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法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新体系的构建_平衡计分卡论文

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法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新体系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内部审计论文,体系论文,质量论文,计分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它的评价与对其他管理活动的评价是一致的,即评价主体按照已经事前确定的标准与程序,全面、系统地考察与分析内部审计制度的设计与业务的执行,实现对内部审计实施状况也就是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和反馈,以促使其不断改进与完善。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决定内部审计评价依据的重要标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8月发布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进行了最新定义,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鉴于实施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因此,可从企业价值增值的角度对内部审计质量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一个基于价值导向视角的六维度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一、六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平衡计分卡评价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管理层购买评价法、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法是被广泛采用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种方法。除平衡计分卡评价法外,其他三种方法未对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流程进行全局上的考量与把握,致使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不易操作;相较其他三种方法而言,平衡计分卡评价法不仅包括了对传统评价方法中关于财务因素、流程因素的考察,还开创性地将顾客维度以及学习与成长维度加入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评价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客户为本,学习为重”这一企业价值链管理所倡导的价值创造思想相互契合,因此,本文选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来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一)维度的确定与指标的设计与量化

基于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是内部审计的执行状况,即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主要包括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评价内部审计的执行为企业所带来的价值增值。由此,设计如下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

1.维度的确定。(1)对于顾客维度。企业的管理层与投资者是内部审计的顾客,此外,内部审计的工作还受到企业聘请的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可将客户维度拓展为管理层、董事会(代表投资者)与外部注册会计师三个角度。(2)对于财务维度。鉴于内部审计并不是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部门,而只是一个辅助增值部门,一般的财务指标较难对其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加以衡量,因此,在设计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维度时,将财务维度去除。(3)对于业务流程维度。基于价值增值的角度,在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业务流程维度体现为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两个角度。(4)对于学习与创新维度。同样是基于价值增值的角度,创新能力是该维度的主要体现。综上所述,基于价值增值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修正后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的六个维度是管理层、董事会、外部注册会计师、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及创新能力。

2.指标的设计。基于价值增值理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对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一方面,对于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过程,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即以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为核心,对以下几项内容作出评价:一是企业组织架构的设置是否合适,能否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与独立;二是内部审计流程是否规范,实际执行是否出现与计划安排的偏差;三是审计人员是否具备职业胜任能力,审计资源配备是否充足。另一方面,对于内部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结果,不仅应对企业显性价值的增加进行评价,还要充分考虑隐性价值的增加。显性价值指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所直接带来的、可以计量的企业价值的增加。而隐性价值指的是通过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所带来的那些非直接性的、同时也不便于计量的企业价值的增加。因为内部审计具有服务职能,该职能的发挥将起到促进企业内部流程的改进、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等作用,从而间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据此,在对以上六个维度实施进一步细化的基础上,提炼出如表1所示的30个评价指标。

3.指标的量化。为保障所建立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分别对以上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1)对于定量指标。为定量指标设定A、B、C、D、E五个档次,0~60为E档得分,60~70为D档得分,70~80为C档得分,80~90为B档得分,90~100为A档得分,由此,设定每个档次的分数参考范围。采用如下公式对定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Y为定量指标最终得分,X为定量指标的实际得分,为对应档次下限得分,为对应档次上限得分,为对应档次下限发生数,为对应档次上限发生数。(2)对于定性指标。由于定性指标的原始资料并非与定量指标一样由数据体现,因此必须采用其他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借鉴其他学者在处理定量指标时的做法,运用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法,将定性指标设定为A、B、C、D、E五个档次,分别与很好、较好、一般、差和很差这五个语义隶属度相对应,每个档次的分数参考范围与定量指标相同。由专家根据隶属度标准对定性指标进行打分,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二)权重的确定

为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必须确定指标的权重,鉴于内部审计评价指标高度依存于企业,这就加大了权重确定的难度。对于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问题,目前国内外的多数学者均采用以专家打分为基础的AHP法(层次分析法)。专家的打分是得出权重的直接依据,因此,该种方法属于主观赋权法,虽然对突出重点个体性质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满足,但却存在对专家能力、经验依赖程度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在为业务多元、层级多样、结构复杂的企业打分时,专家的意见往往很难统一,分数相差较大,无法确定一套准确的权重,进而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为了缓解AHP法这一主观赋权法存在的缺陷,建议在由AHP法获得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之后,引入嫡值法这一客观赋权法,即将众多指标按照类型进行分组,再运用最优值组合赋权模型获得组合权重,实现对主观赋权随意性的有效抑制,提高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效率和效果。

(三)评价模型的确定

传统评价方法中,在进行完以上两个步骤后,一般会运用向量积法得到评价结果,并将评价结果划分等级。不难看出,传统的计算方法比较机械,仅考虑到指标与权重两者间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未能对内部审计众多评价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予以恰当的体现,进而对内部审计评价效果的准确性、客观性与完整性造成影响。

而采用能够模仿人的大脑自学习与自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同时能够通过不断学习以完善自身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内部审计评价模型,能够发挥该技术具有的智能赋值与量化指标功能,在将评价指标量化值输入模型后,自动得到内部审计评价结果以及结果隶属的评价等级。

二、对评价体系的实证检验

为考察本文所建立指标的实用性、准确性与实用性,笔者在2013年10月初向河南省66家上市公司通过互联网邮件发送了《指标打分表》,进行问卷调查,截止到11月1日,共收回问卷49份,其中有效问卷42份,有效率为64%。在42家提供有效问卷的上市公司中,上市时间不低于三年的有37家,对这37家企业2010~2012年的量化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形成111个样本以进行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准确性与实用性的实证分析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对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进行赋值。根据调查问卷显示的关于内部控制指标的打分结果,并结合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关于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的设计与执行结果,对每个目标公司2010~2012年的30个指标(根据表1的标准)进行赋值,形成111个研究样本。

第二步是为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赋予权重。运用Mailab7.0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对30个内部审计评价指标赋予权重。

第三步是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识别训练。运用Mailab7.0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识别训练,训练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模型的总体评价准确率高达95.32%,由此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准确性与实用性是比较理想的。

标签:;  ;  ;  ;  

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法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新体系的构建_平衡计分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