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汪 颖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138000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说一说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坚持正面教育,寓教于乐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纯的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太理解那些道理,另一方面是讲多了他们会感到厌烦,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到讲故事,肯定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即孩子的好奇心理,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懂得道理。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电影的艺术形象往往成为儿童学习的楷模。我们先后组织学生观看了革命电影《开国大典》、《闪闪的红星》、《江姐》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极富感染力,儿童团强烈的革命热情深深打动同学们的心,革命前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令同学们肃然起敬。“思往事,心潮涌”,同学们看了革命影片,心灵受到启迪。有个同学向母亲说:“妈妈,我看了《江姐》的录像,流下了眼泪。”影视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同学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诵通过这样的正面教育,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受到了品德的熏陶。
二、教师率先垂范
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应严抓纪律,活泼班风
一个班级具有严肃的纪律是每个学生顺利学习的保证,而活泼的班风又能使每个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严肃的纪律才能创造一个具有朝气的班集体,而在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会更加遵守纪律。所以在我担任班主任时,会根据班级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一旦有人违背这个制度,将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与此同时,我又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活泼的班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以及上级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活动,比如各类征文活动、学雷锋活动、献爱心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而且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等精神品质。
四、重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如疏食淡饭不改其志的孔子、万古忠义的岳武穆、忧乐天下的范仲淹、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如果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我们只有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而高尚的品德。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海师大一位教授调查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仅起30%的作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则起70%的作用。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家校工作不仅能使家长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上受益,也使家长在个性心理科学调整上受益,减少了家庭教育中因家长的心态失衡所造成的不应有的对立失误,融洽家庭关系,促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在各科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深入备课,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深入体味。授课时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总之,学校的德育应该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在教师的示范影响下,与社会、家庭相结合,渗透在各科教学中,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论文作者:汪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小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孩子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社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