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轨迹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建国以来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53(2007)04-0095-07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高等院校亦如此。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是由“宣传工作”这一概念逐步演变过来的。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起草第一个党章中最先用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此后,宣传工作也被称作“思想宣传工作”。列宁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常用“政治宣传工作”这一概念,并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政治工作”这一概念,认为中央政治局的主要任务是做“政治工作”。斯大林继承了列宁关于“政治工作”的学说,并提出“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工作”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起来的。自建党以来,一直沿用宣传工作、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概念。把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并丰富、发展了它的内涵。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并解释党的宣传工作,实质上是党的思想工作。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肯定和阐述了这一概念。之后,“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为了突出政治,强调只用“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基本采用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并在十二大前后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等著名论断。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发展为一门学科,成为我国大、中、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领导阶级为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活动。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导思想意识的灌输和规范行为的训导。当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取决于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背景。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明确高等教育必须密切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首先为经济建设服务,“学校的目的,应该是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强调教育的培养目标,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的领导集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目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达两千三百多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从建国到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伟大斗争和各项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我国高等学校也相应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当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规定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提供了基本指导方针。1953年,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即“三好学生”)的号召,成为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指针。直到今天依然是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1.高校普遍开始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建国后,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是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型人民大学的重要标志,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195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主要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高等院校对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作了初步探索,产生了新中国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雏形。

2.在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为了使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顺利开展,1952年10月,教育部专门做出《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的决定,提议在高等学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从此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初步形成了适合高等学校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3.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政治生活有些混淆。在政治运动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采用了政治运动的方法,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有时甚至干扰了学校的教学秩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不应采取政治运动的方式。[3]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觉悟程度,逐步提高;同时要着重防止粗暴方法,急于求成的偏向。[4]

(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957~1966)

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院校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各方面专业人才。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不仅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个报告也被视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纲领。

1961年8月,党中央制定了《高教六十条》,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激发了高校青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和热情。但是,期间出现了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的“反右倾”,1962年的“四清”等“左”倾错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影响。比如,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提出“又红又专”的发展道路,为学生指明了成才方向和人生道路,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是极“左”思想在文教战线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反映,实践活动中,它削弱了基础理论课教学,甚至停课,师生过多地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打乱了教学秩序。[5]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1.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957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阅读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件和其他文件。原有的政治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律停开一年或两年。1964年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今后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设置《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

2.提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提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体现了党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战略高度。但是它脱离了当时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这种急于求成的目标是当时极“左”指导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反映,忽视了学生真才实学的培养,成了空洞的口号。

3.教育改革采用了政治运动的方式,如“大跃进”、“反右倾”等等,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但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认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靠政治理论课是不行的,必须同生产实践、党团工作、班级工作结合起来。关键要把握好“度”,社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一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二者要有机结合。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966~1976)

“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从文化教育领域开始的。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大批知识青年失去了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大好机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1970年6月,党中央决定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恢复招生,长达四年的“停课闹革命”终于停止,高等学校重新开始招生。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时指出:“要解决教师地位问题。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毛主席讲消极因素还要转化为积极因素嘛!教育战线也要调动人的积极性。”[6]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当时,全国各级各类的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进行整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学习风气也逐渐好转。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左倾”被推向了极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德育活动变成了政治运动,这一切都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政治稳定是构成和巩固全国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重要条件。

(四)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策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1976~199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党把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拨乱反正中逐步恢复,出现新的生机。

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并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7]1989年3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8]为此,各类学校更加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全国高等院校恢复了正规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程。1982年10月,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受革命纪律、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1985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体现出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知》把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历史传统教育,强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1986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要求,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198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思想教育课必修课程。改革开放时期,围绕这门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2.社会实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逐步兴起并蓬勃发展。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北京、辽宁等地一些高校出现了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咨询服务的自发活动,社会实践的序幕由此拉开。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通知》,第一次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1987年6月27日,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积极倡导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的一种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迅速在全国推广。社会实践内容上,由社会调查等方式逐步发展形成了社会调查、咨询服务、义务劳动、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认识。1989年,北京少数高校暴发学潮,反映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高校的侵袭,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止只重智育而轻德育的倾向,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992~2002)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1994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建国以来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最完整的文件。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先后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两课”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两课”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199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改革,使高校“两课”教学更好地在新形势下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1998年4月,教育部对“两课”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单独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2003年2月,教育部提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编进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头脑的要求,在“两课”的课程中全面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新形势下着重加强了形势政策教育。早在20世纪50年代,高等院校就开设了形势与任务课。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要求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3.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成熟。1995年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连续开展“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从1995年至2000年这五年时间里,连续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1997年,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全国学联发出《关于开展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首次提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一阶段社会实践的内容更加丰富,广泛开展了支教扫盲、业余文艺演出队下乡、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建设、乡镇企业咨询会诊、博士硕士农村发展讲座、医疗服务和乡村卫生常识普及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青年学生还深入到城市社区、工厂企业,开展了社区服务、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

另外,注重加强党支部建设也是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六)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初期是我国改革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一时期,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江泽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9]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战略部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成为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两课”发展与时代同步,与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同步。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意见》正式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4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此次课程改革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概括原来的“两课”,客观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这两类课程的内在联系,科学地综合了“两课”的基本内涵。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方面结合为一体的教育,切实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2.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深化。200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广泛发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

3.“形式与政策”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强。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及启示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开放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从建国初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到党的过渡时期提出“把社会主义教育和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统一起来”,从20世纪60年代初“高教六十条”中提出的“为无产阶级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实现党的总任务而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直至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也就不同,凸显了鲜明的时代性。

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紧密联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高校培养教育的对象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受的社会影响,必须进入教育者的视线,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趋势、与社会潮流相一致,任何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说教都是没有意义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手段也需要创新,亦即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开放的视野应对教育对象的复杂变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同时要保持开放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内在统一性与不断创新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既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又服务于政治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内容。我国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德育放在主导地位,才能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就决定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念、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10]追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轨迹,可以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发展到“政治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再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其间,还增添了“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从内容上看,不断成熟完善,从形式上看,载体丰富多样。实践证明,内容不创新,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出路。实践也证明,模式拘泥于传统,忽视理论的先导作用,同样没有理想的结果。因此,当前,面对青年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艰巨使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运行体系需逐步完善

实践证明,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日臻完善的学科,实践也证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堪称世界先进水平,它在我国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有可为。

但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尚缺乏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系统功能的有效运行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工作系统,只有建立起协调、平衡、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高校中党、团组织、学生管理、“两课”教学以及专业教学等等,各有优势,通过一定的机制协调,同心同德,思想政治教育会收到好的效果。同时,要拓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教育灌输与自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局部走向全局,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当前,党的十七大关于和谐社会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拓展外延,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时代特色。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是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受教育者自身思想矛盾运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正加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过程性和表征性的深刻变化。只有以人为本,创新方法,才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收稿日期:2007-1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轨迹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