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生特点,探索中职学生教育新模式论文_李小臻

根据学生特点,探索中职学生教育新模式论文_李小臻

李小臻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542500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总人口27.8万人,居住着瑶、汉、壮、苗等19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4.8万人。随着国务院加大了中职招生的力度,我县的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招生工作也迈入了新的阶段,中职生的招生人数年年增加。但从我校招生的生源情况看,中职生源质量不佳,大部分中职生文化素质基础较差,中职生入学时的行为习惯相对较差。再是由于恭城瑶族自治县自古处于中原进入两广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互相交融,造就了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社会及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才算有出息,学生到职业教育中等学校就读,家庭和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他们没有多大的出息,有些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偏见。此时的中职生正处于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处于活跃而丰富多彩的青年期,这既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在心理上的重大考验。由于瑶族学生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当受到重视,需要家庭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其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社会氛围,使社会重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中职教师要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要掌握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能根据瑶族地区学生个性特点针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本人通过多年的中职教学实践,从中归纳出了当前瑶族地区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以及采取的一些教育对策。 

一、瑶族地区中职生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从我多年中职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瑶族地区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任性,好胜,自私,成就动机低;自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定,承受能力差;情绪易波动,情感难以自控;由于中职生刚从农村到县城学习,思想上胆小怕事,想多学习技术但又不敢动手去实践;易于产生从众心理,善于模仿……而以上的体现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的。

1.个体自身因素。

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阶段甚至小学时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导致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受到批评和讽刺,甚至被视为“差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的就形成了敏感、自信心不足、我行我素的性格。由于我们瑶族自治县的地域特点,中职学生的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点等的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中职生对同一事物采取不同的评价态度,也就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几年中职教学看到,由于他们心理产生的严重自卑感和强烈的自尊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他们想象丰富而心态浮躁,他们渴望成功而现实失败……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他们经常处在情感波涛中,长期心理矛盾冲突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他们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坏而引起了心理与生理上的疾病。

2.家庭因素。

其一,恭城瑶族自治县“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使部分农村家庭走上了富裕之路,家中的长辈对独生子女产生了溺爱的思想和行为,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绝大部分家长缺乏对子女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意识,于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家庭教育的空白。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和农村生活的富裕,家长们普遍把对子女的爱错误地表现为对他们百依百顺的溺爱,形成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好胜、自私等不良性格。当他们长大独立生活的时候就面临许许多多的适应问题,严重者就产生了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二,中职生有部分来自于农村或困难家庭,他们的父母多外出务工,很小便留守于家里,与年迈的老人为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管教。

3.学校因素。

由于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社会及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才是有出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大多数曾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与他人在学习成绩上的落差导致了自信心不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人生没有目标,前进没有方向,进入职校后不知道干什么、学什么,混日度月,无所事事。

4.社会因素。

我校中职生无论是学历、阅历还是能力在就业人群中都处于劣势,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中职生感到压力大,而中职生的入学年龄大致在15至17岁,心理年龄不成熟,他们社会经验较少,不能完全辨别社会中的善恶是非,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较差,他们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就会在思想上形成成就动机感差等现象。

二、瑶族地区中职生的教育对策

通过以上对瑶族地区中职生心理特点的分析,我们对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采用了多种多样的途径方法进行。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辅导工作的成员,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宣传、演讲等途径让学生明确新的健康概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教育,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完善自我的一种途径,积极参与学校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

1.学校创设环境,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

(1)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改变学生厌学心理。中职生厌学情绪普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改变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以班主任为主体,学生为主导,不包办,不搞形式主义,要民主也要集中,即使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班主任也应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愉悦、自觉、充满信任的状态下进行。

(2)领导讲座。由校领导讲述一些中职生创业故事、中职生当前就业前景、中职生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习上有榜样、行动上有目标,增强在职校学习的信心。

(3)请已经在岗工作的同学回校讲述有关就业情况及所遇到的问题和补救措施,让学生自己与他们相互交流沟通,让他们懂得现在在校应该如何学习,为以后走入社会提供帮助。

(4)学校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学校要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给学生宽舒的环境,形成个性特征明显的人文风采,培养自我成就感,增加对集体的热爱之心,实现班级文化、学校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这一最高层面。如,学校开展技能比赛或才艺展示,并请家长、初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来校观看,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2.学校与家庭多联系、多沟通,改变家庭教育方式,重塑学生信心。

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以人为本,从关心人、教育人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改变家长原有的不当教育方法,让其父母多与子女沟通,多多给予子女鼓励和表扬,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重塑他们的自信心,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尽到做父母的基本职责。

3.学校组织中职生走向社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中职生的成功感。

我们组织汽修班的学生在暑假中到农村帮助修理农用机械,到修理厂、工厂实习,让学生体会社会的需要和成功的感受;组织幼师班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中体会工作的要求和接触社会实践,在工作中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足和理论学习的重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成功。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如上街学雷锋活动、参加广场文艺会演、指导乡下幼儿园“六一”活动等,以此培养合作精神、锻炼社交能力,使其收获成功、增强信心。

三、结论

中职生在人格上逐渐完成了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他们既收获着各种各样的成功也面临着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发展的机遇多但竞争的压力也大。如何让他们适应环境、调节好情绪、协调好人际关系?作为教育者,既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操作技能也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正确面对和处理挫折与失败,给这些特殊的群体以特殊的关怀,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饱满的精神、舒畅的心情,带着美好的理想和一颗耐挫的心理走向社会,创造他们美好的人生。

论文作者:李小臻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根据学生特点,探索中职学生教育新模式论文_李小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