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片与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诊断时的临床价值论文_罗旭东

X线片与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诊断时的临床价值论文_罗旭东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

摘要: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指的是T11~l2椎体遭受强大外力作用,致使椎体后缘终板粉碎而导致的骨折。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脊柱稳定性、椎管狭窄情况和脊髓损伤情况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评估,对于其临床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X线片;CT

骨关节骨折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受限、部位隐匿、伪影发生率高等因素的干扰,常规X射线平片的重叠过多可致关节细微骨折及骨折线显示不清,特别是关节曲度较大、位置较深的关节常易漏诊,影响病情判断。多层螺旋CT可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多平面地、立体地反映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尤其是东芝64排螺旋CT图像后重建技术在显示关节细微结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探讨64一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临床常用的胸腰椎骨折诊断方式有X线片检查和CT扫描,X线片诊断可将患者的脊柱排列、曲度和椎间隙形态良好的显示出来,对于椎体和棘突骨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对脊柱后部的椎管形态和骨性结构则不能清晰的显示出来。CT具有多轴位、分辨率高、多平面重建的特点,可将患者的胸腰椎骨折病理解剖全貌显示出来,能够为医生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本文以本院收治的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对象进行入组分析,探究CT检查和X线片检查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选取 我选取了2016年4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为该段时间内。其中男35例、女20例。患者年龄最大68岁,年龄最小17岁,平均(36.20±2.14)岁;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打砸致伤8例,交通事故伤31例,其他4例。

2、方法 所有患者临床中均进行X线片检查,常规进行患者胸腰椎正侧位检查,必要时进行双斜位片扫描。所有患者同时进行CT扫描,取患者仰卧体位,以患者损伤水平内的上下各一个椎体为扫描范围,扫描平面与椎管之间尽量保持垂直,螺距1.0~1.5,层厚2~5 mm,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图像重建层厚为1.0 mm或1.2 mm,重建后轴位图像经过后处理做二维或三维重建图像,应用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遮盖显示法进行。

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分型进行仔细观察和鉴别,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评估诊断符合情况。

4、数据处理

(1)、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特别分析脊柱后部结构骨折和移位的骨折片,查看患者的椎管具体形态和狭窄程度;冠状重建技术或矢状重建技术可将患者的脊柱纵行排列、水平方向的骨折线、骨折片向椎管移动,将椎体压缩的高度等状况全面的显示出来,并且还可对患者四周的软组织进行检查,如椎间盘突出、硬膜外血肿等。同时,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优势还表现为能够发现脊柱后部成分、小关节绞锁、脱位、骨折等,可为检查患者脊柱骨折的稳定性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不同检测方法对各类骨关节骨折检出率比较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DR、轴位图像、MPR、SSD、VR的总检出率依次为75.42%、96.10%、100%、92.20%、79.22%,MPR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检测方法(X2=36.765,P<0.01);DR与SSD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 =0.333,P>0.05);轴位图像、MPR、VR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381,P<0.05)。不同类型骨关节骨折中,脊柱、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和踝关节间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l;髋关节中各检测方法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DR、SSD与MPR对骨关节骨折的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 MPR漏诊及误诊分别为0、0例,DR分别为12(9.92%)、18例(14.88%),SSD分别为10(8.26%)、17例(14.05%)。以MPR诊断结果为依据,对DR和SSD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进行比较,发现DR的漏诊率、误诊率均显著高于MPR(P均<0.05);SSD的漏诊率、误诊率显著高于MPR(P均<0.05),SSD的漏诊率、误诊率与D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 讨论常规应用的DR影像学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中较为普及,但其对脊柱、骨盆等重叠影较多的部位,特别是关节内细微骨折片及骨折线的显示度较差。常规CT的横断面扫描能显示关节结构损伤的部位及一些细微变化,但由于其为二维断层图像,缺乏立体感,对水平骨折线和多发、粉碎性骨折的观察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多层螺旋CT在扫描速度、图像清晰等方面的优势拓展了CT在骨骼肌肉系统的应用范围,其可有效减少移动伪影,对复杂或较小的解剖结构能立体地多角度显影,提高了分辨率。CT的三维重建技术已被证实能多角度呈现骨折的立体征象,但VR、MPR、MPR后处理技术却对诊断存在不同的灵敏性。MPR本质为二维重建技术,但由于其可在横断面图上任意旋转,使横断面上二维体积元厚层面重组,因此,其可在冠状位、矢状位和任意斜位清晰地显示骨折的范围、形态、程度及其关节内游离骨片。VR技术是通过对三维灰度图像的预处理,将三维数据投影到二维屏幕上,其保持了原图像中的模糊信息,在原图像物体边界难以清晰分割时具有较大优势。SSD是将三维容积数据中蕴含的物体表面加上明暗阴影进行显示,其生成的结果图象富有立体感、真实感。有研究显示,在髋关节骨折中,MPR重建可以最优形式显示骨折部位和骨折程度,VR和SSD三维重建可完整显示所检查部位。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骨关节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比较发现,在骨折线的检出率上MPR为100%,明显优于DR、VR和SSD,MPR清晰地显示了DR漏诊的较复杂解剖结构,特别是在脊柱骨折和踝关节骨折中;而在骨折临床分型上,DR及SSD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均高于其他技术。本研究显示,64.MSCT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对膝关节骨折、脊柱骨折、踝关节骨折等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检出率和临床分型上有DR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医师行CT检查时选择MPR和VR的多种重建技术可以提高诊断效率,有助于明确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McCollough CH,Primak AN,Saba O,et a1.Dose Performance of a 64一channel dual-source CT scaflnerl[J].Radiology,2007,243(3):775-784.

[2]Martini C,Palumbo A,Mafei E,et a1.Dose reduction in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dual souse equipment.Part II.

Dose surplus due to slope?-up and slope--down of prospective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in a phantom model[J].Radiol Med,2010,115(1):36-50.

[3]朱玉春,王建良,刘丽华,等.64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71.1673.

[4]刘芝美.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9):853-854.

论文作者:罗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  ;  ;  ;  ;  ;  ;  ;  

X线片与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诊断时的临床价值论文_罗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