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论文_刘淑娟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论文_刘淑娟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小学 138000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会面对那几十双天真稚嫩的双眼,在他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新与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活力的孩子,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孩子的思想也会随之改变。下面,我结合班主任工作,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针对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1.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孩子自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

案例:宋国芳是我教过的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眼睛不大,梳着马尾辫,成绩中等,智商一般,非常会撒娇,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回答声不高。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作声色,我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我一笑,仍坐着不动。她是一个住宿生,后来转入这个班集体的,因此自卑畏怯的心理占据了她的心灵,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一直否定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去除宋国芳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跳绳比赛,一直胆怯的宋国芳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表现得非常突出,竟然比男生跳的都多,出人意料地成了班级的第一名。同学们为她欢呼,为她雀跃,我抓住机会,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自信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跳绳都那么有毅力,那样能坚持,学习经过你的努力也会名列前茅的!”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分析: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我们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2.要引导学生,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案例: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与我以往所带的班相比,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淘气包班,每次上课铃响后至少三分钟才能全部坐好安静下来,让我从心里感到气愤,但又不能放弃他们,于是我不断地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发现每当上课铃响后邓霁航同学总是第一个坐好,因此我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邓霁航同学坐得多端正!”几次表扬后,全班同学都开始向邓霁航学习,班级里便很快安静了下来,渐渐的,邓霁航在班级里树立了威信,当选了班级的班长。分析:利用集体中某一学生的特长,来鼓励其他孩子的进步是教学中多数教师经常利用的事情。

二、创建班级良好氛围

1.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班主任的言行犹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用细心、耐心、爱心去感化学生。

案例:我们一年级的同学小,每天都打扫教室的卫生,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怎么扫,有一些同学虽说能帮助老师扫,但扫不到两下,就丢下扫帚去玩。这样,教室里很难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即使扫好了,同学们也不知道保护。对待这种情况,我每天早上、中午都会来到教室,轮流叫几个同学一起打扫,并教他们怎样扫地,平时该怎样保持。有时写字时一点粉笔掉在地上,或一小张纸掉在地上,我都亲自把它捡起来送到垃圾箱中,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现在每天,都会有同学早早来到学校,帮助打扫卫生,平时也不会出现乱丢乱扔的现象。分析: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究的。

2.利用国学,讲典故,举实例。案例:由于我的班级上课时的纪律比较差,成绩也照同学年的班级低,而且没有上进心,出于这个原因,我利用每天的国学时间教孩子们背诵《大学》,其中有这样的一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了才能考虑周详,考虑周详了才能有所收获。我利用这个契机,结合学生的实际讲道:这和我们上课学习一样,只有我们上课时先坐好了,把心静下来,才能安下心来学习,只有安下心来才能用心地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认真思考了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内容虽简短,仅仅二十六个字,它却包含了极深的含义,虽是非常牵强的一个比喻,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打下了很深的烙印。自从教了这些内容后,班级上课时静下来的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分析:这就是典故的力量,是故事与实例结合的有效结果。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利用典故教给孩子们一些常识性的教育。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积累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班级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论文作者:刘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论文_刘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