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用电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各个行业的用电量也在急剧增长。为了满足各个行业和现代居民对电力的个性化需求,必须要在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为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关键问题
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无论对电力单位还是广大用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电力单位而言,做好配网运行维护管理,降低配网事故发生几率,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目标,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促进电力单位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对用户而言,做好配网运行维护管理,保证电能的正常供应,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电能的要求。综上,电力单位应加强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研究,明确维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配网运维管理问题
配网运维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较多,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往往给配网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较大不良影响。通过对配网运维工作深入研究,得知其存在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众所周知,配网运维专业性强、危险性高,部分运维操作在带电、高空情况下进行,发生触电、坠亡的机率较高,因此,做好安全管理是配网运维管理的关键。然而分析发现,配网运维安全管理存在一些不良问题,一方面,运维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安全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仍进行维护操作。另一方面,部分运维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误操作而引发安全问题。例如,运维作业中,电气设备性能把握不准确,参数的计算与控制不合理等,引发安全事故。
1.2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配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越来越复杂,给运维人员专业水平提出较高要求。然而,当前运维人员的重点主要放在常见故障的排除上,无法对一
些故障进行准确预测。另外,配网中虽然应用一些先进技术,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整体应用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
1.3 状态量化评估不足
配网中涉及诸多电气设备,布局较为分散,对其进行准确的状态量化评估,可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维护,能有效降低配网运行的故障发生机率。但部分电力单位对电气设备的状态量化评估不足,一方面,因无法对电气设备进行准确的状态量化评估,制定运维计划容易受主观意识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运维资源利用率不高,量化指标不明确,无法给运维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1]。
1.4 配网运维考虑的问题复杂
当前配网结构复杂程度高、运维内容多、工作难度大,运维作业中需要考虑的专业问题较多。例如,应用的电气设备类型多,性能、参数存在一些差别,运维中需结合运行环境,考虑相关设备的适应性。另外,配网运行中容易受大风、暴雨、雨雪等自然灾害影响,故障发生率较高,给运维工作的时效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网运维质量提升策略
为及时解决配网运维关键问题,避免其给配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电力单位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配网运维质量与水平,具体可参考以下策略:
2.1 加强运维安全管理
配网运维作业中,加强安全管理,为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安全的环境尤为重要,因此,电力单位应立足配网运维工作特点,认真落实以下内容。首先,积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电力单位应立足辖区配网规模、复杂程度,以及运维工作实际,依据相关规范,积极制定针对性运维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运维作业内容以及运维操作细节,定期组织运维人员认真学习制度内容,对照自身操作进行自查,明确运维作业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其次,加强运维人员安全教育。电力单位应加强维护人员安全教育,一方面,定期组织运维人员学习安全操作知识,认真讲解不同电气设备运维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加强运维安全宣传,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尤其可通过讲解真实的案例,给运维人员以警示。再次,明确运维安全管理职责[2]。为保证配网运维安全管理工作的认真落实,电力单位应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责任人职责,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与运维工作计划,确保运维工作安全进行。最后,做好安全知识考核。电力单位可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考核活动,通过考核使运维人员明确安全知识薄弱环节,查漏补缺,自觉规范运维作业不良行为,保证运维各项操作安全进行。
2.2 提升运维整体水平
配网运维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运维人员专业水平、运维管理系统、运维所用的技术等,电力单位应结合实际,从上述内容入手,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首先,加强运维人员技能培训。运维人员技能水平给配网运维工作质量带来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电力单位应加强运维队伍建设,注重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定期组织运维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电力单位应定期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组织运维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活动,为广大运维人员讲解运维工作方法与技巧。同时,权威专家可在现场解答运维人员提出的问题,解答运维人员工作中的疑惑。另一方面,定期到同类单位参观学习。定期组织运维负责人到同类单位参观学习,借鉴其在运维技能提升方面的做法。其次,构建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完善的配网运维管理体系,不仅能提高运维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运维资源利用率,避免相关资源的浪费。一方面,制定各运维环节工作标准,明确运维指标,要求运维人员按照标准开展运维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外力破坏的防范。在相关位置设置防撞墩、安装围栏、油漆防撞标志等。另外,还应结合当地天气状况,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提高配网运维工作效率。最后,不断应用先进运维技术[3]。电力单位应把握运维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如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FTU 技术,实现对故障位置准确定位的同时,及时监测电气设备各项运行参数,能够对故障进行预测,及时加以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运用差异化管理策略
所谓差异化管理指应用在线、离线检测手段,信息化管理方法,评估配网状态,根据配网重要程度及健康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以实现降低故障发生率的目的。应用差异化运维管理策略时,一方面,确定不同设备管控级别。根据配网及电气设备检测结果,合理划分管控级别,有助于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避免运维资源的浪费,因此,电力单位应做好充分的分析与论证工作,保证电气设备管控级别划分的合理性,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关的维护内容、巡视周期等。另一方面,做好线路设备的分类管理。从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发生故障造成的严重程度,将配网中的电气设备划分为一般设备、重要设备、关键设备,明确不同设备运维负责人、运维内容、运维目标等,提高电气设备运维工作的针对性。另外,严把落实关。为保证配网差异化运维管理的认真落实,电力单位还应注意以下内容:做好差异化管理科学部署。电力单位应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召开配网差异化管理会议,明确差异化管理主要负责人、实施计划及目标,做好差异化管理工作部署。
3结束语
配网运行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配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还能够避免各种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罗家杰.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16):113-114.
[2]贾磊.扬州供电公司二次设备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颜碧炎.湖南省电力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1.
论文作者:郭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单位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针对性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