,并围绕科技兴国战略展开课程内容。
标签: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