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事故的发生不仅仅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应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当中需要建立起自然灾害预警,对自然灾害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建立起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电力事故的预防效果,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
关键词:电力企业;自然灾害预警;应急管理机制;完善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给人们的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而电力企业应该建立相应配套的应急管理机制,对电力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从而降低电力事故对电力企业发展的影响。而近年来,自然灾害的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大也使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因此建立起相应的自然灾害预警,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立电力企业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电力企业自然灾害的界定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自然变异,其中既包括地球自身的变异,也涵盖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异,这些变异的现象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预想不到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即构成自然灾害。也就是在一定自然环境背景下产生的,超出人类社会控制和承受能力,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事件,是自然与社会综合作用产物。自然灾害的特点是不可以预料性和必然发生性。自然灾害也是指发生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它可以导致社会经济系统失去稳定与平衡,使社会财产产生损失或导致社会在各种原生的和有机的资源方面出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广义的自然灾害既包括渐发性的自然灾害如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气候长期性变化等环境灾害和淡水资源减少。狭义的自然灾害仅指各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而突发性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严重的破坏性。本文所研究的自然灾害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泥石流灾害,及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治理能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国家、社会财产在突发灾害中所受损失的重要措施。中国电力企业的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已成为评价电力企业二作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电力企业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探析
自然灾害预警是对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整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相应的预测和判断,及时有效的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应急管理机制是指对电力事故进行的一系列预防和处理,预防电力事故发生,而当发生电力事故之后可以及时有序的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降低电力事故的影响,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有效的预防机制可以降低损失,同时也可以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2.1提高预防管理效果,完善应急管理效果
电力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相应的预警,而在对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现象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和整理,提高自然灾害预警效果,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电力系统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力系统可以对危险源进行预警,电力系统对危险源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评估之后,对危险源可能出现的相关隐患进行分析,结合相关地形等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对自然灾害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危险预警等级机制,电力系统进行高度复杂化的分析和评估之后,对危险源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种类和规模进行分析,从而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自然灾害进行预警,同时结合自然灾害的等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和完善措施,降低或预防自然灾害发生产生的影响。电力系统对自然灾害危险源的分析对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该系统构建和完善的基础。因此在进行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对自然灾害预警的效果,提高预警分析的效果。
2.2实现全过程管理,建立长效应急机制
中国电力企业应当大力开展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防控力度,研究解决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建立起自然灾害的预防机制。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完善隐患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实现隐患排查、有效治理和持续改进的全过程管理[2]。为基层岗位创造良好的隐患消除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减小应急压力。而中国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当包括对自然灾害规律的研究、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自然灾害的评估和预警、自然灾害事件的应对和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恢复及完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自身的循环,而现有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主要着眼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对和补救性措施,工作重点放在了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灾”,缺乏对自然灾害的全过程管理。随着大容量、超高压、交直流混合、长距离输电工程的投入使用,电力系统复杂性增加,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更高要求。频发的台风、特大暴雨、山洪、冰灾等自然灾害,也给安全发供电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必须全力以赴抓好电力应急安全管理工作,尤其应加强对基层岗位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采取有效措施,使应急预案扎根干千万万基层岗位,为电力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建立起电力企业长期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3强化信息跟踪和评价机制,提高应急预警的有效性
电力系统也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跟踪评价机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分析,同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预警和应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3]。在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中,电力系统应该提高系统分析的效果,提高结果预测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体预警和应急管理的质量。强化信息跟踪和评价机制可以使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同时结合相关客观因素整合出相应的预防管理策略和应急处理方法,当发生自然灾害或是电力事故时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整体管理的有效性。
2.4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加大预警范围
电力系统在对自然灾害进行相应的预警之后,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将预警和预测的信息进行传播,从而加大预警的范围。在进行预警管理和应急管理中,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也可以降低损失,提高应急管理的效果。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可能发生的电力事故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应急通道,从而降低相应的损失,提高应急处理效果。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统一整体的管理,有效的进行指挥也可以提高应急管理效果。在对应急管理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对可能出现的电力隐患进行处理,建立其相应的监管机制,从而有效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总结
电力行业的发展不仅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相应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预防管理效率,从而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一星. 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危机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夏凌娟. 中国电力企业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3]侯慧. 应对灾变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体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
论文作者:鲍飞虎,刘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自然灾害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发生论文; 灾害论文; 管理机制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