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沈琴琴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压缩泵式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而言,重症哮喘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哮喘;雾化吸入;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46-01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管疾病。重度哮喘则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症状更为严重,病情忽发,经常能发生急性状况,药物常常不能达到有效控制【1】。近几年来,重症哮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要素,由于重症哮喘患者人群升高,常规治疗对于此病症不能很好治疗,并且可能有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此文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分析,为后来在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好的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一般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气道高反应检查、变应原检测后确诊。8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40±3.21)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40)和对照组(n = 40)。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得到全面治疗,包括咳嗽和哮喘,吸氧和痰排泄。使用2ml 10.9%生理盐水,0.5ml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和1ml布地奈德悬浮液。压缩泵雾化装置和雾化器连接管连接,另一端是装有液体药物的雾化器,处理过程中控制输入流量为4.4L / min。雾化吸入持续10~15 m in/次,2次/ d,持续3 d。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氧气驱动的气溶胶吸入治疗。雾化器连接管连接到氧气供应接口,另一端接口是具有化学液体的雾化器。保持氧气流速为4~6 L / min,其他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临床上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治疗患者后,基础疾病状况得到显着控制,治疗结束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显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但症状仍轻微。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但不够明显。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没有改善,甚至部分患者出现了复发、加重的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数据由SPSS 17.0处理和分析用于统计软件。同时,通过比较组间数据,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如下所示。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称为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许多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身体,心理和经济负担。为了配合医生自我照顾自己的疾病,哮喘患者首先必须对哮喘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哮喘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宿主因素(即遗传因素)是个体特应性【2】。大多数患者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和)食物(药物)过敏史,约20%的病人患者有家族史。特应性由多个基因以复杂的方式遗传。哮喘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组合,包括控制缓解药物对症治疗的环境因素,长期治疗控制药物,改善慢性气道炎症,定期监测和评价控制水平,调整控制水平,加强过敏性鼻炎的组合,加强自我长期慢性病管理教育【3】。哮喘病人的气道炎症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炎症完全不同,肺炎是由相对清晰的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例如病毒,细菌等,哮喘的气道炎症是由过敏引起的,并有一定遗传性。其次,哮喘的发病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反复的阵发性发作【4】。典型的哮喘每次发作均很突然。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吸入了花粉,室内灰尘,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此外,焦虑和抑郁的哮喘患者更容易出现食管反流症状和鼻炎,并且需要情绪来支撑压力。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患者遵循哮喘预防指南并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虽然不能打破根源,但可以很好地控制哮喘。事实上,哮喘的治疗应该是“预防为主”。

哮喘诊疗经过通常包括以下环节:(1)详细了解喘息发作是否由某种易感因素引起,以及前一次发作中涉及的治疗方式(尤其是支气管扩张药物的治疗反应)。(2)关注呼吸频率,节奏,呼吸困难的存在与否,肺部清音的存在以及肺部是否存在打鼾。是否延长了呼气阶段以及是否有杵状指(脚趾)知道是否存在慢性缺氧。(3)针对性进行肺功能过敏原分析、胸部X线等重要的辅助检查。(4)积极进行缓解急性哮喘发作的对症类支气管舒张剂治疗。(5)在整个疗程中早期标准化治疗哮喘药物,定期评估哮喘控制和调整受控药物的治疗水平,减少急性哮喘急性发作,保持慢性气道炎症的长期控制。(6)环境控制教育针对病因和过敏原致敏分布类型,减少因接触过敏原引起的鼻炎和哮喘症状的诱发和加重。(7)绝大多数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8)部分患者在控制治疗后仍未能获得长期哮喘控制或不可避免的过敏原,并且可以进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5】。

临床上,本病通常用重症哮喘药物治疗。压缩泵型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治疗方法,其中通过低压泵产生的力将药物喷射到患者的肺部。它对哮喘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药物雾化后有大颗粒,很容易导致患者气道阻塞和窒息风险。氧气驱动的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氧气驱动的治疗方法,可使药物溶液雾化并迅速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和肺部。相对于前者,此种治疗方式药液经雾化后十分均匀,可减少对患者的威胁,利用氧气为助力同时还可避免交叉感染,且此种方法节省药液节约开支【6】。

通过本次试验发现,相对而言,重症哮喘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霞,薛彬.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h)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7):2667-2669.

[2]黄秋梅,林淑玲,苏碧兰,陈青青,陈美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5):590-592.

[3]熊艳娟,何金凌.哮喘的中医病机及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患者3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5):17-19.

[4]何秀丽.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130例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09):70-71.

[5]杨晓娟.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43-44.

[6]胡晓斌.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内科联合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101-103.

论文作者:沈琴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沈琴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