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略论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创新思维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能力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历史综述

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呢?简单的说,创新思维能力就是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学生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亦即在学生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能力;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我国有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有着重要意义。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就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指出了发展的方向,让广大英语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21世纪合格人才。

纵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学者对创新思维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一种是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创新思维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另一种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的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二、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如下问题,他们制约着我国中学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教育观念僵化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重视“应试教育”,即注重英语知识的讲解和解题技能的传授;而不重视“素质教育”,即不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偏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重视师道尊严而忽视师生平等;重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而轻视团队合作。

2.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中学阶段英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应该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比如,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式、讨论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变单一课堂讲授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计算机校园网络使教学互动更快捷、简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约了资源收集和获取的成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使用先进的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呢?

笔者做出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1.创设合适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习惯

俗话说得好:“三天不提针,脚手生。”语言作为一种工具须经常使用方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境之一就是缺少用英语交流的平台。因此,创设合适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让教室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乐园。可以在教室的四壁贴上一些英文名言警句。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等。每个月更换一次,学生走进教室即能看见英语,加深了对英语的印象。

其次,要注意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对老师的喜好影响对该科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主动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分享他们的苦与乐。在这方面,我有自己的一些体会。每当新学期开始,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ST.com本子(即studentteacher communication,师生交流),定时交给我看。学生通过这个途径反映他们的学习心态,而我则认真批阅并给予及时的答复。这样不但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而且使我自己获益匪浅。再者,教师在生活上应给予学生切实的关怀与帮助,让学生感受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暖。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自然会有意识地来配合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当中,简化教材,生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H.D.Brown指出:语法、词汇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有用,而且对加快学习进程至关重要,是帮助学习者达到较高外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英语教学中有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单词的学习,整堂课都是语言点的讲解。二是太注重于语法的讲授,把语法的条条框框全都罗列出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单调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时期的语法、词汇教学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即为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正确而又得体地使用这些语言形式。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恰当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把词汇、语法教学融于语篇教学中。

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词汇不再看着是长长的孤立的单词表,而是在语义情景中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语言。词汇教学要结合课文,让学生在语境中去记忆和学习单词。教师可以通过复述课文,把相关单词和短语都整合进去。这样既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达到了记忆单词和短语的目的,同时也简化了教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潜在的创新思维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教学内容,对书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活化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阶段,而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横向、逆向、联想等思维。在教学中我通过扩展或简化教材内容和活动步骤,鼓励他们多角度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高二下Unit 12 Jules Verne: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复述课文时我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去设计其他的课文复述形式:

Born in 1828,sent to study law,but developed...,...spent studying,

Used...reminded...experiment,laid the foundation of.

2,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one of...

Behaved to...Dr Aronnax and his servant

Find themselves turn out to be...

Make...permanent guests...

Takes on a voyage across...

Electricity used for...defend against...

They find themselves surrounded by...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two men discovered an ancient document...

Guides lead...pass through...drink...reach...walk along...go through...

Build attached...In the end...short out of...

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些key words边看图,边复述。

当然也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复述。如高二(下)unit 14 I Have a Dream可用如下方式复述:

其次,对于语法教学,H.D.Brown指出:语法教学是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教学的结合,语法学习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这就要求有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源泉在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于学生的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外部动机表现为外部的刺激因素等。教师要善于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对学习材料和内容进行处理,从中寻找趣味性,因此我把所讲授的语法知识编成故事或者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易懂易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学习情态动词的时候,我先把shall的用法归纳为如下几句话:

疑问句中表请求和建议,

所用人称第三和第一。

陈述句中表决心和命令,

还有允诺、警告和强制,

条约规章中表现义,

shall用法要牢记。

然后要求学生模仿着去做,把其他情态动词的用法也编成顺口溜,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

3.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皮亚杰指出:真正的教学是出自学生本身,这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所以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课文的复述、单词的听写等等,老师只需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督促。然后每个月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比,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会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情景的产物。离开了情景,语言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情景教学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阔有极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帮助学生创设情景。因此,我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诸如游戏、单词竞赛、英语演讲、英语歌曲比赛等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营养和环境,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且巩固了他们所学的英语知识,为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几点都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点滴经验。当然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靠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形成的,需要长久的探索。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教学进程和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标签:;  ;  ;  

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