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 对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与临床合理用药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经西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0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合理用药对策进行探讨。结果瘙痒、皮疹;意识不清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心慌;呼吸困难;发热抽搐是西药用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占总比的34.00%、28.00%、17.00%、8.00%、7.00%、6.00%。结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西药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多,且危害性较大,故在西药用药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用药对策进行用药干预,以减少西药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增加临床西药用药的安全性,减少相关的医疗纠纷,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关键词】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探讨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6-0076-01
西医用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药的种类繁多, 且用药过程较为复杂,如出现联合用药的情况下,更易导致医药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用药的不良反应症状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治疗效果造成重要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1],故相关的药物专家认为,对西药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保持清晰的认知,并采取合理的用药干预十分的重要,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用药合理率的重要手段[2],本研究就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4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经西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0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合理用药对策进行探讨。本次研究的100 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57 例, 女性患者43 例,年龄在4-78 岁,平均年龄为(44.25±10.23) 岁。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头痛、乏力、水肿、兴奋、发热及皮疹等临床症状,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药物禁忌患者,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1.2 方法
1.2.1 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类型、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和分析, 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确保研究资料的准确性, 最后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集成表,以便研究和查阅。
1.2.2 组成我院的权威临床专家,对整理资料深入的探头和分析,最后共同讨论得出常见的西药不良症状,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对策。
1.3 观察指标
对本次研究的100 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1.4 数据处理
对本次研究的100 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束后,将所有的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 软件中,以95% 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确保真实客观,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比较,以P <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瘙痒、皮疹;意识不清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心慌;呼吸困难;发热抽搐是西药用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占总比的34.00%、28.00%、17.00%、8.00%、7.00%、6.00%,具体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100 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布表[n(%)]
3 讨论
导致患者在医药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原因众多, 且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用药剂量错误及药理拮抗等因素[3]。用药不良反应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故相关的临床专家认为,在处方开药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极其重要,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途径。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水准与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体质情况,并向患者耐心解释用药方法及计量,以及处理不良情况的措施,以进一步促进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情况[4];(2)建立健全规范用药制度,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用药的合理度,对不良反应性较强的药物,谨慎使用,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或有其他代替药物的情况下,弃之不用;(3)采取用药过失责任到个人的制度,成立专业的用药情况监督小组,对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原因或过错,进行追究, 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率的提高[5];(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为患者普及相关的用药知识,增加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瘙痒、皮疹;意识不清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心慌;呼吸困难;发热抽搐是西药用药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主要以瘙痒、皮疹为主,故在临床用药的干预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提高其专业的用药技能,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用药管理制度,以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西药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多,且危害性较大,故在西药用药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用药对策进行用药干预,以减少西药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增加临床西药用药的安全性,减少相关的医疗纠纷,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参考文献:
[1] 胡占嵩. 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初探[J]. 医学信息,2014,(25):453-454.
[2] 李贺珍. 从促进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角度试析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427-428.
[3] 陈继佳. 浅析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147-147.
[4] 李烨, 周长凤, 梁华等. 中成西药联合使用118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92-93.
[5] 高改珍, 李姬文.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0):315-315.
作者简介:
唐莉(1980-),女,本科,主管药师,籍贯:望奎县,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论文作者:唐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西药论文; 患者论文; 情况论文; 皮疹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策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